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拯救学渣 > 第371章 社区培训(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博源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安安软乎乎的头发,声音放得比平时更温和:“爸爸只是去别的地方工作啦,就像老师白天在幼儿园陪你们,晚上也要回自己家一样。”他边说边掏出手机,打开系统生成的“虚拟留言”界面——暖黄色背景上,用卡通小熊字体写着几行字:“安安今天有没有乖乖吃蔬菜呀?爸爸每天都在想你,等忙完就给你带小礼物。”

安安原本耷拉着的小脑袋慢慢抬起来,圆溜溜的眼睛亮了亮,伸手够过桌上的蓝色积木:“我要给爸爸搭个大房子,让爸爸住进去。”说着便蹲在地毯上,认真地把积木一块一块叠起来,小眉头还微微皱着,那模样看得博源心里软成一片。

……

车子缓缓驶离,刚驶上主干道,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来自张科长的消息,附带一张标注着密密麻麻红点的全区地图:“区里刚批了专项资金,咱们可以把‘科技护童’项目延伸到社区游乐场和图书馆了,这些灰色圆点都是待改造的点位。”博源盯着屏幕上那些等待被点亮的灰色圆点,忽然觉得,等它们全部亮起时,连起来的样子一定像极了孩子们画纸上歪歪扭扭的彩虹。他勾了勾嘴角,踩下油门,朝着少年宫的方向驶去。

区少年宫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午后的阳光,远远望去像一座透明的城堡,连墙面都透着活泼的气息。博源刚走到门口,就被一阵热闹的声音裹住——一楼大厅里,几个穿着粉色舞蹈服的小姑娘正跟着音乐排练转圈,裙摆扬起好看的弧度;三楼的琴房飘出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时而轻快时而舒缓;走廊里还有两个背着画板的孩子追跑着,手里的彩笔在空气中划出彩色的弧线,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负责安全的陈主任快步迎上来,手里攥着个写得密密麻麻的记录本,眉头拧成了疙瘩:“博老师,你好。这地方一到周末就跟集市似的,光上周就出了两档子事——有个学古筝的孩子没跟老师说就提前离场,家长在门口等了半小时没见人,急得差点报警,最后才知道孩子自己坐公交回了家;还有个美术班的孩子,把颜料蹭到别人的新书包上,两家家长在走廊里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动手。”

陈主任话音刚落,博源的系统面板已自动切换到“公共场所模式”,屏幕上瞬间跳出密密麻麻的蓝色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一个在场的孩子:“检测到当前场内有217名未成年人,其中12名脱离监护人视线超过15分钟……

博源指着大厅中央的电子屏,说出早已在心里梳理好的方案:“我们可以在这里装‘亲子绑定’系统,家长扫码绑定孩子的手环后,只要孩子离开预设的安全区域,或者超过10分钟没被监护人扫码确认位置,系统就会给双方同时发提醒;另外给每个活动室配‘智能收纳柜’,孩子刷手环就能存东西,就算丢了,也能通过系统定位找到柜子位置,再也不用到处找水杯、找画板了。”

正说着,二楼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巨响,紧接着是女孩带着哭腔的喊声。系统瞬间弹出红色警报:“舞蹈室东侧镜子倒地,疑似被道具架碰撞,检测到1名儿童腿部被划伤,已自动通知医务室并锁定现场监控画面。”

博源和陈主任对视一眼,立刻往舞蹈室跑。推开门就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一个坐在地上的女孩,女孩的白色舞蹈裤裤腿上渗出血迹,旁边倒着一面半人高的穿衣镜,玻璃没碎,但背面的金属支架已经变形。舞蹈老师正手忙脚乱地在包里找纱布,嘴里念叨着:“刚才还好好靠在墙上,怎么就倒了呢……”

博源蹲下身轻轻卷起女孩的裤腿,查看伤口情况——只是轻微划伤,不算严重。他抬头对陈主任说:“我们可以给场内所有重物加装‘倾角传感器’,只要倾斜角度超过15度就会发出警报,还能同步推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另外给舞蹈室装‘防撞感应带’,贴在墙角和走廊拐角,孩子跑得太急时,感应带会轻轻震动,还会发出‘慢点跑呀’的提示音,既能提醒孩子,又不会吓到他们。”

……

三天后,当博源再次来到少年宫时,整个场地已经有了明显变化。每个活动室门口都多了个卡通造型的感应器,有小熊款、兔子款,孩子们跑过的时候,感应器就会发出俏皮的提示音;智能收纳柜前排着短短的队伍,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刷手环,柜子“咔哒”一声弹开,里面放着她昨天落下的粉色水杯,她开心地举起水杯,朝不远处的妈妈挥了挥手。

陈主任拿着平板快步追过来,脸上的愁容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笑意:“博老师,你看这数据!上周六最高峰时场内有300多个孩子,系统提前半小时就发了人流预警,我们赶紧加派了6个志愿者在拐角和楼梯口引导,一整天没出任何磕碰事故。还有那个‘亲子绑定’系统,特别管用——有个家长临时接到加班通知,没法按时来接孩子,系统直接推荐了咱们的‘托管衔接’服务,孩子在阅览室看书、画画,全程有志愿者陪着,家长在单位通过系统就能看到孩子的实时动态,一点都不担心。”

博源刚要开口,系统突然弹出一条粉色提示:“检测到b区阅览室有1名儿童连续1小时未移动,呼吸频率偏低,疑似身体不适。”他立刻朝着阅览室走去,推开门就看到,靠窗的位置上,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趴在桌上,脸颊通红,手里还攥着一支没盖笔帽的彩笔,画纸上是一半没画完的小花。

“小朋友,哪里不舒服吗?”博源放轻脚步走过去,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女孩迷迷糊糊地抬起头,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老师,我有点冷……”几乎同时,系统同步显示:“儿童体温38.7c,已联系其监护人,家长预计10分钟内到达,同时通知医务室准备退烧药和物理降温用品。”

博源找了件干净的外套给女孩披上,又倒了杯温水让她小口喝着。十分钟后,女孩的妈妈匆匆赶到,看到孩子状态稳定,长长舒了口气,抱着孩子往医务室跑时,还不停回头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系统提醒,我还不知道孩子发烧了。这丫头平时就不爱吭声,就算不舒服也不会主动说,要是没人发现,真不知道要烧到什么时候。”

车子驶离时,博源从后视镜里看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牵着手走出大门,孩子手里举着刚画好的画,画纸上是五颜六色的星星,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蓝色字迹:“谢谢守护我们的人”。

导航界面自动更新,下一个目的地是区图书馆少儿区——那里有更多沉浸在书本里的孩子,他们大多安静坐着,需要更细致、更安静的守护。博源调整了一下座椅,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路灯次第亮起,像一串串联起来的珍珠。他忽然觉得,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蓝色光点,正在慢慢连成一片——从学校到社区,从少年宫到图书馆,那张用科技编织的保护网,正变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暖。

这时,系统弹出一条新消息,是张科长发来的:“邻区的领导听说咱们‘科技护童’做得好,也想来学习模式,下周组织他们来参观怎么样?”博源看着消息,笑着回复:“随时欢迎,守护孩子的事,从来都不是一个区、一个人的事,人越多越好,能让更多孩子被守护,才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