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春是带着礼上门的。
一进门,先递了两个食盒过去。
“大叔也在呢,我是来找村长爷爷的。”
“都是一个村的近门子,串门说个话还带着礼,往后可不能这么讲究了。”宋守仁话是这么说,却还是笑着把食盒接了过去,侧身把人让进门,“丫头,快进来吧,你爷爷和二叔都在呢。”
话落,屋里的父子俩也走了出来。
宋守义从他大哥手里接过食盒,打开瞥了两眼,“嫁了好人家是不一样了啊,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咱们乡下人家买不起的玩意儿。”
阴阳怪气配上鄙夷的神色,这话怎么听都不像好话。
宋福泉瞪了儿子一眼,只能借着开玩笑的语气圆话:“立春丫头就是嫁得好,这还用你说!你再眼红也没用!”
宋立春心中隐隐的不快,不过看在村长帮忙找补的份上,便没有明着怼宋守义。
“二叔言重了,这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只是自家养的兔子,我做好了送给爷爷尝尝鲜。”
宋福泉笑道:“丫头有心了。”
说来也巧,最近秋种结束,今天女人们都各自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去了,只剩村长这爷仨在家。
宋守仁会办事,便将院门大开着,也没把人往屋里领,就把桌椅板凳搬到了院子里,之后才上了茶水,四人就在院子里坐着说话,门口偶尔有路过的村民,大家还会彼此打个招呼。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个不动声色的小动作,便让宋立春感到十分熨帖。
她毕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真要和三个大男人进屋关起门来说话,还真要顾虑有心之人乱嚼舌根了。
她不是来闲话家常的,简单闲聊几句后,便很快说明了来意。
村长父子早已猜到她来这的目的。
宋福泉也没打算为难她 。
“你要建作坊这事,村里早就传出风声,我猜着你也是为这事过来的,这是好事啊。只是,不知道你相中了哪块地,你先告诉我,我看看能不能帮你跟那块地的主人家通融几句。”
“真是劳烦爷爷费心了。”宋立春心中感激,解释道:“我要建的作坊都跟吃的东西有关,每一步洗洗涮涮的制作流程都离不开水,所以想把作坊挨着咱村的东沟那边建。地方嘛,我也想好了,倒是不用劳烦爷爷费心去找人说和了,我爹名下的那块地就正好。”
宋福泉一听,这事不用自己豁出老脸去跟村民通融,心里顿时轻松不少,大笑道:“好,好,这样最好,这样就省事多了。”
宋立春赔笑道:“不过这农耕用地改商业用地,手续也繁琐,还是要劳烦爷爷去县衙那边多跑几趟。”
“这事包在我身上。”宋福泉拍着胸脯保证。
一旁的宋守义,不屑道:“谁不知你沈家和县太爷走得近,你想用哪块地,还不是沈家一句话的事,何必来找我爹多此一举!”
小儿子口气实在太冲,宋福泉守着外人也不好打骂,只能示意大儿子把人带走,之后才赔笑解释:“丫头,你二叔今早和你二婶吵架,心里正烦着呢,所以说话也不好听,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宋立春也笑着回道:“谁都有个不顺心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时候,理解,理解。”
她才不信宋守义是因为心气不顺才说话不好听的,她是一进门时就感受到对方的敌意了。
不过宋守义说的那话也没错,她想用那块地,根本无需经过村长这一道,直接跟县太爷申请就是了。
她之所以特地让村长经一道手,就是为了主动欠村长一个人情。
或者说,也是为了白送村长一个人情。
是欠人情还是送人情,就看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了。
人情上牵扯得越多,利益上才捆绑得越深。
宋守仁把弟弟带了出去,没一会儿就自己回来了。
宋立春又说出来了自己来这的第二个原因。
“爷爷,大叔,建作坊简单,管理人心却是最难的。实不相瞒,我要做的吃食,是现在市面上都还没有人做的,其中的秘方和关键技术,都不能让外人知道。所以,我还需要一个非常可靠又值得信任的人来帮我管理。”
这话一出,村长父子俩的眼神都亮了。
谁都知道宋立春做什么生意都赚钱,也都知道她对帮她做事的人出手也非常大方。
她今天特地找上门来……
果然是大好事啊。
宋福泉有些激动,“丫头,咱明人不说暗话,你有话就直说吧。”
宋立春点了点头。
“好,那我就有话直说了。”
“我想请大叔帮忙管理作坊。”
父子俩对视一眼,简直激动地要双双昏过去。
宋福泉虽然是村长,可这么多年来却没有贪过多少东西,顶多村民有事求他出面帮忙时不会空手过来。
可村民们都穷,又能送什么贵重礼物呢,不过是家里母鸡下的几个鸡蛋,或者是顺手从地里薅点蔬果来,根本不值几个钱。
他空有村长名头,实际上日子也没比村里人好到哪里去。
甚至因为有这个村长名头,反而让一家人处处受限,拉不下脸去跟村民争抢一般的活计营生。
宋福泉刚才说他二儿子早上跟媳妇吵架也是真的,就是因为儿媳过不了苦日子,才气得带孩子回娘家去了。
宋立春能让宋守仁去作坊里做事,跟直接送钱没区别了。
“立春丫头……”激动过后,宋守仁又有些不自信了“我,你也知道,我没干过这个,怕做不好,耽误你的大事……”
“大叔一定能做好的。”宋立春从一进门就坚信自己没看错人了,她很欣赏宋守仁的为人处世,她诚恳道:“再说了,我一开始做生意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过来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了。”
宋福泉也不希望儿子错过这个好差事,也鼓励道:“立春丫头都说你行了,你就别推辞了。”
宋守仁又谦虚一番,终于应了下来。
宋守义回家时,宋立春早已经离开了,听说大哥居然被请去宋记作坊做事时,后悔地直拍大腿。
早知如此,他也不会因着自己心气不顺,冲别人乱发脾气了。
忙了一整天,宋立春终于回到了镇上,不知大伯母病好了没有,于是打算先过去看一眼。
没想到,这么晚了,林大有居然也在。
“咳咳。”林大有脸色微红,“东家,我等你半天了,我是来跟你说一声,我,我,昨天相的那亲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