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有个职业面板 > 第438章 安全最重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深沉,魔都外滩的黄浦江面在两岸高楼灯光的映照之下,显得波光粼粼。

江对岸一栋低调奢华的会所顶楼,稍稍侧目,就可以将此刻外滩风景尽收眼里。

不过眼前这幅美景,这个包间内却是无人在意。

大家都在彼此寒暄。

这些人主要就是一群中年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温和,却又自信的神态,就好像什么事都难不倒他们。

不过在这群中年人之中,还有一个略显突兀的年轻人,有且仅有他一人。

这是一个很内部的聚会。

吴舟这次能进来,也就是因为姜海涛的地位在这个圈子里还可以,由姜海涛引荐。

再加上,吴舟公司才刚经历过了那一波流量反哺之后,公司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张,也算是勉强地有了进入这个圈子的资格。

吴舟这边进来之后。

姜海涛也是主动的带着吴舟,和这些前辈们一个个地熟悉熟悉。

来之前姜海涛给了他一番来自长辈的\"提醒”。

这个社会儿,成功的人有很多,但完完全全只依靠自己成功的,凤毛麟角。

绝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借势”。

借国家,时代的势。

借时代的势..

借贵人的势...

姜海涛之前也只是稍稍点了这么一句,剩下了,就没再细说。

而吴舟在回顾自身一路发展过程之后,结合这个“借势框架”,也大概地捋清楚自己当下成功的原因,以及将来应该如何的去“借”...

如果吴舟还想继续将公司规模扩大的话,还是必须得“借”...

资本的市场是冰冷的,不择手段的,是最原始的弱肉强食...

古话说,“小儿持金过闹市”。

财富到了一定程度,而自身“能力”又不到的话,那么财富越多也就越危险。

所以,吴舟接下来要借的势,就是“人脉”了...

了解了自己想要的之后,再来参加这次聚会时,吴舟态度还是端正的,主要就是给这些大佬们一个好的影响。

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有11人。

除了姜海涛之外,其他人吴舟一个也不认识,不过有几个稍稍眼熟的,好像是在互联网新闻上看到过,因为熟悉,所以不免多看了一两眼。

而随后的时间,姜海涛带着他,介绍的时候....沈富国,国内某头部娱乐公司的老板,公司旗下多名一线明星,还有众多流量明星。

当然了,对吴舟来说,最感兴趣的身份还是,沈东林的父亲。

沈富国看着吴舟的时候,脸上是笑呵呵的,就好像是一个非常和善的长辈。

“之前就听老姜说到过你,果然真的是一表人才啊!比我家那个臭小子看着顺眼多了...”沈富国第一句话,就是夸。

“沈叔叔您说得太过了!我这点本事哪比得上您家孩子!有您的亲身教导,未来他必然前途无量!”吴舟也是违心地夸了夸沈东林。

当父母的,可以说自家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但仅限于自己说。

果然的沈富国这边在听到吴舟这么说之后,脸上笑容也是更自然了几分,虽然知道这只是吴舟的客套话,但好话吗,是人都是爱听的。

“我现在对他是不报什么希望了,别败家就行了...来,小吴,咱们加个联系方式,后面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到我家坐坐,你和我家那小子同龄,你们应该会有更多话题可聊,到时候也顺便帮着叔叔敲打敲打他,让他好知道人外有人...”

沈富国笑眯眯的说着,一副为自家孩子操碎了心的样子,随后掏出了自己的手机,主动的先加了下吴舟的联系方式。

听沈富国这些,好像完全不知道吴舟和他家儿子有闹矛盾。

也就是吴舟“观察入微”,再加上“第六感”一般的感觉,还是能察觉出来,他有所隐瞒...

“老狐狸啊”,吴舟心里想到,而嘴上当然是应承下来。“您太客气了,我们最多就是相互交流,学习!”

沈富国笑笑,拍了拍吴舟的肩膀。

之后就是姜海涛带着吴舟去认识下一位,下下一位...

主要就是一些国内头部企业的负责人,创业者,包含房地产,消费品,某耳熟能详“智商税”品牌的老板..

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已经财富自由的主,明面上的身价也多是百亿起步...

部分人,明面上身家可能不到,但实际的...

