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听。”
“好的师父。”
“医理中,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情(怒、喜、思、忧、恐)五志(怒、喜、思、悲、恐)、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人体生理、病理及情志活动的整体框架。
五情与五志略有重叠。
传统中五志指内在情志活动,五情侧重外在情绪表现,常混用。
忧常归肺(金),与悲同类;思属脾(土),过度思虑又可演变为忧。
五气、五志、五情对五脏的影响;五气(外邪)伤五脏,
风(木) 伤肝:风邪易引发肝风内动(头晕、抽搐)。
暑\/热(火) 伤心:暑热耗伤心阴(心烦、中暑)。
湿(土) 伤脾:湿困脾土(腹胀、食欲不振)。
燥(金) 伤肺:燥邪耗肺津(干咳、鼻干)。
寒(水)伤肾:寒损肾阳(腰冷、尿频)。
五志,五情过极伤五脏。
怒(木) 伤肝:怒则气上,引发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
喜(火)伤心:过喜耗散心气(心神不宁、失眠)。
思\/忧(土) 伤脾:思虑过度气结(消化不良、消瘦)。
悲\/忧(金) 伤肺:悲忧伤气(气短、免疫力下降)。
恐(水)→ 伤肾:恐则气下(遗精、二便失禁)。
情志与脏腑互为因果,如肝郁(木弱)易怒,怒又加重肝损。
五行生克关系下,五行通过相生相克调节五志、五气的平衡:
相生关系为;
肝(木)生心(火),肝血足则心神安。
心(火)生脾(土),心阳温煦脾土助消化。
脾(土)生肺(金),脾运化水谷精微充肺气。
肺(金)生肾(水),肺气肃降助肾纳气。
肾(水)生肝(木),肾精滋养肝血。
相克关系为;
怒(木)克思(土),愤怒可抑制过度思虑(如发泄后食欲改善)。
喜(火)克悲(金),喜悦缓解悲伤(如欢笑驱散忧郁)。
思(土)克恐(水),理性思考减轻恐惧(如分析后不再害怕)。
悲(金)克怒(木),悲伤能平息怒气(如痛哭后情绪缓和)。
恐(水)克喜(火),恐惧抑制过度兴奋(如惊吓后冷静)。
临床调理示例;
肝郁化火(木过强),表现;易怒、目赤、失眠。
调理:清肝、疏肝,兼泻心火。
思虑伤脾(土弱),表现食欲差、乏力、忧思不断。
调理:健脾,疏肝(木克土,需调肝)。
五气、五志、五情与五行五脏构成动态平衡系统:
外感五气与内伤五志均可致病,需通过五行生克调和。
情志疗法是中医重要手段,如以悲制怒以喜胜忧。
养生关键:保持情绪平和,避免五志过极,顺应自然五气变化。(这个顺应自然,不是特么想发就发哈,指的是五行之气的自然运转。
在医理中,梦见鬼或阴邪之物,通常与肾(水)和心(火)功能失衡有关。涉及恐(肾)、惊(心)等情志问题。并可能受到五行生克关系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核心病机:肾虚(水弱)与心神不宁(火弱)。
肾主恐,藏志,肾精不足(水弱)时,易生恐惧、不安,表现为多梦、梦魇(如梦见鬼怪)。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导致心肾不交,引发虚火扰神、睡眠障碍。
