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师父,看明白了,人一直都在变化,是因为心中的念头一直在变化,若是忘记了最初那颗真心时,一不注意就把真心给丢了。”
“是的,最初那颗赤诚之心,也就是真心为一,路上走着走着人就总容易因为各种事情忘记自己最初的样子。若想以不变应万变,就得能够持续最初的真心。
不管路上境遇什么,时常回头看,也叫不忘初心。
一切围绕着初心而动时,自然会领悟以不变应万变的真滴。
不然,嘴上说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在扯王八犊子。
万变不离其宗,得是围绕着那个一去变化,所以才能怎么变化都不会丢失自己。
千帆过尽,我依然是我,赤子初心说的是这个。”
“师父,那如果保持不住呢。”
“保持不住的话,再次开始进行无常轮回。
例如;最初真心出来时候,超级真诚,没有二心。好像一个快乐的小朋友,很开心很开心。
路上一个不觉,产生二心。那么一生二,阴阳出现,又想这样又想那样,开始二生三。这三就是人变得复杂,无限顺无常变化的起点。”
“师父如果会觉是不是就不会被轮转啦?”
“一样会,修真修真,修行人一丢真心,真假会转换,阴阳逆转。
所谓修行越高心魔也会随之越重就是这么来的。要不为啥得把除心魔养成本能呢,若是不养成本能,留不住初心,那就完事儿。
那个真诚善良的菩萨直接化妖,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这事儿。
觉的作用是能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从而看到自己的心念变化,自己的初心有变自己不去管的时候,这个觉就会从主体变成附属品。
也就是又特么把真正的自己弄丢了。
就像世间很多自称修行人,或者有本事之人一样,他们也能看出很多东西,也会用觉。但他们的真心不在,而是思维心为主导,所以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这辈子成不了道了。”
“原来如此。”
“是的。”
“师父,那是不是说,真心一旦失守,哪怕会觉自己变魔了也觉不到,还以为是对的是吗?”
“是的。因觉才是体,而念为用。人找回来真心很不容易,真心一丢时人又顺着自己的念头开始去变化。自然自己是不知道的,还会觉得自己没变,直接变回成一个会觉却依然在流转的常人。
又开始以为是别人变了,所以自己才如何的。
会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一变则一切皆变,外在的只是助缘,根在自己心上。】
向内求变回在外找原因,境界瞬间跌落。”
“明白了师父。”
“遇见我那会儿的真诚,就是找回来的真心无悔,获得心气持续增长,精气神回升的特性。”
“师父有没有很难救的那种人啊?”
“有的,就是还没等看明白什么,自动开始跟各种人表真心。
今天跟你表完真心后,明天不一定又跟谁表,后天遇见什么人又表。
总在跟各种人表真心这个特性,是成长境遇中养成的。
会本能在权衡利弊,一旦觉得对自己有好处就会这样,还有就是太单纯的人也会这样。
这类人自己不知道自己这个特质,以为自己没想啥。这个不是想的,而是本能在那么做。
如;今天,师父我这辈子都要跟着你。
明天;佩琪,我想跟你一起。
后天;七哥八哥的又开始了。
永无止境的在表真心,然后持续着。
实际上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缺乏爱的行为,总想找个靠山能靠一靠。于此同时,心会容易经常性的发虚,心虚而气短,造成气虚现象,实则是自己不明状态下,心出了问题导致。
也时常会容易身心疲惫。同样也是心气弱,志气低,伤到了肾气,肾气不足。
一样五脏会乱,脾胃失衡,肝功能弱化,肺也受影响。
这五行之气是一体的,也就是五脏其实也是一体的。五行气乱,五脏自然会跟着混乱。”
“师父这种能调好吗?”
“能的,很多人都会这样的,无明嘛。只要把心归一处,明白心安才是归途这点,一切围绕一颗真心运转之时,那么气乱会开始得到调整。不过因为心散乱惯了,回调会有点慢。若是这个习惯还不改的话,也依然没啥用。”
“原来如此。”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里面那个小朋友心不稳,时常会慌,一慌就容易惊,一惊就容易怕,一怕就没有安全感,这种特性就会随之发生。
信为道源功德母。
因信而醒之人,也会因有二心而沉睡。元神或者叫真心这个东西,他不能有俩师父。
世间很多人都说,你可以拜其它师父,因为他们自己没修到,不想耽误孩子。
还有的就是它根本没在乎过你。
第三种也有的只是说说。
可一旦遇到会修的师父,若有二心的话,真心就会失衡,心会成阴阳状态,非一。
老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规矩,道的规矩。
[天道罚心,地道罚体,人道罚情。]
逆真心者,心伤。心伤者,体伤。体伤者,情伤。
心体情三伤齐受,命魂之火再次暗淡,精气神同时受挫。
这个叫自然规律,宇宙法则,也叫天道无常。
规律来罚你的时候,健康,财富,开始流失。
拿健康换财富,再用财富买健康,恶性循环自动开启。
一边补一边漏,补健康漏财,补财漏健康。
先天受损了,自愈系统开始出问题。
这个自愈系统,一头是治愈心,一头是治愈体,心不对劲了,五行气乱,体跟着受罪,同时情志也跟着闹。
五行之气影响身体这事儿师父有讲过的。
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五行的强弱失衡会直接影响对应脏腑的功能,甚至通过相生相克关系波及其他脏腑。
五行过强对五脏的影响;
木过强(肝气亢盛);表现:易怒、头痛、目赤、胁痛。连锁反应:木克土,可能导致脾胃虚弱(腹胀、食欲不振)。
火过强(心火亢盛);表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面红。连锁反应:火克金,可能引发肺燥(干咳、鼻干)。
土过强(脾湿壅滞);表现:腹胀、痰多、身体沉重。连锁反应:土克水,可能伤肾(水肿、尿少)。
金过强(肺气壅塞);表现:咳嗽、气喘、胸闷。连锁反应:金克木,可能抑制肝气疏泄(情绪抑郁)。
水过强(肾寒水泛);表现:畏寒、腰冷、水肿。连锁反应:水克火,可能心阳不足(心悸、怕冷)。
五行过弱对五脏的影响;
木弱(肝血不足);表现:视力模糊、指甲干枯、情绪抑郁。连锁反应:木不生火,可能导致心血虚(心悸、健忘)。
火弱(心阳虚);表现:畏寒、四肢冷、精神萎靡。连锁反应:火不生土,可能脾虚(消化不良、腹泻)。
土弱(脾气虚);表现:消瘦、乏力、大便溏稀。连锁反应:土不生金,可能肺气虚(易感冒、气短)。
金弱(肺阴虚);表现:干咳、皮肤干燥、易过敏。连锁反应:金不生水,可能肾阴亏(耳鸣、盗汗)。
水弱(肾阴虚\/阳虚);表现:腰膝酸软、脱发、早衰。连锁反应:水不涵木,可能肝阳上亢(头晕、高血压)。
调理原则;平衡五行:通过中药、饮食、情志、针灸等调整五行强弱。例如:肝火旺(木过强)可清肝泻火药,配合健脾。
相生相克:利用五行关系间接调理,如培土生金健脾以补肺气。
五行强弱失衡会直接破坏五脏功能,并通过生克关系扩散影响。中医强调调和阴阳,需要平衡五行。”
“师父,除了这个调理上的原则还有其它吗?”
“啥招都有的,那个原则就是个大致方向,嘿嘿嘿,用师父的话讲,啥特么都带阴阳五行的,也就是拿特么啥都能调理自己,没特么药也能调,万物为药。”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