狡兔三窟,这道理哪怕年纪轻轻,才创业初成的吴舟都很清楚,这些老狐狸们,就更是如此了。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隐藏自己财富的手段。

简而言之就是,吴舟的财富和这些人相比的话,完全就没了可比性。

这还是吴舟创业成功之后,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很穷”。

不过好在这次参加聚会的,也不是只有这些财富自由的老狐狸们,还有一些圈外的。

“这是刘院长...”姜海涛走到一个五十来岁,穿着西服,衬衣,整个人看上去一丝不苟的中年人。

魔都某三甲医院的院长。

吴舟第一时间是非常“恭敬”地称呼了一声“刘叔叔好!”

自己二叔的那档子事,让吴舟很清楚,好的医疗资源,真的非常“稀缺”的,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关系的话,那也相当于给自家人多上了一套保险。

后面还有俩个圈外人。

一个某国有大行魔都的负责人。

吴行长,因为是吴舟本家的缘故,还被姜海涛半开玩笑的说,没准是什么远房亲戚呢,不过几句闲聊之后,也就知道了“亲戚”是无稽之谈。

但同姓,还是让这个吴行长对吴舟的态度,要好上至少三分。

最后一个则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教授,在国内顶级院校任职,王教授。

认识完了之后。

众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吴舟回到了他该坐的位置,大圆桌的末席,靠近门口的一个位置。

才一落座,姜海涛酒杯举起,大家一杯酒下肚,话题也就渐渐地展开了。

不过吴舟这个第一次来的新人,就只有听的份儿了。

毕竟他只是第一次来,而且还只是一个晚辈而已。

不过吴舟倒是不急着“参与话题”,晚辈就该有一个晚辈的样子。

所以他态度是很端正的,非常认真的倾听这些大佬们闲聊时透露出来的那些重要信息。

最开始的话题,还是吃喝玩...

不过几杯酒下肚之后,聊的话题深度也就出来了。

地产公司老板王总,和身边的人闲聊的时候,最后感慨了一句,“我是觉得房地产啊,到头咯!”王总一开口,身边的人听到了有些惊讶。

而不远处同样听到的其他人,这会儿也是默契的屏息,想听听这位行业从业者的高论。

而王总也是注意到了大家的神情,本来就只是小小感慨一下,但看到周围人都将目光注意到他身上。

想了下后,也就将公司这边的分析研究报告,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两年我们公司的全国的房地产项目,除了几个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地方已经是越来越难做了,而一线城市,也是因为市场太好了,所以大家的目光都注意在这儿...这竞争上来了之后,也就没那么好做了...前几天深圳那个地王的新闻,我其实早就看上那块地儿了,但看到拍卖公告我就直接放弃了...没法玩了...玩不起,抢地的钱全得先交,银行还不给配套贷款...所以最后也就那几家...”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重心已经是放到了那些比较有潜力的二线城市上,比如说南京,合肥,杭州之类的...这些地方还是有一些机会的,除此之外,一线城市的一些棚改,配套项目也还不错...”

这个话题,吴舟参与不了,房地产项目他是完全不懂的。

这些密集的行业内幕消息,也只能是被他强硬的灌到了脑海中。

毕竟吴舟虽然是没有搞房地产的想法,但是他买了很多房子,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利益相关”了,所以也就对这个话题更为感兴趣了一些。

听得认真,也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王叔叔,为什么那些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和一线城市不同步呢,还是说,会延迟同步?等到这些头部一线城市价格彻底涨起来之后,那些消费者买不起了,才会渐渐地转移到其他城市...”

心中有所想,吴舟也就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王总顺着声音看到了吴舟。

“怎么,小吴对房地产感兴趣?”王总半开玩笑的说道,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吴舟的问题。

不过吴舟还是能感受得出来,他似乎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欣喜”,似乎吴舟这边如果真的是表达感兴趣的话,他很愿意和吴舟深聊一下。

虽然说吴舟是当下这里最年轻的,但能进来这里,至少也说明了自身还是有一定财力的,再加上吴舟还是姜海涛引荐过来,吴舟可能资金不够,但姜海涛绝对的够啊...

吴舟也是没想到自己随口一问,居然就有了这么一出。

为了避免误会,吴舟也是赶忙摆手,“哪里谈得上什么感兴趣啊,房地产这个行业您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都说很难做了,我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年轻人,哪里还敢尝试,只是因为我手头上刚好房子比较多,最近也一直是在买,所以也就对您说的这个更感兴趣了一些...”吴舟腼腆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种回应,虽然是解开了王总的疑惑,但却是让他一下子失去了回答吴舟问题的兴趣。

最后也就只是简单回应了一句。

“哦,这样啊...挺好啊...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是比较有投资价值的...”