心主神明,藏神,心气不足或心火过旺时,心神失养,易出现幻觉、噩梦。
中医认为鬼魅之梦多与心阳不振或痰火扰心有关。
对应关系:五行,水(肾)弱,不能制火(心),或火(心)弱,不能温煦肾阳。五情:恐(肾)、惊(心)过盛。
其他脏腑的间接影响;肝(木)郁化火;肝气郁结可生内热,上扰心神,导致噩梦纷纭(如梦见被追赶、鬼怪)。
五情:怒(木)不疏泄,克脾土,思虑过度,加重心神不宁。
脾(土)虚生痰:脾虚湿盛易生痰,痰蒙心窍时可能出现怪异梦境。
五情:思(土)过度,耗伤心血。肺(金)气虚,肺主魄,肺气不足时魄不守舍,易生恐惧幻觉。
调理方向;补肾安神(强水制火)。
肾阴虚(梦多、盗汗、腰酸):食疗:黑豆、桑椹、枸杞。 中药: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畏寒、夜尿频): 食疗:核桃、肉桂。中药:金匮肾气丸。
养心安神(补火定志),心脾两虚(失眠、心悸):食疗:红枣、龙眼肉。中药:归脾丸。
痰火扰心(噩梦、烦躁): 中药:温胆汤(半夏、竹茹)。
调和肝脾(疏木固土), 肝郁者用柴胡疏肝散,脾虚者用四君子汤。
情志调节;
恐伤肾:避免恐怖刺激(如恐怖片),练习静坐、站桩以固肾气。
喜胜忧:通过愉悦活动(如社交、运动)缓解焦虑。
梦见鬼多因肾虚(水弱)致恐,或心虚(火弱)神扰,与肝郁、脾湿等兼证相关。需结合具体体质(如是否怕冷、盗汗、烦躁等)辨证调理,重点补益心肾、安神定志。若长期反复,你就得注意自己的精气神了。”
“师父您对应这些东西都有啥好办法吗?我感觉老这么吃药,要么就起情绪的好像太麻烦了,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有办法啊,不惊,不虚,不怕,不大喜,不大怒,不胡思乱想,就悠悠哉哉滴。心神安守,五行之气让它自己转去。不就完事了嘛。
这么费劲干啥啊?”
“啊?这么简单啊?”
“还得多复杂啊?五行五气五脏五情志都是一体的,我直接统统拿下就完了呗。梦鬼?那就削它呀,削完不光不受影响,反而提升自身的炁。大嘴巴子我不削死它?真拿老子当凡人啦?
老子这种人能轻易来病的嘛?老子要特么来病那就是跟谁上火或者伤心来的,不然哪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影响啊?
合道了,想哭就哭都不带憋着的,心寒了?哭一下就好了,更坚强了。
生气了?为啥生气的?心寒的呗,哭一下,解开了,嘿嘿嘿。没有特么哭一下解决不了问题咱就,呀哈哈哈哈哈。
心寒呀,与生气啊,都从委屈上来的。付出真心,耗费心血,心用大了自然会有这个,但也伤不到咱,咱会哭。哦吼吼。
别的呢?咱也不思虑重,优思内耗啊,咱没杂念啊。也不大喜大悲,又没有恐,对我能有啥影响?
就这个心寒,还特么是用真心用的,就像小孩特性附带的东西。
你师父我这种人,能是正常人吗?嘻嘻嘻,无情不护道,有情自神伤,避免不了的。但哭哭不就好了嘛,这有啥滴。”
“师父我……”
“对了,三昧真火也没事可修修嘛。”
“咋修啊师父?”
