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荒岛六人行 > 第95章 你还打嗝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大姐之所以犹豫,主是她这工作来之不易,生怕万一说错话惹人烦,再把工作丢了。

白雷雷听她说有想法,心想她说不定有什么好主意,赶忙道:“孙大姐你有什么想法?快说就是了,咱都这么熟了。”

听她这么说,孙大姐也放松了些,微笑道:“白姑娘,我是觉得吧,打麻线这个活儿没啥难度,又占用时间, 是不是可以考虑直接收购麻线?我们几个就专心织衣服。”

“哦?你是说,我们直接收购麻线?”白雷雷思索道:“可是收购麻线也得花钱啊,现在咱们自己打麻线,成本应该更低吧,实在不行我跟他们说一下,再多雇几个人。”

“这倒不一定,”孙大姐拉住白雷雷的手,“打麻线这个活儿不算难,只要一个拨楞锤就可以打,这种活完全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来做。

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街坊四邻休息聊天时,手里经常做一些打麻线这样的活儿。我还记得我的妈妈经常一边走路一边打麻线。”

说到这里白雷雷就明白了,如果能利用碎片时间来干,麻线的收购价格应该不会太高。

而且,自从贝利发行之后,岛上的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如果能将大家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也算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了。

白雷雷若有所思道:“我明白了,等着我和姐姐他们商量一下,以后麻线就直接收购了,咱这几个人就专心织衣服。”

像织衣服的活儿,目前在岛上还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另外还涉及量尺寸、设计样式等环节,就必须现场进行了。

……

木工坊。

“金库哥,实在不好呃!意思,我好久没吃呃!这么好吃的呃!饭了。”

林阳揉着肚子,一脸不好意思,刚才李金库拉着他去垫垫,结果他一不留神吃撑了,这会儿一个劲儿地打饱嗝。

没办法,那酸辣粉太好吃了,李金库亲自给他做的。

“没事没事,看你这样子,这几个月肯定吃了不少苦头,我们这儿别的不说,吃饭还是管够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不是。”

李金库从一旁的陶罐里倒了一碗水,在碗口上横着摆了两根筷子,递给林阳,“把这碗水喝掉,只要别让筷子掉下来,就能止住打嗝。”

林阳疑惑地看着碗上的筷子,心道这是什么原理,能管用吗?

但是人家都说了,他也不好反驳,道了声谢,接过碗,凑到嘴边开始喝。

他一边喝一边小心地盯着筷子,生怕它们掉下来。

可是,水喝到一半,就必须将碗倾斜才能喝到,那两根筷子毫无意外地滑到他嘴边,林阳一惊,赶忙放平碗,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筷子滑落。

李金库似是早有预料,伸手接住了。

“这……”林阳略显沮丧,“金库哥,这也太难了,我一喝水,这筷子它就往下滑。”

李金库咧开嘴笑了,“那你还打嗝么?”

“咦?”林阳摸了摸胸口,“好像……好像真的好了!”

止嗝的几种手段,一是喝水,二是转移注意力,三是受到惊吓,这个办法将三者结合起来,有时候还真的能管用。

不打嗝了,李金库拉着他坐下,问道:“你先说说蜂箱的样子吧?咱试着做一个。”

林阳点点头,一边讲一边比划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像我家的蜂箱就比较简单,一般是40多厘米长,30多厘米宽,高也是30多厘米。箱子底部要留巢门,便于蜜蜂出入。顶部的盖子是活的,可以打开。

箱子里面插几个活的木头框子,叫巢框。巢框的上边条要宽一些,架在蜂箱边缘,巢框的底部悬空,便于蜜蜂通行。蜜蜂会在巢框里筑巢,在巢里产蜜、产卵。

巢框里有了蜂巢就叫巢脾,一个蜂箱可以挂8到10个巢脾,满了之后可以在上面叠加继箱。

继箱的尺寸与蜂箱一致,但是没有底。加了继箱后,两层之间要有隔王板,隔王板是个栅格,间隙刚好能让蜜蜂通行,将蜂王隔在下面,这样下层的巢脾用来产孵,上层就专用来产蜜。

另外,新蜂箱内部要用火烤一下,杀菌除味。”

人需要取蜜时就打开盖子,取出巢脾,刮掉蜂巢上的腊膜,放在机器里旋转,通过离心力将蜜甩下来,再将巢脾放回去。

这种蜂箱也叫十框蜂箱、郎氏蜂箱,其主要优点就是可以将巢脾拿出来摇蜜,这样不会破坏蜂巢,对蜂群影响小,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其实也有一些农村自家养蜂根本不用蜂箱,弄个木桶、破缸之类的也能养,但是因为没有巢脾,取蜜时就要破坏蜂巢,蜜蜂重新筑巢需要时间,会影响产量。

“对了金库哥,咱们有蜂蜡么?”

