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春本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却是好巧不巧隔壁又传来张氏的嚎哭声。
“我滴个老天爷呀,老婆子我咋这么命苦哟,好好的一个家,进来个这么个糟烂玩意儿,我可怎么活哟,让我死了算了。”
宋大壮对这种状况显然已经习以为常,皱了皱眉头,习惯性地说了宋凤琴几句。
“你又惹娘生气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宋凤琴的火气却是‘噌’地窜上来了。
“宋大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又’?谁惹她生气了?她不来招惹我我巴不得把她当个死人,连看都不看她一眼!怎么了,谁嚷的声音大谁就委屈有理了?她鬼哭狼嚎地就是我招惹她了?”
宋大壮早就心累了,平时也不愿意与宋凤琴争吵,每次看着要吵起来时,他都是冷言几句就出去躲清净。
不过今天侄女在这,他不好躲出去,又觉得真当着侄女面吵起来脸上挂不住。
当即便低了声音,企图息事宁人。
“就当我冤枉你好了,我也不过就随口说了一句,你至于说这么多,得理不饶人么?”
这话,不仅没熄灭宋凤琴的怒火,反而让她的火气越烧越旺。
“什么叫‘就当’?你本来就是冤枉我了!今天为什么吵起来,立春可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这事到底怪谁,你倒是问问她!”
宋立春还是被牵扯进来了。
她仔细回想了下。
她今天来大房,是宋凤琴给她开的院门,听自己说要去爷爷奶奶那边看望后,宋凤琴就把她领过去了。张氏今天对自己还算十分得客气,不过对宋凤琴却是一开口就骂。
而且,骂得还很难听。
若是不论之前的十分恩怨,宋立春站在外人的立场上,公平评判此事的话,今天的矛盾确是张氏先挑头的。
“大伯,今天确实不是她挑头吵架的,至少,从我过来后看到的是这样子的。”
“你听到了吧,宋大壮!”宋凤琴有了证人,底气更足了,更是得理不让人,嚷道:“那老不死的整天骂我你不管,她让你卖了春花给她养老钱你也能忍,怎么,我骂回去就成了我的错了?就成了我招惹她了?”
宋大壮脸色很难看,还在极力隐忍着。
“她再有错也是咱娘,你不依着她顺着她就算了,怎么还能口口声声骂她……”
还骂他娘‘老不死’的!
“她能骂我,我为什么不能骂她?”宋凤琴可不惯着,“进你这个宋家门,她这当婆婆的可是一个铜板的彩礼都没给过我,我白白叫了她那么多声娘就算了,她可倒好,还蹬鼻子上脸拿婆婆的架势拿捏我来了!我就偏不惯着她!她骂我,我就骂她!”
“你,你,你!”宋大壮气得脸红脖子粗,手死死拽着衣角,唯恐一个忍不住就扇上去。
宋凤琴也是上来气就消不下去了,见宋大壮那副吃人的模样就更是气怒交加。
“宋大壮,你还想动手打人不成?”
她伸过脸去。
“打吧,你打死我算了,也免得我天天被这老不死的骂!”
她也不是没挨过宋大壮的打,此时也委屈得厉害。
“你就算打死我我也得说,我可是不是春苗她娘,被你们欺负死了也不放个屁!”
“谁骂我,我就骂回去!”
“你要是真受不了我,那就休了我!反正你宋大壮也不是做不出这种事来!”
“春苗她娘那种对你百依百顺任劳任怨的女人你都能休,我可没脸大到认为你不敢休我!”
“你,你!”杜娟现在就是宋大壮心里的一根刺,也是他的逆鳞,他为了宋凤琴把人赶走了,肠子都悔青了,这个女人却还一句句剜他的心。
宋立春一看行事不对,赶紧把人拉开了。
“你还好意思提我大伯母!”她瞪了宋凤琴一眼,把人推到里屋去,“你要么进屋待着,要么带春花出去串门玩,我和大伯有事要说,你别出来捣乱。”
这么一来,总算是把两人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下来了。
宋大壮怒气渐消,换作了满脸尴尬。
“咳咳,你找我什么事?”
“生意上的事,需要大伯帮忙。”
宋大壮神色一喜。
“养兔子的事情,我可以帮你,之前跟春苗她娘和林大有也学了不少……”
“不不不,大伯想多了。”宋立春赶紧解释,“养兔场那边不缺人,除了大伯母我还另外招了几个呢,人手足够了。主要是我打算要做的新生意,是这样的,我打算在咱们宋家村建作坊……”
宋大壮神色顿时黯淡下去,却还是频频点头道:“你发达了,还能想着回来造福村里,是仁义之举。”
“大伯是同意帮我了?”
“我……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知道,你这是帮我这个大伯呢,谁不知道,能进你那宋记和沈记做活的多赚钱呢。”
“……”
从大房出来的时候,宋立春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她之所以让宋大壮进自己在宋家村的作坊,而不是让他去镇上的,主要就是担心他又借着近便去打搅杜娟。
另一方面,安排宋大壮在本村做事,也方便他盯紧宋凤琴,免得那赖三儿再过来纠缠。
宋立春觉得自己考虑得算是周到,不过,她今天还要去找个人。
自古‘皇权不下县’。
而县衙的权力,也往往下不到村里。
‘村村自治’。
村长,一村之长。
要在宋家村建作坊,这事必须村长点头才行。
去村长家的路上,宋立春都在思考着,自己建作坊造福村民不假,可这功劳,却不能独揽。
适当让名让利,才是自己的作坊能长久顺利做下去的关键。
此时的村长宋福泉家里,父子三人也正说起宋立春的事。
村长宋福泉的大儿子,宋守仁道:“听说二壮家那丫头又有做生意的新点子了,好像还要新建什么宋记作坊。爹,咱们要不要提些礼去二壮家探探口风?要是能说通二壮,劝那丫头把作坊建在咱们村里,对宋家村民也是好事,对吧?”
宋福泉点了点头。
“你说的在理。作坊建在咱们村,她好歹也会招几个咱们村的村民去做活,怎么说也是对宋家村有利。”
村长的二儿子,宋守义,却是另有看法。
“爹,大哥,你们俩是不是糊涂了?那丫头现在可出风头得紧,从今年年初,她身上那桩桩件件的事,风头可早就把爹这个村长都盖过去了。要是再让她在村里建作坊,到时候功劳都是她的,村民倒是都对她歌功颂德了,爹,你这个村长的老脸可往哪里放?”
“……”
说曹操,曹操到。
父子三人才提起宋立春,就听到门外那个熟悉的声音叫门。
“老大,快去开门。”宋福泉让大儿子去开门,又对着小儿子低声叮嘱:“那丫头上门应该是好事,你等会儿别给我挂着个脸,要好声好气地跟人家说话,听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