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军进城之后,百姓便跟在后面同行。

因为大军缟素而行,所以现场很是寂静。

洛阳百姓的神色多显悲怆。

刘偕的天子龙辇率先进城。

而在龙辇的后面,是由虎贲卫举着的漆黑大匾

建功复汉,九死未悔!

其后,是一个个身着麻衣的虎贲卫手捧战死汉卒的牌位。

牌位之多,一望无尽。

而在洛阳东城门的城门口,表情肃穆,跪地迎驾的,是全部政事阁和军机阁的大小官员。

为首的国务府阁老更是一个个垂首。

而五千虎贲锐士素来都是挺身而立的。

但今日。

所有虎贲锐士皆垂首躬身。

洛阳百姓之前脸上迎接大胜凯旋的喜色荡然无存。

他们看着一个个被虎贲卫捧回来的牌位。

就知道这次连克河北淮南,朝廷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而在人群中,哭喊声更是接二连三。

因为他们在虎贲卫手捧的牌位上,看到了自家孩子,自家丈夫的名字。

因为今日大军班师回朝。

洛阳的所有商铺闭门一日,各市也是从昨日下午就开始闭市。

刘偕的龙辇径直朝着功臣阁抬去。

虎贲卫虎豹骑,震巽二军也一同跟来。

大军两旁以及后边,是一望无际的洛阳百姓。

刘偕走下龙辇,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离得近的百姓,能够看到刘偕脸上的刚毅。

走上功臣阁的台阶上。

刘偕高声道:

“三载之前,淮南袁术,不顾人臣之德,不顾天下民心,悍然称帝,祸乱淮南……”

“朕应上苍感召,为了复汉强国,为了一匡天下,为了无数个嗷嗷待救的大汉百姓。”

“檄令如箭,大遣发虎符,大军调动,兵临淮南。”

“大军一战再战,胜之又胜,克定淮南各郡,袁绍畏罪自尽。”

“后又有河北袁绍,置盟约于不顾,将徐州兖州司隶之百姓,牵扯入战火,趁机南下。”

“一度兵临官渡,威胁许昌。”

“汉军将士不顾百战之疲,再次随朕奋勇北上,于官渡血战数月。”

“大军四渡渠水,血战六十万众,最终奇袭乌巢,合并会战,以少胜多。”

“袁绍北逃邺城,我军乘胜追击,这才得以收复失地,和平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并州。”

刘偕中气十足地将大军的历战过程,详细讲述。

在场的官员百姓,以及汉军兵卒无一不侧耳细听。

“河北克定,乌桓小族,竟敢作乱幽州,杀我儿郎,虏我妇女,戕我孩童,乱我州郡。”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军再度北上,势如破竹,乌桓骑兵败而再败,退而再退。”

“我汉军儿郎,最终将血红的汉旗,插在了乌桓圣地,乌桓山上。”

“后又效仿武帝之时冠军侯逐狼漠北的事迹,打得北匈奴和鲜卑联军,远遁大漠,不敢再犯。”

说着,刘偕拔出佩剑:

“复汉大业,功在千秋,朕的汉军猛士,死得其所!”

“十万五千八百四十二人战死沙场!”

“何其悲壮?”

刘偕情绪激动地说着。

在场的汉军和官员百姓们纷纷眼含热泪。

被刘偕这一番话所感染。

“悲切呼!”

“壮如山崩!”

山呼声让沉寂的洛阳城的大地都颤动了起来。

啪啪!

功臣阁上的七七四十九支礼鞭响了起来。

紧接着,功臣阁后上的钟鼓也节奏悲鸣地开始响动。

“朕,大汉天子刘协!”

“请汉军战死之士,魂入功臣阁,录名造册,永供阁中。”

“大汉之子子孙孙要代代瞻仰,不忘烈士之死,不忘复汉艰辛,不忘今日!”

长号吹响。

一个个牌位被迎进了功德阁。

这些牌位,因为人数太多,很多上面都是一牌十人。

因为汉军每战必有统计阵亡的习惯。

所以这统计出来的名单,是十分准确的。

十万人的牌位。

总共有上千支。

这些牌位都被供奉进了攻城阁之后。

偌大的功臣阁竟然变得狭小了下来。

油灯长燃,指引死者。

巫祝吟经祷送。

而在功臣阁外的场地上,一座硕大引魂幡高耸而立,比肩高阁。

引魂幡前,是祭祀大鼎。

刘偕走完了祭祀流程。

此事这才算是告一段落。

日暮黄昏,百姓们悉数归家。

刘偕没有急着回宫,而是跟着大军来到了屯扎的北校场。

这几日,虎豹骑和震巽二军要在洛阳休整。

刘偕自然是犒劳一番的。

军机阁和洛商准备了各式美酒佳肴。

刘偕也命内帑送来了四十万钱。

用以犒赏各军。

往后三月,刘偕允许各军卒回家探亲。

所以今夜的军营中,军卒们一个个很是亢奋。

在见到刘偕出现在营房中慰问的时候。

军卒更是对如今这个天子有了好感。

忙完这一切,刘偕这才上了自己的天子专车。

和宋典往宫内回。

路上,刘偕得知今日的汉报出来了。

便让宋典拿了一份过来。

本来,自打蔡邕去了汉学阁。

汉报的事情刘偕就没有管过。

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在主笔。

可当刘偕看完汉报上的内容。

不禁对着上面的内容夸赞了起来。

因为今日的汉报。

写得很合他的心意。

头条是迎汉军战死烈士入功臣阁。

其余各部分,都是在写汉军作战中,出现的一些英勇高燃的事迹。

而且笔触十分细腻,非常能够调动感情。

刘偕从街上路过,从路人讨论今日汉报的神情便知道。

这份汉报写得十分成功。

“现在汉报是谁在主笔?”

刘偕问宋典。

宋典摇摇头:

“末将不知。”

回到宫中,下了车,刘偕就看见自己的几个女人。

一个不落地站在门口。

伏寿、董素、莺儿、嫣儿、甄姬、邹氏都在。

宋典倒也识趣。

一下车便灰溜溜地跑了。

董素等人的一拥而上。

刘偕瞬间被一个接一个的柔软压得喘不过来气。

又是亲又是抱又是一个个安慰。

刘偕知道,这几日自己又要过许多个不眠夜了。

……

董素靠近刘偕,以一个姐姐的姿态打量着刘偕:

“陛下,两年没回宫,壮士了不少嘛?”

说这话的时候,眼中多少是有点包藏祸心的。

刘偕感觉,自己这个表姐的眼神像是要吃人。

不好惹啊。

另一边莺儿也是嘟囔起了小嘴:

“陛下,当天子也太累了,这没日没夜批阅奏疏的日子,总算要到头了。”

伏寿也是一脸埋怨:

“当初说好的几月就回宫,这一去,就把我彻底忘了。”

“每次来也不问问我和姐妹们,就是要钱要钱。”

“每次都是洛商的账本子都翻冒烟了,我硬拿钱出来。”

“早知道陛下这么久才回来,当初我就应该说谎,说洛商账上早就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