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赵构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将梁国消灭掉,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属于梁国的财富,自然就都归大宋所有了。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黄潜善,开口问道:“黄爱卿,朕认为你所言甚是,那么,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黄潜善闻言,心中暗喜,他上前几步,走到赵构面前,眼角的余光却若有似无地扫了一眼秦桧,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然后,他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近两年梁国的商品如潮水般大量涌入我大宋,这些商品不仅质量上乘,而且价格低廉,深受百姓喜爱。如此一来,梁国轻而易举地就将我们的钱财全部赚走了,长此以往,我大宋的财富必将源源不断地流入梁国,这绝对是不允许的啊!”
赵构听了黄潜善的话,脸上露出疑惑之色,他追问道:“哦?那依爱卿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
“臣认为他们的商品在我们宋国销售,我们应该向他们收取高昂的税收,如此一来,他们的商品若想在我国市场上顺利销售,就必须向我们缴纳这笔税收。这样一来,我们无需付出任何实际行动,便可轻松获得他们的钱财,此等美事,岂不快哉!”
赵构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异彩,不禁感叹道:“哦?竟然还有如此妙法,那岂不是我们只需颁布这样一条法令,就能坐享其成,收获海量的财富了?”
然而,他的兴奋之情并未持续太久,转瞬之间,他便意识到其中似乎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于是疑惑地问道:“不过,若是如此行事,他们会不会因为高昂的税收而放弃将商品卖到我们宋国呢?”
黄潜善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缓缓摇头解释道:“并非如此,陛下。无论他们是否选择将商品卖给我们,对我们来说都不会有任何损失。若他们继续售卖,我们自然能够获得大量的税收;而若是他们决定不再销售,这反倒为我们大宋的百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自行生产这些商品,从而推动我们大宋的工业蓬勃发展。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赵构听完这个计策之后,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个主意确实精妙无比。他不禁对提出这个计策的人另眼相看,认为此人真是足智多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赵构毫不犹豫地当场拍板,表示要立刻实施这项法令。
北边金国的局势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女真人,他们刚刚从游牧部落的形式转变为如今的封建集权社会,对于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他们显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
在过去,通过一系列的战争,金国的许多问题被掩盖了起来。然而,在这两年相对安稳的时间里,前线的金国战士纷纷返回国内。这些曾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如今回到家乡,自然是想要好好享受一下胜利的果实。
于是,大量的金国战士开始沉溺于酗酒和赌博之中,社会治安变得异常混乱。原本应该是保家卫国的勇士,现在却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无疑给金国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金国的高层也陷入了权力和财富的明争暗斗之中。朝堂之上,官员们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片乌烟瘴气。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的政策和决策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国家的治理更是漏洞百出。
更糟糕的是,女真人原本就对农耕经济不太熟悉,现在在治理国家方面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农田荒芜,无人耕种;商业凋零,市场萧条。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大量投降他们的契丹人、蒙古人和汉人,都成为了他们的奴隶,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压迫,过着生不如死、苦不堪言的生活。这些可怜的人们,每天都要承受繁重的劳役和无尽的折磨,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然而,在这无尽的苦难中,一些蒙古部落终于无法再忍受这种压榨,他们开始秘密地组织起自己的队伍,决心奋起反抗。这些勇敢的人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心中燃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压迫者的愤恨。
可是,面对国内如此纷乱的局势,金国的贵族们却表现得异常冷漠和傲慢。他们对这些被奴役的人民的痛苦视而不见,对那些敢于反抗的蒙古部落也毫不在意。他们自恃拥有强大的武力,认为这些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
在这种盲目自信的心态下,金国的贵族们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对国内的危机毫不关心。他们沉醉于权力和财富的追逐,完全忽视了人民的呼声和反抗的力量。
就在此时的金国皇宫之中,完颜晟拖着他那病恹恹的身体,缓缓地走向朝堂。自从他登上金国皇帝的宝座之后,生活变得极其奢靡。每天都有山珍海味供他享用,身着绫罗绸缎,身边更是美女如云,不断地纵欲过度,使得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早已不复往昔的健壮。
然而,金国从部落时代一跃进入封建社会,这其中的文化转变可谓是异常艰难。他们从极度落后的文化水平,逐渐与中原的汉文化相融合。为了加快金国的发展,完颜晟还重用了一些前辽国和宋国的人,希望借助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推动金国的进步。
这一天上朝时,前汉人大臣吴皆第一个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向完颜晟禀报道:“启禀皇帝陛下,近来梁国的商品如洪水般泛滥,严重冲击了我们大金的本地商业。长此以往,我们大金的商业将难以发展,还望陛下能够想出应对之策,否则时间一长,我们必然会受到梁国的制约啊!”
完颜晟听完,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目光扫过其他大臣,沉声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什么好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