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楚大地的脉络,那些曾经车马喧嚣、商旅如织的宽阔官道,此刻只剩下一种单调而沉重的律动。再不见满载绸缎香料的驼队,也听不见行商们讨价还价的喧嚣。
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人流——背着简陋包袱,挎着磨损兵刃的汉子。他们像浑浊的溪流,从无数个角落汇聚而来,在尘土飞扬的大路上聚沙成塔,聚水成河,最终汇成一片沉默而疲惫的汪洋,朝着那吞噬生命的东方前线奔涌而去。
风卷起干燥的黄土,扑打着每一张焦虑、疲惫或茫然的脸,空气里弥漫着汗臭、铁锈和一种末日将至的压抑。
弦林县的林府,往日庭院深深、花木扶疏的宁静早已被一种焦灼的寂静取代。贾敏独自立在书房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窗棂。
窗外,残阳如血,泼洒在空旷的庭院里,映照着几株凋零的秋海棠,如同凝固的血点。她手中紧攥着一份前线传来的军报,薄薄的纸页几乎要被指尖的力道揉碎。
上面冰冷的字句烙进她的眼底:“林帅所部后路断绝,太湖之围日紧,危殆!”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铁钎,狠狠刺进她的心脏。林冲,她的丈夫,被困在了那片绞肉机般的战场上。
“敏姐!”一声清亮的呼唤打破死寂。贾钥,她的义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素色劲装,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不知畏惧的锐气,“原西五地,八千一阶辅兵,点齐了!大钦叔已率队开拔,押送最后一批粮草往沣京大营去了!”
贾敏猛地转身,眼中那点因思念丈夫而起的脆弱水光瞬间蒸发,只剩下磐石般的决绝:“好!家里……能动的都动了?”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能卖的都卖了,能凑的也都凑了。”贾钥用力点头,语气斩钉截铁,“连库房里远图老祖宗留下的几件压箱底的古玩,也托人连夜送去了府城的当铺。只盼这点微薄之力,能助东部战区的天兵早一日打破重围!”
八千辅兵,几乎是五县刮地三尺才挤出的最后一点元气。贾敏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是铁锈和尘土的味道。
送走了这最后的青壮,弦林、长宁、龙爪、榕湖、盘山,这原西五县,就真的只剩下空荡荡的城池和一群老弱妇孺了。一座座城池,仿佛被抽去了脊梁,在越来越近的战争阴云下瑟瑟发抖。
“还不够。”贾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远见,“敏姐,五县现在就是空壳子!一旦流寇、溃兵,甚至敌方的探子摸过来,我们拿什么守?难道坐以待毙?难免有人想混水摸鱼。”
贾敏霍然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贾钥:“钥儿,你想说什么?”
“集中五县之力!”贾钥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把所有剩下的人,无论老弱妇孺,全部组织起来!建立我们自己的卫队!男丁不足,女子顶上!老人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把性命,寄托在别人可能的怜悯或疏忽上!”
这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建议,如同在滚油里泼进一瓢冷水,在五县残存的主事者中间炸开了锅。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压倒了所有的疑虑、惊诧甚至那点可笑的矜持。当各家的名册汇总起来,那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所有反对的声音都噎在了喉咙里。
六千五百名身体尚算康健的妇人,三千五百个面孔稚嫩、大多身高还不及长矛的男孩——这便是五县最后能拿出的“兵源”。那三千五百个所谓的“男兵”,几乎清一色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肩膀单薄,眼神里还带着懵懂。
绝望催生着勇气,荒诞孕育着顽强。五县残存的力量别无选择地拧成了一股绳。
在榕湖县空荡荡的校场上,几面代表各县的褪色旗帜在萧瑟的秋风中猎猎作响。
一张临时拼凑的木案上,象征权力的虎符和令箭静静摆放。没有盛大的仪仗,没有喧天的鼓乐,只有一片肃穆得令人窒息的寂静。
贾敏,这位昔日弦林县温婉持重的当家主母,此刻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明显不合身的旧皮甲,被推到了木案之前。她的头发用一根最普通的木簪紧紧绾住,露出光洁而紧绷的额头。
推举她的理由简单而残酷:统帅值八十二点——这是乱世中,用无数琐碎事务和艰难抉择磨砺出的、关乎组织与生存的冰冷数值。
“贾夫人!贾夫人!贾夫人!”低沉而整齐的呼声从台下稀疏的人群中响起,带着孤注一掷的信任和祈求。
洪凌波,一位眉宇间带着英悍之气的健妇,武力值八十五点,站在贾敏左侧,目光沉稳如铁。
右侧是贾钥,年轻的脸庞绷得紧紧的,眼中燃烧着火焰,武力值七十八点。
关彩儿,精于算计,被委以督管后勤的重担。贾惜春,心思缜密,则执掌参军文书。
一面巨大的旗帜被两名健妇奋力展开,呼啦一声抖向空中。鲜红的底子上,用浓墨勾勒出一朵怒放的蔷薇,花瓣边缘锐利如刀锋,花蕊处一点浓重的墨点,如同凝固的血珠——血蔷薇!
