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出酒楼,赵商人径直来到对面的“悦茶”铺子前。

排队的人虽多,但移动速度很快。

不过一刻钟,他就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果茶。

浅尝一口,酸甜中带着淡淡的茶香,确实滋味独特。

更妙的是,这茶饮竟是用竹筒盛装,筒身上还刻着云纹与“悦茶”二字,既雅致又便于携带。

“这位客官是第一次喝我们家的果茶吧?”铺子里的小伙计见他细细端详竹筒,笑着解释,“这竹筒可以带回家反复使用,也能退回给铺子换一文钱。”

赵商人听闻,不禁对这个从未谋面的宋东家又多了几分好奇。

离开“悦茶”,他又去隔壁的“喜洋洋”转了一圈。

铺子里琳琅满目的零食让他看花了眼,尤其是那种叫“辣条”的零嘴,红艳艳的,闻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旁边的顾客一边吸着气,一边咀嚼着辣条,都舍不得停下来。

“来两根尝尝。”

他倒要试试这辣条是否真有那么辣。

伙计手脚麻利,眨眼间就递上两根辣条,还笑着说:“客官您慢用,这辣条保管您吃了还想吃。”

赵商人接过辣条,只见这物色泽红亮,表面沾着芝麻和辣椒末,散发着诱人的辛香。

他小心地咬了一口,顿时双眼圆睁——先是麦香在口中扩散,紧接着一股火辣辣的感觉从舌尖窜上头顶,辣得他额头立刻沁出细汗。

“咳咳...这...”赵商人被辣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出来,反而又咬了一大口。

这一次,他品出了更多滋味,辣中带甜,还有淡淡的花椒麻味,越嚼越香。

店伙计赶紧提醒道:“客官慢些吃,这辣条后劲足着呢!”

赵商人连灌了几口果茶,却觉得口中辣味非但没消,反而更添几分酣畅淋漓。

他抹了把汗,只觉得浑身毛孔都舒展开来,说不出的痛快。

吃了两根辣条还不够,赵商人又让伙计每样口味都给他包了几包。

连薯片、果脯、瓜子都各来了一些,倒是红薯干他没多要,之前在淮南府时,宋晚舟送了他一包红薯干,差点没把他牙给黏掉。

付完钱,赵商人拎着大包小包,沿着闹市往客栈走去。

空气中飘着烤红薯的甜香、糖炒栗子的焦香,还有阵阵若有若无的脂粉香,混合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赵商人真切感受到这座小县城蓬勃的烟火气。

回到客栈,随后吩咐随从备好礼物,准备明日正式登门拜访宋家。

次日清晨,赵商人换上最体面的衣裳,带着厚礼来到宋府。

门房通传后,宋芫亲自迎了出来。

“赵老板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宋芫拱手笑道。

赵商人连忙还礼:“宋东家客气了,是赵某冒昧打扰。”

话罢,赵商人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宋芫一番。

青年面容俊朗,眼角微带笑意,目光清澈明亮,显得亲切却不失分寸,让人如沐春风。

赵商人暗自思忖,能在这小小县城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眼前这位宋东家果非凡人。

随后,他笑着将手中的礼盒递上前去,说道:“宋东家,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您笑纳。”

宋芫推辞一番后,还是收下了礼物,热情地将赵商人引入正厅。

宋晚舟早已候在厅中,见客人进来,起身行礼。

“宋姑娘别来无恙。”赵商人笑道,“淮南府一别,姑娘风采更胜往昔。”

宋晚舟抿嘴一笑:“赵老板过奖了。请坐。”

仆人奉上香茗,三人落座。

赵商人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宋东家,赵某此次前来,一是为上次在淮南府宋姑娘的款待表示感谢,二是真心希望能与宋东家达成合作,将云锦棉引入蜀地。”

宋芫打起十分精神,做好与对方周旋的准备。

“赵老板想必已经打听过云锦棉的行情了。”他开口道。

“略有耳闻。”赵商人坦然道,“正因如此,赵某才更想与宋家合作。相信以宋东家的魄力,定不会错过蜀地这片沃土。”

“蜀地秋冬湿冷,云锦棉保暖透气,正适合做成冬衣。”

没想到赵商人倒是挺实诚的一个人,也不绕弯子,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宋东家,不瞒您说,我在蜀地经营绸缎生意多年,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绸缎价高,寻常百姓买不起,达官显贵又偏爱苏杭,我这小本经营实在难以出头。”

“而云锦棉不同,虽是丝棉混纺,但料子却是难得的细腻绵软,价格却只有绸缎的零头......”

宋芫静静听着,目光如炬,将对方眼中的急切与期盼尽收眼底:“赵老板是想借云锦棉另辟蹊径?”

“不错。”赵商人坦诚道,“若您肯将云锦棉的蜀地销售权交予赵某,我愿以高于淮南府一成的价格进货。”

“赵老板既有诚意,我自然愿意详谈。”宋芫也爽快道。

赵商人走南闯北多年,见识颇广,谈起各地风土人情来如数家珍。

而宋芫也有意打听南方的市场行情,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到午时。

宋芫起身相邀:“赵老板若不嫌弃,不如留下用顿便饭?咱们边吃边谈。”

赵商人欣然应允。

饭桌上,几道云山特色菜肴让赵商人大开眼界。

尤其是那道酸辣土豆丝,红艳艳的辣椒配上脆爽的土豆丝,吃得他额头冒汗却停不下筷子。

酒过三巡,合作细节也谈得差不多了。

最终议定:赵商人以每匹五钱银的价格进货,首批两百匹。

临别时,宋芫亲自将赵商人送至大门外:“三日后便可提货。祝我们合作愉快。”

赵商人深深一揖:“宋东家爽快!赵某这就回去准备银两。”

送走赵商人,宋晚舟长舒一口气:“哥,这笔生意...”

“做得不错。”宋芫夸赞她道,然后伸了伸懒腰,“不过接下来有的忙了。两百匹云锦棉,得让工坊加紧赶制。”

宋晚舟信心满满地拍胸脯:“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