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 > 第313章 匈奴都护府特首袁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匈奴都护府特首袁绍!

许攸赶忙走了过来。

但对于刘偕,许攸只有满脸的恭敬。

世人皆知,他是一个持才傲慢之人。

但是对于刘偕。

他现在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尤其是官渡一战。

刘偕让曹操四渡渠水,一度让河北大军疲惫透支。

最后虎豹骑自河内方向入冀州境。

抢占白马渡,南下火烧乌巢。

简直犹如神来之笔。

仿佛每一件事情的结果,都在刘偕的预料之中。

刘偕的每一步都是如此天衣无缝,而且出奇。

袁绍能败也就难怪了。

对于许攸。

刘偕还是比较认可的。

许攸的才能是无可挑剔的。

就是此人的秉性,不太好。

但河北这么多谋士中。

许攸的投靠。

可以说是自己能够这么快解决官渡之战的关键。

而且许攸还说服了张合前来投靠。

加之河北南下的消息,也是许攸提前一步报信。

所以对于许攸的功劳。

刘偕是肯定的。

“许攸,这次克定河北,你功劳不小。”

“冀州州牧之职,朕就交给你了。”

“冀州乃是肥沃之地。”

“你若是治理好了,今后千古留名……”

刘偕知道,许攸最注重的,无非就是名声和面子。

这种人。

你给钱给女人都不好使。

唯独拿出春秋大义和名垂青史。

那才管用。

很显然刘偕拿捏得很准。

许攸顿时来了精神:

“承蒙陛下厚爱,我许攸若不能在一年之内安顿好冀州百姓。”

“陛下只管换人。”

刘偕点点头,随后看向四人:

“你等都是袁本初极为欣赏的大才,朕也十分钦佩。”

“但是而今朝廷,一切都是新政,你们在上任前,先同朕去洛阳。”

“去汉学阁学习三月,再来上任。”

“三月内,四州一切事务,均由军机阁和指挥司暂时管理。”

说吧,刘偕使退四人。

看向在场的其他谋士和文官。

而后一一按照名声安排职务。

但无一例外,要么是分到淮南,要么就是分到西凉。

不过在场之人无一人表达不满。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河北兵败,能保全家小就已经是不错了。

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是他们想都没有想过的。

现在还能为朝廷所用。

已经是感天念地了。

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政事阁安排的。

刘偕将这些人叫进来。

无非就是显得重视些……

官员这方面安排好了。

刘偕看向武将这边。

“张合,此次官渡一役,你弃暗投明,功劳不小。”

“待回到洛阳,朕再酌情封赏。”

“现在,河北兵马,训练有素装备齐全者,有五万之众。”

“但这五万人要想成为真正的汉军,还有些距离。”

“故而这五万人,改为冀州兵。”

“今后由你统领,暂时驻扎冀州,听凭军机阁调遣。”

“农忙时屯田,农闲练兵。”

张合自然是感动无比。

赶忙跪地谢恩。

随后将剩下的武将一一见过之后。

袁绍便被带了上来。

“陛下!”

袁绍这三四个月跟着刘偕北征乌桓。

随着他逐渐增加对于刘偕的认知。

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

现在对于刘偕,他心里只有服帖。

“袁本初,你恨匈奴吗?”

袁绍闻言,赶忙点点头:

“恨!恨得咬牙切齿。”

“这次若非是北匈奴,乌桓王的头颅,此刻定悬挂在幽州城的城头上。”

“而且这些年,并州虽然在我治下,可一到秋里,那北匈奴便打马南下。”

“犯我边民,烧杀抢掠……”

“怎能不恨。”

刘偕点点头:

“朕这个人,也不是记过的人,你在邺城能放下面子,写乞降书,让邺城免于战火。”

“让幽州并州青州免于战火。”

“功过相抵了!”

刘偕此话一出,袁绍喜极而泣。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自己府上,等待着刘偕对于他命运的宣判。

“谢陛下,我袁绍得陛下赦免。”

“就是为陛下赴汤蹈火,也是在所不辞。”

刘偕点点头:

“朕给你点了几个官员和将领。”

“三日后,你就动身前往南匈奴的单于庭。”

“担任匈奴都护府特遣使者一职。”

“都护府自设立起,一直空虚。”

“而且南匈奴还有朕派遣去驻扎着的一万汉军。”

“连同匈奴大军,今后都归你调遣。”

“当然,匈奴单于庭的事情,你不得干涉,单于和你,是平起平坐的关系。”

“懂朕的意思?”

袁绍点点头:

“明白!”

刘偕继续道:

“扶持南匈奴,就是让匈奴自己人打自己人。”

刘偕的声音放低。

“北匈奴永远是个祸患。”

“但匈奴不是抹杀不掉,也不是强悍到无法战胜。”

“他们太能跑了。”

“匈奴每次战败都能远遁离去,保留苗裔,壮大之后,再次南下。”

“所以我大汉要想绝除此患,一来,要同化南匈奴,同时借助南匈奴,灭掉北匈奴。”

袁绍有些不解:

“陛下凭什么以为,南匈奴会对都护府,会对朝廷死心塌地?”

刘偕呵呵一笑:

“匈奴之地,苦寒之地,南匈奴现在于落难无异。”

“朕现在让他们吃好喝好,用着朝廷的东西,学着汉话,到后来再写着汉字。”

“他们的男子到我汉军磨砺,与我汉家兵卒称兄道弟。”

“他们的子嗣,到洛阳汉学阁进修,满口忠君爱国。”

“三十年之后,朕就是放开让他们反。”

“过惯了舒坦日子,他们是想和北边的同族游弋荒野,还是会继续臣服朝廷?”

说着,刘偕的目光变得阴冷:

“三载之内,让南匈奴变得和北匈奴旗鼓相当。”

“南匈奴一旦壮大,北匈奴各部落总会有人动心南下投奔。”

袁绍不由得头皮发麻。

因为他发现。

刘偕的这一招。

简直要比灭其苗裔种族还要绝。

……

处理完冀州的事情。

刘偕便带着大军班师回朝。

洛阳城外三里。

刘偕就看见洛阳百姓夹道欢迎。

盛况一度超过之前自己大婚的时候。

刘偕看得出来。

洛阳的人口又变多了。

自己这一去就是将近两年半。

进入日新月异的洛阳。

有些地方竟然看起来有些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