旗帜在风中剧烈抖动,那朵带血的蔷薇仿佛活了过来,在秋日的残阳下投射出巨大而妖异的影子,覆盖在台下所有仰望的妇人、老人和孩子们的脸上、身上。
“拜将!”司礼官嘶哑的声音划破寂静。
贾敏深吸一口气,那空气冷冽如刀,割得肺腑生疼。她双手捧起沉重的青铜酒爵,清冽的酒浆在爵中晃动。她面向苍茫的北方——那是林冲被困的方向,也是所有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战场——缓缓将酒爵高举过顶,然后猛地倾洒在地!
浑浊的酒液渗入干涸的黄土,瞬间消失无踪,只留下一片深色的印记。
“闭门!演武!自保!”贾敏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砸出沉重的回响,清晰地传递到校场的每一个角落。
大门轰然关闭,沉重的门栓落下,隔绝了外面那个疯狂而危险的世界。位处五县中心地带的榕湖县,这会聚集了五县最后的15万精华人口和物资。
其余弦林、龙爪两座城池则基本空置,两城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奇特的蜂巢,进行封存,城门被砖石封堵,人员绝迹,各自城中仅留有观察哨。
弦林县的人口基本向榕湖和盘山转移,而龙爪县的人口则是一部分来了榕湖县,一部分就近去了长宁县,长宁是贾家的领地,相对还留有部分伤退亲兵守护。
晨曦微露,寒气尚未完全退去,榕湖县残破的校场却已沸腾起来。呼喝声、沉重的脚步声、竹木撞击的噼啪声,汇成一股奇特的洪流,冲散了深秋清晨的萧瑟。
六千五百名妇人,是这片喧闹海洋的主体。她们大多穿着臃肿的旧棉袄,外面套着用厚布甚至皮革简单缝制的“护甲”,颜色驳杂,针脚粗大。
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削尖的硬木长杆充当长枪,沉重的锄头、铁耙、柴刀被磨得锃亮,甚至还有不少门闩和擀面杖。
她们排成歪歪扭扭却竭力维持的队列,在洪凌波沙哑而严厉的口令下,一遍遍重复着最基础的刺杀动作。
“刺!”洪凌波的声音像淬火的铁块,砸在冰冷的空气里。
“杀!”妇人们齐声呐喊,声音里带着生涩的嘶哑和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狠厉。
数千根长短不一、材质各异的“长枪”猛地向前刺出,动作远谈不上整齐划一,有的手臂颤抖,有的步伐踉跄,但那股汇聚起来的、带着绝望的狠劲,却隐隐透出一股森然的压迫感。
汗水顺着她们被风吹得粗糙的脸颊淌下,在晨光中闪着微光。有人动作慢了半拍,立刻引来洪凌波毫不留情的呵斥。
没有抱怨,只有咬紧的牙关和更加用力的下一次突刺。生存的本能,压倒了所有的娇弱与矜持。
校场另一侧,则是那三千五百名“男兵”的操练地。稚嫩的面孔上混杂着紧张、新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们大多身材瘦小,力气有限,主要练习的是弓箭和基础的防御阵型。贾钥穿梭在他们中间,神情是超越年龄的严肃。
“拉满!手臂抬平!眼睛看着前面的草靶子心!”贾钥大声纠正着一个男孩歪斜的姿势,拍了拍他瘦弱的肩膀,“别怕,稳住了放!记住,你的箭射出去,保护的就是你身后的娘亲、阿婆!”
