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看商税可减免三成、矿税可免除半年,但江南士绅需补缴前两年欠缴的田赋,如此既解民困,又不碍军饷。

“毕大人这是和稀泥!”阮大铖立刻反驳,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进领子里,“江南田赋本就最重,再补缴欠赋,百姓唯有逃荒一途!”

“那依你之见,让大明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崔景荣往前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三尺,身上的汗味混着朝服的熏香,在空气中凝成一股刺鼻的味道。

“几个月就有九边的参将派人来京,说将士们光着脚守城,冻掉脚趾的都有,即便是现在朝廷调拨钱款,赶制今年过冬的棉衣、棉鞋时间都有些紧迫,要是免了江南的商税,朝廷没有钱拿什么来供养将士呢?”

“对呀,阮大人要是见过那封血书,还能站在这里说减免商税的话吗?恐怕九边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

“崔侍郎少拿将士们当幌子!”左光斗怒目圆睁,额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你家在蓟州的铁矿,去年偷漏的矿税,够多少将士一个月的军饷了!这点心思,瞒不过天下人!”

“左光斗你敢污蔑本官!”崔景荣

气得满脸通红,伸手就要去揪左光斗的朝服,却被旁边的人死死拉住,朝靴在金砖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龙椅上的朱由校被这阵骚动惊得回过神,茫然地看着阶下:“怎么吵起来了?”他揉了揉眼睛,忽然拍手笑道,“朕知道了!江南、辽东都是我大明的疆土,上面生活的人都是大明的百姓,朕也不好厚此薄彼。”

“况且,辽东和九边的百姓在用命抵御外寇,江南的百姓出现赋税也正常,所以此事就不用议了。”

这番话让满朝文武都愣住了,皇帝这是否了东林党的提议,皇极殿里静得能听见殿外聒噪的蝉鸣。叶向高张了张嘴,终究化作一声长叹,他现在还不是内阁首辅,首辅的位置还被方从哲那个老东西的占着,在朝堂上他的话语权还没有这么强。

此刻,皇上已经做了决定,他也就不能再说话,而阮大铖脸上的怒气直接僵住,嘴角扯出个不哭不笑的弧度。

崔景荣握着拳头的手,也缓缓松开了。

“陛下圣明。”方从哲适时开口,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哦,要是没有事儿,那就退朝吧。”朱由校被扶起来时,还不忘叮嘱,“该送往辽东的军饷、粮草一点都不能少,绝对要保证此战的胜利,大明不能输。”

“臣等遵旨。”

随着“退朝——”的唱喏,文武百官躬身行礼,起身时互相瞪视的目光里,依旧燃着未熄的怒火,比殿外的暑气更灼人。

阮大铖走下丹陛时,故意撞了崔景荣一下,压低的声音里带着潮热的戾气:“崔侍郎,你家铁矿偷漏的税,够买多少副甲胄了?”

崔景荣冷笑回应:“总好过阮大人,靠江南盐商的银子买通官途——这股子铜臭味,熏得皇极殿都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