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 第435章 三年后的变化(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5章 三年后的变化(二)

其次,给予农民一些特权,比如看病优先、享受教育补贴等,让农民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此外,还选举出农民代表,让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为了解决农民粮食销售的问题,大梁专门设立了农业部门,负责收购农民多余的粮食,并进行统一的储存和调配。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又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商业方面,大梁充分利用早已打通的丝绸之路,将梁国、宋等周边国家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各个国家。这些商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深受西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大梁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梁国的钱庄开到了西方各个地方和国家,方便了贸易往来和资金流通。

然而,有些国家和组织并不遵守商业规则,妄图通过武力抢夺财物。面对这种情况,大梁的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由于无法抵挡财富的诱惑,已经有四个小国以及六伙沙盗被大梁的铁骑所摧毁,这也彰显了大梁在商业领域的威严和实力。

而在军事方面,由于有了充足的资金、粮草和工业作为坚实后盾,梁国的军队得以不断扩张规模并提升实力。在火器的研发领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及潘金莲偶尔的精妙指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功研制出了数款效果显着的火器。

这些火器不仅在技术上更为先进,而且在实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梁国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在战场上更具优势。

此外,通过与西域各国长期的战争洗礼,梁国军队还锤炼出了一批英勇善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这些将领们在战争中身经百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指挥才能,成为了梁国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然而,这种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长时间。梁国强大的商业行为以及其产品物美价廉的优势,使得宋金两国的市场逐渐被梁国的商品所占据。如今,不仅民间大量使用梁国的产品,就连皇宫内的许多物品也都产自梁国。

在宋国的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此忧心忡忡,纷纷进言。他们指出,国内市场已被梁国商品充斥,如果梁国突然中断供应,将会给国内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长此以往,国家的经济状况将陷入困境。

赵构聆听着大臣们的陈述,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深思。近年来,他几乎将大部分权力下放给了秦桧等一众大臣,如今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也感到有些束手无策。

在沉默片刻后,赵构的目光缓缓扫过秦桧等人,似乎在期待他们能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下方掌管户部的大臣眼见局势如此,心中焦急万分,连忙趋前一步,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以为梁国之商品固然精良,但长此以往,我国之经济恐将为其所制。

如此一来,那些依赖梁国商品过活的百姓,恐将难以自给自足啊!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先对梁国商品之入境加以限制,同时仿照梁国之先进模式,大力扶持本国商业之发展,如此方有望与之抗衡。”

赵构闻听此言,略作思索,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而,一旁的秦桧听后,却是心中暗自不悦。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限制梁国商品入境,扶持本国商业,这其中所牵扯的利益关系,实非一般。须知,梁国商品一直以来都是由我之家奴在暗中操纵,我亦从中获利颇丰。若是限制了梁国商品,那么我从中捞取好处的机会,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他眼珠一转,嘴角微微上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只见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迈了一步,然后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用一种谄媚而又诚恳的语气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梁国如今实力强盛,若我们贸然限制其商品入境,恐怕会引发两国之间的纷争啊!

而且,要想扶持本国的商业发展,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如今,百姓们早已习惯使用梁国的商品,若是突然加以限制,恐怕会引起民怨沸腾啊!

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先与梁国进行协商,争取一些优惠政策,如此一来,既能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又能为我国商业的发展赢得时间。待到时机成熟,再慢慢培养本国的商业,岂不妙哉?”

赵构听了秦桧的这番话,不禁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黄潜善突然站了出来。他早就对秦桧那惊人的敛财速度心生嫉妒,自己也曾多次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但都被秦桧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如今好不容易逮到这么一个新的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决心要想办法在这件事情上插上一手。

于是,黄潜善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秦桧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依微臣之见,如今梁国的商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若是我们不果断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恐怕我国的经济迟早会被梁国所掌控啊!

所以,微臣认为,我们应当趁现在还有能力的时候,果断地对梁国商品进行限制,同时大力发展本国的商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啊!”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赵构坐在龙椅上,眉头紧蹙,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只觉得脑袋像是要炸裂一般,疼痛难忍。

这些大臣们各执一词,有的主张与梁国交好,有的则坚决主张对梁国采取强硬措施。

赵构在心中暗自思忖,觉得黄潜善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毕竟,大宋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怎么能依赖一个小小的梁国来提供吃穿用度呢?而且,这个梁国的国王,曾经还是大宋的臣子,如今却如此嚣张跋扈,这让赵构心中着实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