男孩用力点头,小脸憋得通红,再次奋力拉开那张对他而言过于沉重的竹弓。弓弦绷紧的吱呀声和稀疏的箭矢破空声此起彼伏。
更小的孩子们则被组织起来,在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兵指导下,五人一组,背靠背站立,用小小的木盾护住要害,练习着最基础的防护与互相支援。他们的小脸上满是认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口中发出稚嫩的呼喝。
关彩儿则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带着一群年纪更大些的妇人,在县衙仓库和临时搭建的工棚之间奔忙。她们清点着每一粒粮食,记录着每一块铁料、每一匹麻布。
仓库里堆满了新打制的粗糙箭矢、磨利的农具,空气中弥漫着新削木头的味道和铁锈的气息。几个简易的熔炉日夜不停地冒着黑烟,将收集来的废铁融化,浇铸成矛头或箭头。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成了这座“蜂巢”永不停歇的背景音。
贾惜春的“参军房”设在县衙最僻静的一个角落。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堆满了从各处送来的简略情报、邻县互通的消息、以及关于南方战区零星战况的模糊传闻。
昏暗的油灯下,她纤细的手指在粗糙的纸张和简陋的沙盘模型上快速移动,标记着已知的流寇、溃兵可能的动向,以及五县之间脆弱的联系通道。她的眉头总是微微蹙着,仿佛有无形的丝线缠绕在心头。
“大姑,”贾惜春将一份刚整理好的简报送至正在查看城墙加固进度的贾敏面前,声音压得很低,“盘山县那边……有点不对劲。”
贾敏从一堆夯土和木料中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说。”
“三天前,有一小股山匪流窜到盘山附近,被盘山的巡哨驱散了,这本没什么。但随后,盘山县派往榕湖联络的信使,迟了一整日才到,而且神色惊惶,语焉不详。”贾惜春将简报递过去,“今天的巡哨刚传来消息,说盘山县这两日突然加强了对我们榕湖县南面几个村寨的巡查,似乎在防备什么,却又没说清楚防备谁。更奇怪的是,我们派去盘山询问协同防务细节的人,竟然被他们主事以‘内部整训,暂不见客’的理由挡了回来。”
贾敏的目光扫过简报上潦草的字迹,眼神一点点沉了下去,如同结冰的湖面。她抬眼望向盘山县的方向,远方的山峦在暮色中只剩下模糊的剪影。
一丝极其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毒蛇,悄然缠绕上她的心脏。溃兵?流寇?还是……更可怕的东西?盘山,是沣原地区通往新阳郡的通道,也是自家退往大隅、退往朝阳剑宗的退路,也是原西五地兵器铸造地,不容有失!
“惜春,”贾敏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盯紧盘山方向。所有往来的信使、行商,尤其是从南边过来的,务必严加盘查。让我们的巡哨队,再往外放出十里!还有,传令洪凌波和钥儿,操练……再加一刻钟。”
贾惜春心头一凛,肃然应道:“是!”
不祥的预感,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扩散到整个弦林,盘山县方向燃起的冲天黑烟,就粗暴地撕裂了原西五地勉强维持的平静假象。
那是在一个铅云低垂的午后。凄厉的警钟声毫无征兆地从弦林县最高的了望塔上炸响,当当当当——!急促得如同垂死者的心跳,瞬间刺穿了校场上操练的呼喝声和工棚里的叮当敲打。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警钟钉在了原地,茫然地抬起头。
“狼烟!盘山方向!三柱黑烟!”了望塔上,哨兵嘶哑的、带着惊惶的吼声顺着风滚落下来,砸在每一个人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