王总这边简单敷衍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和其他人继续聊了下去。

后续就是自由时间了。

众人渐渐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根据之前各自闲聊时的那些东西,三五成群,彼此聚起了一个个的圈子,然后开始小圈子的沟通...

吴舟听得很多,其实也能听出来很多的“商机”,但吴舟暂时还没有贸然投资这些项目的想法,就自己那点身家,投资他们口中的那些项目,保不齐就得是“倾家荡产”。

再说了,对陌生的行业,吴舟还是以稳为主。

别人不主动的找自己,吴舟却是会看人,看着那些人刚好有了空档,就主动过去,敬一杯酒,先是大概的描述一下方才这人说的那些东西,其中加入自己那些东西的感悟,最后表达对他的钦佩。

一般最后收尾都是“自己获益良多!”

这样的沟通方式,还是很能取得这些长辈们的好感的。

然后这些人,在情绪价值到位,再加上酒精的刺激之下,一个个的也是和吴舟说了一些‘真正的干货’。

吴舟这边当然的是洗耳恭听。

就这样转眼吴舟这边一直敬酒,终于敬到了吴行长这块儿。

吴行长看到吴舟之后。

却是先一步地夸了下吴舟。

“我刚还和小姜说你,很不错,年纪轻轻的做到这个成绩,但却能不骄不躁,真的是非常难得,要是你在我们那个年代的话,你的未来的成就肯定比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强...”

吴行长这话一出来,吴舟哪儿敢接啊。

“啊哟,您太看的起我了,吴叔叔,我哪儿能和您这些前辈们相提并论啊....”

不过吴舟很谦虚。

但吴行长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方才说的话,确实就是他心中所想,作为银行行长,平时接触到的“成功人士”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见到了太多人起起落落,也就有了一些“看人经验”。

吴行长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下去,随后却是主动的聊起了金融这块儿,然后顺势点到了之前吴舟主动询问的那个话题。

“小吴啊,你也算是做生意的,那么应该也清楚,产品价格,从来不是由东西本身定的!”

“钱多,资产就值钱;钱少,真东西也会被打折。”

“今年上半年咱们国家股市,疯了一把。融资、融券、加杠杆,玩得热火朝天!到处都在喊牛市,搞得好像谁不炒股就跟落伍了一样。”

“说白了,并不是那些股票突然变值钱了,只是因为钱多了。”

“六月份,股灾一来...市场开始去杠杆,国家队虽然开始救市放水,而这个过程中,虚的钱、融的钱、配资的钱,全被抽干了,总的钱还是少了。”

“这水一退,啥都露出来了。钱就开始从‘虚’的地方,往‘实’的地方退,谁也不敢乱动了。股市退潮之后,紧接着就是融资难,投资谨慎,项目断,有钱人原来准备投的也捂着不动了。”说这话的时候,吴行长还特意的看了一看房间里的一些人...

吴舟也有注意那些人,正是之前抱怨市场环境不好的人...

“咱们国家政策层面反应还是很快的,降息降准,它的目的其实就是放水,恢复一下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也救一救市场的信心。”

“但钱这东西,不是说放出来之后,就能立刻滋润那些干涸大地的,还需要一段时间...信心这个东西,也是一样,不是说利率一调就能立马回来。大家经历过这一次折腾,市场是受惊了的。现在即使有人手里真有点钱,也不敢轻易出手,大家心里都在想:‘万一再出个什么事儿呢?’”

“所以这时候他们就会本能地去找更安全的东西。股市不敢进了,那就往房子上靠——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核心资产,毕竟这是能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根据历史经验还抗跌的资产。所以明明股灾了,哪儿哪儿都说没钱了,但北上广深这些地方的房子又开始抢了,房地产项目也是一个个都好卖。”

“但这不是楼市基本面变了,只是市场风向在变,是资金在找‘避风港’而已。”

“而市场的恐慌不会一直持续,等到情绪缓过来,信心恢复了,大家又敢花钱的时候,那些手头上资金少一些的人,目光也会在信心恢复之后,目光瞄到二三线城市的房产...这就是一个时间差...”

“你要是现在有点闲钱,二三线的房子确实可以挑一挑,未尝不是机会。不过...财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安全,往往比投机更重要。所以,如果是我的话,还是会买那些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