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诚带着兵马线赶往辽阳,与其他几路总兵的兵马会合之后,这才朝着西北出发。

尽管辽东的各位将领都不想打这一仗,可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也不能不听。

贺世贤、尤世功等几位总兵与陆诚聚在了一起,提前开起了小会:“各位老兄弟,咱们这次到草原上与后金决战,纯粹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到时候,我们恐怕很难挡得住后金的几万骑兵。”

“是啊,也不知道那位林丹汗都骑兵靠谱不靠谱。”

“经略大人对此也很有意见,可朝廷却听从了那位巡抚大人的策略,放弃了经略大人的防守策略。哎,前景堪忧啊。”

“你我身为将领,也只能听命行事。”

“到时候,咱们可要留点心,万一哪位兄弟遇到了困难,大家都帮一把。”

“没问题,这次不求有多大的功劳,但愿能够保全将士们的性命。”

听着众人的议论,这场仗还没有开打,将士们就已经失去了信心,想要获胜根本就不可能。

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让建奴损失一些兵马,继续回到建州去养伤。

当辽东各位将领率领着兵马到达辽西之时,辽西也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兵马。

这一次,辽东各地调集了近半数的兵马,足有八万多,再加上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六万多兵马,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

这个数目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基本全都是步兵,而且大多都是没有披甲的步兵。

尤其是那些从各地调集来的兵马,更是良莠不齐,其中还有不少老弱,有些老兵的胡子都白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跑的起来。

这么多的兵马汇集在一起。没有经过整训,没有统一的指挥,很难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但辽东巡抚王化贞显然很自信,给所有将士们做了战前动员,便带着十几万大军,信誓旦旦地朝着草原上进发。

然而,这兵马刚走出去,就遇到了问题。

由于各部分的兵马行进速度不一,又缺乏统一的指挥,整个大军是越走越乱。

尤其是到了分配粮食物资的时候,各地的兵马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冲突,那场面简直难以想象。

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就算是很多熟读兵书的将领都不一定指挥得动,更何况王化贞一个东林党出身的文官。

熊廷弼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刻向朝廷汇报,并建议先行整顿兵马,再寻找机会与敌决战。

然而,这十几万大军集结在一起,每天消耗的粮草物资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朝廷自然不可能让将士们整顿好了再与敌决战。

最终,朝廷采纳了一部分熊廷弼的建议,由熊廷弼率领辽东兵马,王化贞率领全国集结过来的兵马,两路并进,进入草原。

不过,经此一事之后,王化贞也更加怨恨熊廷弼,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很难调和。

虽然熊廷弼这个经略比王化贞那个辽东巡抚要高一级,可王化贞是东林党人的骨干,更是如今的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背后有人撑腰,一点都不服熊廷弼。

这仗还没有开打,各种问题就已经越积越多。

等两路人马终于进入草原,准备会合林丹汗,进而与后金大军展开决战的时候,前方忽然传来战报,林丹汗的兵马与后金军接触之后,几乎是一触即溃,林丹汗直接率领着残存的兵马,逃向了西边的土默特部。

之前还幻想着林丹汗能够集结40万大军,与大明一同消灭后金大军的王化贞,当场就傻眼了。

接下来,到底是继续向前进军,还是及时撤退,王化贞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还是熊廷弼站了出来,建议立刻带领大军后撤,撤回辽东,依托城池固守,绝对不能与后金骑兵在草原上展开决战。

王化贞“荡平辽东,名垂青史”的美梦碎了大半,心中有些不甘,却也不敢冒险与后金大军决战。

然而,后金的骑兵却已经凭借着高机动的优势,接近了大明的十几万大军。

第二天中午,后金骑兵赶上了正在后撤的大明军队。在观察了熊廷弼和王化贞率领的东西两方人马绕后,后金骑兵直接向着王化贞的军阵冲击而去。

王化贞手下的兵马本就杂乱,被后金的骑兵一冲,顿时乱了阵型,甚至有许多各地的兵马都开始逃跑。

熊廷弼立刻下令,让各路总兵严守军阵,绝对不能够让溃兵冲乱了己方的军阵,否则的话,就有可能直接形成大溃败,形势就再难挽回了。

为此,各路总兵也是下了严令,那些逃跑的溃兵如果胆敢冲击己方军阵,弓箭手直接射杀。

溃兵们眼看东路大军不接纳他们,立刻转头朝着西南方的关内逃去。

后金骑兵在王化贞的军阵中来回冲杀,直接把那些各地军队分割开来,一一击破,很快就形成了大溃逃。

那位东林党出身的辽东巡抚大人,虽然不太擅长指挥兵马,但逃跑的功夫却是一绝。在敌军开始冲击军阵之时,王化贞第一时间在亲卫的保护之下朝着关内逃去。

他已经和熊廷弼闹翻了,也不相信熊廷弼会帮他,自然不敢逃向辽东。

熊廷弼在稳住了东路军的军阵之后,立刻下令,让各位总兵派出骑兵,阻拦建奴骑兵对各地兵马的分割屠戮,同时让步兵方阵层层推进,利用弓箭、火器杀伤建奴骑兵。

这场乱战持续了大半天,那些后金骑兵们又尝试冲击熊廷弼麾下的东路军大阵,却被严整的军阵拦住,损失了一些兵马之后,就立刻掉头,继续追击那些溃兵。

直到傍晚,那些后金的骑兵才退去,熊廷弼也是立刻让辽东兵马返回。

也幸好后金大军还没有全部赶到,辽东的兵马才有了撤回的时间。

一直等辽东大军撤回辽河以东,熊廷弼才松了口气。

最起码,这次辽东的兵马并没有损失多少。

至于那些各地召集而来的兵马,熊廷弼也顾不上了。

匆忙撤回辽东地区之后,熊廷弼立刻组织防御,一面分兵驻守广宁、西平堡等城池,一边让其余兵马返回辽阳等地。

这一场准备了几个月的大决战,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大明朝损兵折将,林丹汗也一路向西而逃,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占据了察哈尔部的大部分区域,初步对整个辽东形成了三面包围的局面。

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天启皇帝大为震怒,王化贞为了脱罪,把一切都推到了熊廷弼身上,诬陷熊廷弼不与他配合,拖慢了行军速度,才让努尔哈赤有机会打败了林丹汗,进而击溃了大明军队。

内阁首辅叶向高也是全力维护自己的徒弟王化贞,指责熊廷弼只知道保全实力,不知道救援其他兵马,让各地兵马损失惨重。

对此,熊廷弼也只能上书陈情,把一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最终,天启皇帝考虑到还需要熊廷弼继续坐镇辽东,只是对熊廷弼小惩大诫,并将王化贞革职查办。

这次辽东兵马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此时的陆诚,却是并没有过多关注朝堂上的风云。而是派出了一队兵马,趁着后金空虚,再次发动奇袭。

两天之后,特战队在侦察大队以及骑兵队的配合之下,成功袭击镇江堡,活捉后金守将佟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