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盘点中,就已经提及了埃及独特的血统婚习俗。而本期则是要深入探讨的是埃及那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古埃及王朝的历史跨度极为漫长,宛如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贯穿了数千年的时光。
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 - 前2686年)
这是古埃及统一国家的开端。美尼斯(也有观点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定都孟菲斯。此时期埃及初步形成了国家机构和王权观念,国王开始被神化,墓葬形式也逐渐从简单的土墓向马斯塔巴墓演变。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 - 前2181年)
被称为“金字塔时代”。这一时期埃及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绝对权力。
法老们驱使大量劳动力建造了众多金字塔,如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等,这些宏伟建筑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
古王国后期,由于地方贵族势力膨胀、自然灾害等原因,中央政权逐渐衰落。
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 - 前2040年)
古王国瓦解后,埃及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社会动荡。地方势力割据混战,饥荒、瘟疫肆虐,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40 - 前1786年)
底比斯的统治者重新统一埃及,建立了第十一王朝,埃及迎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复兴。法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水利工程得到大力修建,农业生产繁荣。文学、艺术领域也取得了新的成就,如《辛努亥的故事》等文学作品诞生。
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786 - 前1567年)
来自亚洲的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占领了埃及北部大部分地区。他们带来了新的军事技术,如马拉战车等。埃及本土政权退居南方,与喜克索斯人对峙。这一时期的动荡也激发了埃及人强烈的民族意识。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 - 前1085年)
是古埃及最辉煌的时期。埃及人驱逐了喜克索斯人,建立了第十八王朝。法老们积极对外扩张,埃及的版图达到最大,势力范围延伸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
新王国时期建造了许多大型神庙,如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等,宗教信仰和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
后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85 - 前332年)
埃及逐渐走向衰落。先后受到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的入侵和统治。尽管期间有短暂的复兴,但最终难以恢复往日的辉煌。
希腊 - 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 - 公元642年)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埃及进入希腊化时代,托勒密王朝建立。这一时期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相互交融。
罗马共和国时期,埃及成为罗马的行省,直至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古埃及文明逐渐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
金榜的声音在空气中缓缓回荡,仿佛带着千年的历史尘埃,悠悠地诉说着埃及那辉煌的王朝时代。
它似乎生怕人们对这些古老的朝代记忆模糊,因此讲述得异常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一般,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当金榜终于说完了埃及的王朝时代后,它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听众们留出一些时间去回味刚刚听到的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然后,它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它的语调略微有些变化,带着一丝期待和兴奋。
“本期盘点的人物,”金榜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就是来自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
【拉美西斯二世,这位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最为杰出的法老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据历史记载,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 1303 年,其在位时间从公元前 1279 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 1213 年,长达 67 年之久。
在拉美西斯二世幼年时期,他便接受了全方位且极其严苛的王室教育。这种教育涵盖了军事战略、宗教知识以及治国理政之道等诸多领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卓越的法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拉美西斯二世年仅 10 岁时,他便开始在军队中担任职务,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军事经验也日益丰富。15 岁时,他跟随父亲塞提一世出征,亲身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在拉美西斯二世 25 岁时降临。他的父亲塞提一世不幸离世,拉美西斯二世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法老的宝座,从此开启了他漫长而辉煌的统治生涯。
在执政初期,拉美西斯二世将主要精力放在恢复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上。这一地区对于埃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拉美西斯二世决定采取果断行动。
公元前 1274 年,拉美西斯二世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目标直指赫梯帝国。这场战争的焦点便是位于奥龙特斯河畔的卡迭石。
双方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两国的荣辱,更将决定整个地区的政治格局。
起初,埃及军队中了赫梯的埋伏,陷入困境,但拉美西斯二世亲自率领援军赶到,奋勇反击,最终双方僵持不下。
这场战役虽未决出胜负,却展示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勇气。后来,为了巩固和平,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这是历史上留存至今最早的国际条约。