描述完蜂箱,林阳突然问。

有了蜂箱之后,要想吸引蜂群前来筑巢,一般需要在蜂箱里放一块蜂蜡,用蜂蜡的气味来吸引蜂群。

“有!”李金库他们前阵子去树林时,遇到过蜂巢,他们壮着胆子割了几块蜂巢回来,将蜂蜜取下来吃掉了,剩下的六边形的蜡质蜂巢,就是蜂蜡。

李金库也知道蜂蜡的价值,不光可以用来吸引蜂群,它还可以用作唇膏、口红,甚至可以制作蜡烛,所以他们将蜂蜡全留了下来。

“那就太好了,等蜂箱做出来,放块蜂蜡进去,就可以开始养蜂了!”

林阳兴奋地脸都红了。

于是两人一起开始制作蜂箱……

……

营地北侧山坡,小溪边。

肖恩和老刘正在查看地形。

肖恩道:“我打算在这里修两个水池,一个是一级沉淀池,溪水引进来后,一些大颗粒的泥沙、杂物会在这个池里沉淀,再流入二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的水流更平缓,细小的泥沙会在这里沉淀。

两个沉淀池的池顶都要用木板盖住,防止落入杂物;出水口都要留在高处、接近池顶的位置,另外要在出水口塞一些过滤材料,可以搞一些烂渔网,把纤维全拆散,揉成团塞进去。

溪水经过两级过滤和沉淀之后,经主管道送入营地,进营地后再分成几根分支管道,分别供应生产、生活、灌溉等等。”

老刘一边听肖恩讲,一边皱着眉头一一记住,最后他问道:“肖兄弟,俺看这溪水挺清的,油必要又沉淀又过滤滴么?”

“短期用的话确实没必要,长期的话必须要沉淀、过滤。

这溪水的水质其实不太稳定,尤其遇到上游下雨时,溪水会变混浊,如果不经沉淀直接流入管道,影响水质不说,时间一长泥沙容易在管道中淤积,导致堵塞。

尤其是分支管道,直径又细、位置又低,如果长时间未用水,泥沙就会在管道中沉淀。”

老刘越听越觉得有道理,频频点头道:“还是恁考虑滴周全!那俺就先准备材料,把两个沉淀池修出来。”

肖恩忽然想起了什么,搂着老刘的肩膀道:“哦对了,修这个之前要先把陶窑盖起来,咱们去烧陶坊看看,另外顺便看一下管道的铺设路线,需要提前清理一下。陶管是提前烧制的,每一个拐弯的位置要提前想好,我的想法是管道要走明管,用木头支架架起来,这样方便检修……”

……

营地附近,树林中某处。

“我看这里就不错,地势开阔,四通八达,离咱们营地、老谢、老詹他们都不算远。”

王胖子站在一处空地,一只手掐腰,另一只手做指点江山状。

秀兰在他身后,俯身趴到摩根耳边,低声道:“你看他,像不像金成恩?”

摩根嘿嘿一笑,“胖子哥比他可帅多了。”

“哦?是嘛?”秀兰金眉轻蹙,戏谑地看向王胖子。

“我看行,就选在这儿吧!这几棵树碍事,我来砍,你们干别的。”

秀兰抄起巨斧,对准一棵大树,正要挥斧。

“嗖!啪!”

两个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树林中很安静,三人不说话时,其它声音听得很清楚。

三人心生警觉,不过也没有特别在意,因为这里离三家营地都不远,属于经常有人出现的区域。

主要引人注意的是刚才的声音,有点奇怪,以前没听到过。

上岛几个月,众人在野外对周边环境的敏感度已经有了大幅提升,哪些声音是自然的、熟悉的,哪些声音是人为的、陌生的,会有本能的判断。

“嗖!啪!”

又传来两声。

王胖子循着声音望去,见那边似乎有响动,便喊道:“谁在那儿?”

听到喊声,那边安静了一下,然后就听到一个询问的声音:“是胖兄弟吗?我是老赵啊!”

原来是他,早上刚见过,找橡皮筋儿那人。

三人放松下来,刚才那声音,应该是老赵打弹弓发出来的。

王胖子笑了笑,低声对秀兰和摩根道:“这家伙看来是迫不及待啊,刚弄到皮筋儿就出来打猎了。”

话音未落,就看见老赵拿着弹弓从不远处一棵树后走了出来。

他一现身,三人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他腰间捆着一根藤蔓,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兔子、山鸡、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

以至于他走起路来都有些蹒跚了。

王胖子合上下巴,吐槽道:“你这是,跑这儿上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