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77章 长安钟繇兵不动,许都五士聚别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7章 长安钟繇兵不动,许都五士聚别苑

可怜汉商,本是曹操麾下新擢升的勇卒校尉。

此番他衔命东来,本是要向中原传递曹操在西羌尚存之消息,以安许都之心。

孰料抵达后竟遭钟繇猜忌,转眼便被打入大牢严审。

究其缘由,不过是他身上除了曹操的亲笔手信外,再无其他信物可作凭证。

可这又怎能怪他?

如今诸葛亮在中原查防甚严,凡涉军务者皆如履薄冰,他临行前哪敢携带过多私物留痕?

更何况,以眼下这般局势,即便他当初真带了再多佐证,钟繇又能相信几分?

“像,像啊……”

钟繇捧着绢帛,反复看着上面的字迹。

“哼哼,竟与曹公字迹一般无二。”

麾下谋士傅干提出猜测:“字迹既如此相像,会不会真是丞相所书?”

“不……”

钟繇摇摇头:“那人说,此衣带既为诸葛亮所擦,以其之绝顶妖智,怎会不知带中有书?还会让他拿回来?哼……依老夫看,分明就是诸葛亮之计也!此书,必为善书者所摹!”

“是有蹊跷……”

傅干皱眉沉思片刻,又是一拱手:“只是司隶公,依属下看来,此人言行恳切,倒不似有欺瞒之意……”

“那不更有问题!”

钟繇放下绢帛,负手踱步,神色间带着几分嘲弄:“他说连那诸葛亮都曾被他瞒天过海,难道骗你还不容易?依我看,要么是诸葛亮未被他骗,反倒是他自己活在错觉中;要么,就是如今的你早已落入此人的圈套。”

说着,用苍劲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傅干。

傅干点点头,他纵有疑惑,也觉得钟繇的猜想更为合理。

“所以,此人的目的是,诱我们出兵凉州。”

“没错!”

钟繇眉目微醺,冷哼一声:“诸葛孔明拥凉州之甲数万,却故分兵他往,令我等误认其无图长安之心。实则不然……他就是想让我们放松戒备!

然我坚壁清野,固墙设垒,他知强取不易,故设此计诱我弃守之优,妄自出兵,他便可设伏兵击之矣!”

傅干点点头,钟繇的猜测完全符合逻辑,更符合诸葛亮的智谋和手段。

反倒是曹操尚在的消息,显得非常的离谱和荒唐。

“既如此,那我们便不能出兵。”

“一兵一卒皆不可出!诸葛孔明多智近妖,今主上临登大位之际,断不可给他半分可乘之机。”

“遵命!”

……

另一边,诸葛亮自知能防住曹操,也防不住传北的消息。

一些羌商奔走往来,自然会带来一些关于曹操的消息。

故而,先把水搅浑,真消息假消息都夹杂在一起,也就无从让人相信了。

现在曹操必续往西行,再往西,就需要更熟悉路况和民生的猛将了。

时值军谋筹策之际,诸葛孔明乃致书于刘备。

其书意云:愿以马超易张飞,另作调遣。

因马超久居西北,熟谙其地山川险易、民风军情,若令其续往西北以拒曹操,正如守自家后院,可保曹操难入凉州。

至于张飞,勇猛过人且善守御,当命其驻守巴东。

此地地势要害,北可疾驰驰援汉中,南能速往护卫成都,西通阴平、武都可应缓急,东出即达荆州能解燃眉。

如此调度,实乃因势利导,可固疆圉而安全局也。

刘备接到信了,大加赞赏:“孔明深谋远虑,知人善任,正合我意也!”

遂下调令,让马超往西北,张飞归巴东。

可这番调令,让刘备身旁的人产生了疑虑。

莫说法正,就连伊籍也不禁担忧。

因为相比马超,显然张飞与刘备更近。

张飞在诸葛亮身旁,多少有点相互制衡的关系。

而如果换做马超,恐为诸葛亮“策反”为其亲信。

“主公三思!孔明素有大功。然如此安排之下,其手握数万精兵,独占凉州,且粮草军备皆可自给自足。若时日一久,他生了自立之心,我等届时怕是再无制衡之力,恐将悔之晚矣!”

刘备闻言,心中一动,那篇字字泣血的《出师表》又在脑海中缓缓浮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犹在耳畔。

孔明先生为了匡扶汉室大业,子孙三代人皆献于国家。

莫说他无自立之心,倘若他真有自立之心,我又有何不能释怀?

届时自当倾力相助,成全他又能如何?

难道偌大大汉王朝,容得下十三州牧,就容不下一个鞠躬尽瘁、忠贯日月的诸葛孔明么?

然这只是刘备心中的一念之想,他自知诸葛亮绝非自立之人。

甚至于,刚才那一念之想,都觉得自己侮辱了诸葛亮的贞烈之志与赤子之心。

刘备坦言道:“孝直,机伯,汝可信吾否?”

二人俱拱手相拜:“自信主公无疑!”

“备别无他能,但自信识人能得一二。”

这不用说,刘备识人之能素来被天下称道,堪称一绝。

没人为此质疑。

二人闻言再度拱手,语气愈发恭敬:“主公此言过谦……”

“二位先生。”

刘备长叹一声,说道:“我观孔明,有怀经天纬地之才,抱兴复汉室之志,心若明镜昭昭,行如松柏挺挺,断非负主背恩,拥兵自立之辈。倘若二位若信我刘玄德,就请信孔明先生,若连我都不信,那我亦无话可说也。”

法正与伊籍自非刘琰之辈。

刘备言及于此,二人心中已然清楚,

主公既对孔明抱十足之相信,亦对自身识人之力怀有绝对自信。

既如此,也就无须担忧了。

当即安下心来,与主公共筹迁眷成都之事。

……

许都王城,杨彪府邸三里处的一处别苑,来了五位不速之客。

第一位是丞相府西曹掾魏讽。

他是曹操的直属部下,曹操丞相府属官,负责官员选拔。

他自己亦为曹操亲自提拔,乃曹操的腹心之士,官职不高,但权力甚大,人脉甚广。

第二位是张绣之子张泉,其承袭父亲爵位,官至九卿,乃许宫卫尉,主要负责掌领卫士,守卫宫殿门户。

虽然他统领的部队机动性不如羽林军,但皇城有三座城门归其坚守。

若无其允,理论上连曹丕的羽林军亦不得通过。

第三四位,乃早先依附曹操的荆州名士刘廙与其弟刘伟,刘廙与夏侯尚并为左右黄门郎,因侍从于皇帝左右、职掌宫廷机要而具有特殊地位。

是有资格直接面见皇帝之人。

刘伟亦是许都守卫,掌两千兵马。

因娄圭之死,曹操为取信于荆襄之士,故而有一时期对荆襄籍贯名士多加重用。

第五位,吉平死后,荀彧亲自提拔的太医令,也是神医华佗第三位高足——李当之!

而在此迎候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死去”多日的荀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