在内政方面,拉美西斯二世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他深知中央集权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他重用那些忠诚且有能力的官员,确保国家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在农业领域,拉美西斯二世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于是积极推动农业发展。
他下令兴修水利工程,改善灌溉系统,使得农田得到了更好的灌溉,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不仅保障了人民的温饱,也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拉美西斯二世还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
通过贸易,埃及获得了各种珍贵的资源和商品,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拉美西斯二世还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建筑。
在底比斯,他建造了拉美西姆神庙,这座神庙不仅是祭祀他自己的场所,也是供奉诸神的圣地。
而位于努比亚地区的阿布辛贝神庙更是他的杰作。这座神庙直接在悬崖上开凿而成,其工程难度之大令人咋舌。
神庙的正面矗立着四座高达20多米的他本人的巨型雕像,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更令人惊叹的是,每年特定的日子,阳光会精准地照进神庙内部,照亮神像,仿佛是神的旨意一般。这种巧妙的设计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人对那个时代的建筑技艺赞叹不已。
他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不仅拥有众多的妻子,就连他的两个女儿涅斐尔泰丽·麦利塔蒙和莫丽塔蒙,在长大成人之后也都嫁给了他。
在他众多的妻子当中,最为着名的当属妮菲塔莉。拉美西斯二世对妮菲塔莉的爱意可谓是深沉而热烈,为了表达这份爱意,他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她修建了一座精美的陵墓。
这座陵墓堪称艺术的杰作,其中的壁画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这些壁画不仅描绘了拉美西斯二世和妮菲塔莉的生活场景,还展现了当时埃及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
每一幅壁画都像是一个故事,让人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壮丽。
除了妮菲塔莉之外,拉美西斯二世还有许多其他的妻子,她们为他生育了众多的子女。
这些子女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许多儿子都参与到了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成为了埃及的栋梁之才。
公元前 1213 年,拉美西斯二世在高龄时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帝王谷中。
尽管他已经逝去,但他的统治却使埃及在新王国时期达到了最后的辉煌。他的名字和功绩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永远铭刻在埃及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大秦
嬴政脑子有点打结,这埃及的历史让他有着不忍直视。他不可置信的对着身边的扶苏说道:“朕的眼睛没有问题吧”
不然怎么会看见女儿嫁给父亲这种伦理剧情在眼前上演。扶苏的下巴都快掉地上去了。
淳于衍面色发紫,显然气得不轻,他猛的一甩袖子,语气十分不好的说道:“果真是蛮夷之地,简直就是没有伦理纲常”
萧幼林撑着下巴坐在台阶上仰头看着始皇石化的表情,内心有些好笑,这才到哪里,还有更复杂的关系她还没放出来呢。
她语气无奈的说道:“陛下,先别震惊,以后还有更多的呢”现在震惊,太早了。
活泼的嬴诗曼蹲在萧幼林面前说道:“萧娘子,你是不是知道蛮夷之地的很多事情啊”
萧幼林目光坚定地看着嬴诗曼,缓缓点了点头。她是国灵嘛,当然是知晓过去的风云变幻,洞察未来的朦胧走向,甚至连外国那些深藏于岁月尘埃中的隐秘之事,也都如数家珍。
毕竟,她曾穿梭于各国之间,与不同的国灵打过交道,那跨越时空与地域的交流,让她拥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见识。
萧幼林微微扬起下巴,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穿透眼前的一切,看到那遥远的过去与未来。
闻听这句话的嬴政轻声问道:“那些外国不为人知的事情,会对我们如今的局势产生影响吗?”
她思索片刻,声音沉稳而清晰地说道:“历史是相互交织的,那些被掩埋的故事,或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影响当下的关键因素。”她的话语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嬴政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国灵所知晓的一切,或许能成为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
他再次看向她,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与感激。“有你在,我们多了一份应对未知的底气。”萧幼林说道。她轻轻一笑,笑容中带着自信与从容,仿佛已将所有的秘密与力量都掌控在手中。
大唐
李世民轻抚着下巴,那微微扬起的动作带着几分思索与自得。他眼角余光撇向面色难看的魏征,只见魏征眉头紧皱,嘴唇紧抿,一脸的愤懑与无奈。
李世民心中暗笑,却又骄傲地挺起胸膛,心中想着:和这埃及的种种荒诞相比,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还真算不得离谱。
此时朝堂之上,气氛略显凝重。其他大臣们有的低着头,似乎在沉思;有的则悄悄打量着李世民和魏征的神色,大气都不敢出。
李世民扫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今听闻这埃及之事,实乃匪夷所思。朕平日虽偶有决断,但皆是为了大唐之社稷、百姓之福祉。”
魏征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虽他国之事荒诞,但我朝亦不可懈怠。陛下仍需时刻自省,以保大唐长治久安。”
李世民微微皱了皱眉,却并未发怒,只是摆了摆手道:“魏爱卿,朕心中自有分寸。此次知晓这埃及之事,朕也会引以为戒。”
说罢,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朝堂中踱步,眼神坚定而自信。大臣们见状,纷纷低头,对这位英明的君主既敬畏又钦佩。
一场关于他国奇事的讨论,也在李世民的掌控下渐渐平息,而大唐的未来,依旧在他的引领下稳步前行。
后宫
立政殿
李世民抱着长孙皇后,神色间满是惆怅,轻声道:“观音婢,这两期盘点让朕意识到了大唐虽繁荣,但是繁荣之下还是暗流不断。”
长孙皇后靠在李世民怀中,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柔声道:“二郎,盛世之下有隐忧在所难免。如今四海初定,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一些旧习积弊非一朝一夕能改。但只要我们大唐能够君臣一心,徐徐图之,必能拨云见日。”
李世民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朕忧虑的是,一些官员为了私利,欺上瞒下,中饱私囊,长此以往,恐动摇国本。还有那藩镇势力,表面恭顺,实则心怀异志。”
李世民烦恼的揉着额头,长孙皇后起身走到李世民的身后,伸出手轻轻的给李世民揉着肩,安抚着李世民的情绪。待到李世民平复下来。
长孙皇后这才微微一笑:“陛下心怀天下,定能开创万世之基。妾身相信,大唐的繁荣定能长久。”
二人相拥,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满是对大唐未来的期许,决心携手共渡这暗流险滩,让大唐的盛世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