“三昧真火意思是焚尽杂念的智慧之火,在佛与道文化中,三昧指禅定境界,真火象征智慧与净化:
西游记中,红孩儿口吐三昧真火,寓意妄念炽盛,需以定力降伏。隐喻真火能焚尽贪嗔痴,炼就纯阳之体(无杂念的境界)。
道家内丹学中,与中医概念中,代表人体内的能量系统,象征修炼者的生命之火与精神境界。
内丹术中,三昧真火是人体内三种核心能量的统称,与精气神转化直接相关:
上昧火(心火):对应神,主意识与灵性,修性。
中昧火(肾火):对应精,主生命能量,修命。
下昧火(脐火):对应气,主气血运行,调和上下。
通过调息、存想等方法凝聚三火,炼化精气神,最终结丹(能量升华)。
钟吕传道集提到:真火者,我身之元气也,强调其是内丹修炼的核心动力。
中医理论指生命之火的体现,虽无三昧真火的直接术语,但其理念与命门之火、君火相火相通:
命门火(肾阳):藏于肾,为生命原动力,温煦全身(类似下昧火)。
君火(心火):主导神明与血液循环(类似上昧火)。
相火(肝胆三焦之火):辅助君火,推动代谢(类似中昧火)。
病理意义,三火失衡会导致疾病,如:心火过旺:失眠、口舌生疮。肾火不足:畏寒、阳痿。相火妄动:头晕、盗汗。
道家而言:三昧真火是内炼能量的三重境界,目标为长生超脱。
中医而言:对应人体三组关键生理之火,维系生命活动。
文化而言:象征修行者破除迷障的智慧与定力。
若追求养生,可借鉴其理念:保持心神宁静(护心火)、固护肾阳(温命门火)、气血通畅(调相火)。
你不用杂修啊,你一直都在跟着我修啊。听话照做就完了呀。”
“我靠!原来如此啊师父。”
“那不肯定的嘛?我修的是道,是一切的根源,山医命相卜,哪个见了道不得低头叫声大哥?咳咳咳。
谁特么给它的胆,敢在天道面前言无敌?嘻嘻嘻。”
“卧槽,怪不得有人总说修行能治病修行能治病的,今天我算是听明白了师父,原来修行就是阴阳相济五行调和啊?”
“本来就是啊,修道的不会这个那修啥呢啊?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早就说了啊。
山医命相卜也是五行衍生,
山土,医水,命木,相金,火卜。五大分支,又分化为单体阴阳与五行。
阴五行,阳五行。阴八卦,阳八卦,皆为体用。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先天八卦看阴地,后天八卦看阳宅。凡夫习术推天机,得道乾坤两脚踩。
修道的人没有啥限制啊,啥都能用啊,可用这五术,没有咋办啊?
直接从心上去调啊。要不哪来的虚空炼药术,就是啥也没有也能调的嘛。
以念化炁,以炁养身,以阴反阳之术。
万物为药,真心为炉,炼世间万炁臣服。
虚实皆炼,内练成丹,心火不息,铅汞合一。
禅心常住,三昧火出,既照万千,也练万物。”
“我靠,原来修仙的好处这么多。”
“肯定多的啊,修仙就是修灵魂,修精气神呢啊。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天之三宝;
日为太阳,象征阳性能量,主温暖,生长,对应气。
月为太阴,象征阴性能量,主清凉,收敛,对应精。
星为星辰,代表宇宙秩序与时间流转,对应神。
如北斗七星被奉为神邸,从宇宙观角度讲,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影响自然与人体节奏。(如昼夜与四季)。
地之三宝;
水;滋养万物,对应精。
火;热能转化,对应气。
风;流动与联系,对应神。
同时也叫水火土,水润下,代表生命之源。火炎上,象征能量与变化。土承载,化生万物。
人之三宝;
精;指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先天之精(父母遗传),与后天之精(饮食水谷转化)。
气;生命能量,推动生理功能(如呼吸,血液循环),分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
先天元气,也叫原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与生俱来。
生成?:藏于肾中(命门),通过三焦输布全身,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特点?:总量固定,随年龄增长逐渐消耗,难以直接补充?。(难以直接,可特么不能不能哈。)
后天宗气,也叫大气,指出生后由肺吸入的清气(自然界氧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膻中穴(气海),贯注心脉?。特点?,可通过呼吸、饮食持续补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神;说的是精神意识,主宰思维活动,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如眼神,神态)。”
“师父这三宝杂修啊?”
“好修啊,修心气,长志气,固肾气。心气好,精气神就好啊,像师父似的吃啥不吃啥精气神也这出,天天都跟打鸡血一样,好像个小朋友似的。
修根本就是修先天啊,根本是啥啊?阿赖耶识,先天一炁,潜意识。这仨玩楞是特么一个东西。
佛家叫转生的阿赖耶识,道家叫投射的先天一炁,科学就是那句你的潜意识主宰着你一生的命运走向。
直接修它呀,将它拿下不就完了嘛。主宰自己的先天,影响自己的后天,先天后天统统拿下,呀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