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 第599章 大明都要亡了,要他得爵位有卵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9章 大明都要亡了,要他得爵位有卵用

暮春时节,花期未尽。

城中不见那漫天飞花、落英缤纷的美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暮气沉沉之色。

无尽的流民如潮水般涌入京师,他们占据了街头巷角的每一寸空地。这些流民中,有耄耋老者,他们满脸皱纹,步履蹒跚;亦有呱呱坠地的婴儿,被父母紧紧抱在怀中,眼神迷茫而无助。

这些流民的目光呆滞,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他们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生存而努力。

京师的行人依旧很多,但他们都行色匆匆,仿佛对周围的流民视而不见。

整个街头都弥漫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没有欢声笑语,没有生机活力,只有一片令人窒息的压抑。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李俊业穿过了皇城,来到承天门前,承天门又被称为午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

两人简单的礼拜之后,王承恩就带着李俊业入了宫城。

路上王承恩突然放慢了脚步,“李总兵如今内外扰扰,诸臣不力,皇爷忧心忡忡,夙夜难寐,还望李总兵能够公忠体国,替皇爷分忧。”

说完,他停下了脚步,权势滔天的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竟然对着李俊业一拜,态度恭敬至极。

李俊业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拜,弄得手足无措,忙扶起王承恩道:“公公放心,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大明的事,便是我李俊业的事,某将必然会为此殚精竭虑。”

李俊业知道大明必亡,虽然心里早已打起了小九九,但是表面工作也是要做的,毕竟大明这棵大树之下,遮风躲雨的是天下苍生,华夏正统,李俊业岂能坐视不管。

通过悠长的宫道,王承恩带着李俊业来到御书房附近的一个房间中,几个小太监已经恭顺的上起了茶水和点心。

这与自己之前来的境遇不可同日而语,想想自己第一次进来,还在忙不迭的找机会对宫中任何人送银子,这次竟然已经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手里有兵,境遇果然胜过一切。

“李总兵,你在此稍待片刻,皇爷已经下了早朝,此刻正在和内阁阁老们议事,稍后就会传召李总兵。”

王承恩态度谦和的留下这句话离去。

李俊业则在房间里面微闭双眼,小憩起来,其实他得脑袋在飞快的运转,根据从钱林那里获取的信息,已经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刚才的表现,李俊业已经可以推测到崇祯目前所遇的状况以及精神状态,这次肯定是先礼后兵要求自己出兵救急了。

大明这么大,战场那么多,目前他手上已经练好的精兵就一万人左右,还要分守各地,能调动的就更少得了,而大明如此之大啊,到处都是战场,这点人只能取得一点局部小胜利,对于大势,终究是于事无补。

他继续在想着自己的应对之策,辽东绝对不能去,去了在洪承畴的指挥下肯定和九边精锐一起覆没,除非自己能像吴三桂等人一样会跑,如此不仅不是自己的风格,自己也所不耻。

正在他大脑将昨夜所想的一切,再次在脑海复盘的时候,突然门开了。

王承恩一面喜色地进来道:“李总兵,皇爷已经和各位阁老讨论完了,现在正在御书房等待召见于你。”

李俊业忙站起身来,跟在王承恩的身后一起离去。

路上李俊业找个机会,谨慎地问道:“皇爷今日心情可是稍好了一些!”

王承恩顿时一愣,“李总兵如何知晓?”他吃惊地停下了脚步。

李俊业道:“末将知道公公与陛下上下一心,来之时见公公面色忧郁,刚才见公公却又面露喜色,故而末将推测,肯定是今日陛下心情稍好,公公为此感到高兴。”

王承恩顿了一下后,笑盈盈道:“李总兵果然是聪明,今日皇爷果然心情稍好,老奴看在眼中为皇爷感到高兴。”

李俊业由衷地感叹道:“陛下有公公这样的忠臣服侍左右,实乃陛下之幸也!”

王承恩道:“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奴婢们该做的,宫中人杂,李总兵切莫轻易妄言。”

李俊业赶紧闭上了嘴巴。

御书房内,崇祯面色平静,正在有条不紊的批阅奏章。

“臣李俊业,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李俊业进来,崇祯面露喜色,连忙放下了手中朱笔,高喊道:“爱卿平身!”

李俊业这次诚惶诚恐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崇祯看了李俊业一眼,合上了桌面的奏章,大声赞道:“爱卿果然是朕之良将,爱卿年前辽东之战打的好啊!此战不仅收复耽罗、旅顺,还斩杀伪王一名。”

“一切全是仰仗陛下洪福天威,臣才能在辽东再奏凯歌!”虽然此战崇祯什么也没做,但李俊业还是要来强拍马屁。

这些的马屁崇祯听得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已经对此免疫,但从李俊业嘴中说出来,依旧让人听得是格外的舒服。

崇祯顿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爱卿此战虽勇,但并无大的拓土之功,斩杀伪王之事,因只有印绶为证,朝野并不能定言,朕本对爱卿有所封赏,故而一直拖延到如今,

还是到最近,才确定尚逆已经伏诛,如果爱卿这次再能建立奇功,朕打算追加爱卿上次之功,对爱卿大做封赏,爱卿虽然真能再坚奇功,这次封侯封伯未必不是不可能。”

该来的还是来了,这次终究是躲不过去了,李俊业反倒显得非常的平淡。

明朝中后期的爵位非常难挣,连力挽狂澜的于谦都没挣到爵位,耳熟目祥的戚继光俞大猷,张居正等人都没有爵位,只有王明阳平定宁王之乱,获取了一个最低的伯爵,还是嘉靖以藩王世子即位之后出于政治考虑追论的。

崇祯的许诺,对于其他人来说,肯定诱惑力很大,但对于李俊业来说,心中毫无波澜。

大明都要亡了,要他得爵位有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