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808章 易小川的想法,突袭阳平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8章 易小川的想法,突袭阳平关!

易小川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铅块,坠落在军帐之中,激起一片压抑的涟漪。他眉宇紧锁,那声叹息里裹挟着深沉的无力感,仿佛预见了公子高命运尽头那抹无法驱散的阴霾。

“羽哥,”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即便此刻我们洞悉了高要的毒计,又能如何?木已成舟,箭在弦上。眼下唯一能做的,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递给吴参,祈求上苍,或许……或许尚存一线转圜之机。”

他的语气里,那份无奈与绝望清晰可闻。易小川心中雪亮,高要此人,一旦谋划落定,便是铁石心肠,绝无回旋余地。传递消息,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巨大的阴影笼罩心头,他近乎喃喃自语:“说不定……说不定此刻的公子高,已然……”后面的话,他终究没有说完,但那未尽的悲意已弥漫开来,对阻止这场悲剧,他几乎已不抱任何幻想。

项羽伫立在巨大的地图前,魁梧的身躯绷紧如铁塔,他并非愚钝之辈。易小川的分析,他听得分明,也深知其中残酷的现实。时间!结果!两者都像冰冷的枷锁,将他们牢牢困住。他重重一拳捶在地图边缘的木架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你说得对,小川。若那高要贼子真敢动手,公子高此刻怕是凶多吉少;若他尚未动手……”项羽浓眉紧锁,眼中精光闪烁,“我们送信提醒吴参,固然是份心意,但吴参并非蠢人!公子高是他立足的根本,是他与高要周旋的关键筹码,就算没有我们示警,他也必定将公子高视若珍宝,层层护卫,岂会轻易让高要得手?这封信,意义……确实有限!”他承认了易小川的判断,这传递情报之举,更多是求个心安,于大局改变甚微。

“那我们难道就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高要这厮肆意妄为?!”项羽猛地转身,声音陡然拔高,如同被困的猛虎发出不甘的咆哮,强烈的战意与焦躁在他眼中燃烧。

“这可是天赐良机啊!高要调集重兵南下,剑指衡山王吴芮的三郡膏腴之地,没有十几万大军绝难成事!再加上他在东胶郡陈兵威慑,此刻他手中兵力必然捉襟见肘,后方空虚!若我们能趁他主力深陷南郡泥潭之时,果断出击,直捣其腹心要害,必能斩获奇功,重创其根基!”项羽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铁骑踏破敌营的壮阔景象。

“不可!万万不可!”一直沉默的范增,此刻须发微张,断然出声,声音苍劲有力,如同磐石般稳住了项羽躁动的心神。“羽儿!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因一时之利而乱了根本大计?”

他拄着鸠杖,步履沉稳地走到地图前,枯瘦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代表楚军势力的区域。“我军当前首要之策,乃是固守根本,深沟高垒,养精蓄锐!同时,更要借高要之手,去消耗他自身的力量!他既然要打吴芮,那就让他去打!打得越狠越好,拖得越久越好!”

范增的目光深邃如古井,闪烁着老辣谋士的智慧光芒。“此乃‘坐山观虎斗’之策。高要纵使夺得三郡之地,又如何?治理新土,需要多少官吏?安抚民心,需要多少精力?派驻大军,需要多少粮饷?这些,都将如跗骨之蛆,不断吸食他本就不甚稳固的根基!

此消彼长之下,时间,便是我楚军最大的盟友!待他疲惫不堪,内忧外患之际,便是我军雷霆出击,一举定乾坤之时!切莫因一时急躁,坏了长久大计!”范增的剖析冷静而透彻,直指战略核心——以空间换时间,以敌人的消耗换取自身的壮大。

项羽听着范增的话语,胸口剧烈起伏,如同风箱般呼哧作响。他骨子里那份渴望正面交锋、摧枯拉朽的热血在奔腾咆哮,范增这种“避其锋芒,耗其锐气”的策略,虽理智,却让他感到无比憋闷。

过往惨痛的教训如同冰冷的枷锁,勒住了他即将喷薄而出的冲动。他重重地、带着不甘地长叹一声,那叹息声在寂静的军帐中显得格外沉重。他明白范增的苦心,这一切,都是为了楚军的未来,为了最终的胜利。他强行压下胸中的战意,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指节已然发白。

就在这凝重与不甘交织的沉默之中,一直低头沉思的易小川,眼中忽然掠过一道异样的神采,仿佛在迷雾中捕捉到了一线微光。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项羽和范增,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羽哥,范增先生,小子愚见,此事……也未必全然不可为。若高要主力当真倾巢而出,深陷南境战场,确有一处地方,或可成为我们撬动局面的支点。”

“哦?何处?!快讲,小川!”项羽黯淡的眼神瞬间被点燃,如同注入了一股炽热的岩浆,整个人都因期待而绷紧。只要有仗可打,有机会堂堂正正地打击高要,他的精神便立刻焕发。

与项羽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范增的眉头却蹙得更紧,沟壑纵横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锐利的目光审视着易小川,心中警铃微鸣。这位年轻谋士的思路,有时过于跳脱,过于追求险中求胜,这与他求稳求实、谋定后动的战略理念,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在易小川看来,时机稍纵即逝,值得以可控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战略利益;而范增则坚信,楚军需要的是积蓄绝对力量,在决战中以泰山压顶之势彻底碾碎高要,任何可能分散力量、暴露意图的“小动作”,都可能因小失大。

“取阳平关!”易小川斩钉截铁,一字一顿地吐出了四个字。

“阳平关?!”

项羽和范增几乎是同时低呼出声,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错愕与震动!

项羽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瞬间明白了易小川的意图:“小川,你的意思是……我们放弃强攻咸阳,也避开那三万守军的锋芒?绕道而行,直插汉中咽喉——阳平关?将其一举拿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却又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