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禾娘 > 第226章 四海的杂货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铭轩带着阿娘挑选的药材,放松了心情回家。妾室的事解决了,娘子再也不必忧心了。他要让娘子的脸上恢复初见时那纯粹的笑容,他喜欢看着她的笑脸。

在二院见到禾娘后,他搂着禾娘道:“娘子,哈哈!阿爹阿娘那一关终于过去了!他们不再逼我纳妾了,娘子你也能放宽心了吧!”

“相公可当真?”禾娘惊喜的看向相公。

“我什么时候诓骗过娘子了?小乖乖且放心吧,阿爹亲口应允我的!”冯铭轩自认为大伯父不会来家中管闲事,过了阿爹阿娘这一关,就是万事大吉了!

等他的药一停,孩子么,自然就有了!

禾娘心里的巨石终于放下了!只要公公婆婆不提出让她替相公纳妾的事,她心里的万千愁绪烟消云散了。

明年,说不定她就能怀上孩子了!没有压力,她心底如释重负。

“相公,马上就是腊月了,镇上的麻糖订单,我们也得赶回去做吧?”禾娘终于又开始摆正主母的位置了。

“朱兄的喜酒已经喝过了,想来年底没有什么大喜事来邀请我们参加。娘子,我们回镇上,把麻糖订单完成了再回家来安心过年。”冯铭轩心情舒畅了,只要娘子不忧心,他就是好心情。

临回镇上前,禾娘叮嘱管家和菊韵嬷嬷,帮冯武的小院子布置好,年前让冯武和小妮成亲。

府里又热闹了,继冯文成亲后,家主的小厮冯武又要成亲了!

快要过年了,城里的大小生意都火爆了,街上的小摊一家挨着一家。

吃食、玩偶、布匹……琳琅满目。

玩杂耍的,街头江湖卖艺的,看热闹的人群围成一堆又一堆。

马车出了城门后,城门边的集市上也是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看到这样的场景,禾娘就不由自主的记起来了前些年赶集的时光来。

那些记忆离她那么近又那么远……

城门口没有发现二哥的驴车,冯铭轩吩咐顺子加快些速度赶路。

路过小袁家村时,禾娘记起去年遇上虎妞生孩子的事了,她打开了一点点车窗,看见虎妞背着孩子正在菜地里种菜。

禾娘没有喊虎妞,看到她们母女好好的就行。

兔儿岭镇

今日早上,邹东家派小伙计去胡家村找胡财主,今年的羊、鸡、鹅和兔子、鹅蛋、鸡蛋现在就能送去镇上的邹记酒楼。

胡老二和四蛋忙活半天,先用骡车送了五十只鸡、二十只大鹅,三篮鸡蛋、一篮鹅蛋到邹记酒楼的。

胡老二和邹东家约好了,从明日开始再送羊来酒楼。

四蛋赶着骡车,准备回村里时,路过杂货铺,胡老二见杂货铺的东家在铺门口与人谈转卖铺子的事。

胡老二让四蛋把骡车赶到女婿的麻糖铺子那里等他,杂货铺子要转卖,他的心思动了。

杂货铺的范掌柜自是认识胡财主,见他留心铺子买卖的事,主动和胡财主攀谈起来:“胡财主,我家的杂货铺要卖掉,你可想买?”

和范掌柜磨了半天嘴皮子的布衣男子,见范掌柜不肯让价,气恼的一甩袖子走了。

“范掌柜,你这营生做得好好的,怎的铺子要卖了?”胡老二没有说要买铺子,得先打听一下,了解清楚才好。

“嘿嘿!胡财主,不瞒你说,我儿子在云城开了别的铺子,这个杂货铺我想卖了,我和老婆子得进城去帮他!”范掌柜微笑道,“我这铺子在镇上开了二十几年了,不是儿子进城买了铺子,买不起伙计,我可舍不得卖掉嘞!”

胡老二打量了一下这间双开铺子,里面的货物齐全,现在要是买过来,年前还能大赚一笔。“范掌柜,我能去后院瞧瞧吧?”

“可行!可行!胡财主请进后院去看,除了住人的三间正房,还有水井、膳房、茅厕、库房,我们一家住了二十多年,既能在前面的铺子里做营生,又能住在后院,可方便了!”

胡老二进了院子仔细看了一遍,都是青砖瓦房,院子的地面还是青石板,水井在膳房旁边,确实很方便。

胡老二的心里很满意,回到铺子里后,范掌柜送走了两个客人,笑眯眯的问道:“怎么样?胡财主可要买铺子?”

“范掌柜,铺子作价几何?”胡老二问道。

“铺子里的货物另算,铺子带后院一起三百两,这个价是我儿子定的,不能再少了!”范掌柜正色道。

“范掌柜,我下晌带银子来买铺子成不?”胡老二诚恳的问道。

“好说,胡财主,看在冯东家的面子上,我也得给你交个好!”范掌柜道,“下晌你若没有来,明日再有人来谈铺子的买卖,我就优先他人了!”

胡老二瓮声瓮气的道:“成!”

说完他大步往麻糖铺子去,他得赶去黄家村,让两个舅哥带着四海来看看铺子。

没错,胡老二是想把杂货铺买下来让四海开。

四海跟着夫子读了两年书,过了年就有十四岁了,让他在镇上开铺子,好过他进城去做工!

此时冯铭轩和禾娘也刚好到铺子里了,看到四蛋拉着骡车站在路边,禾娘才知道阿爹来卖家禽了。

胡老二见到女婿和女儿回镇上了,心里有了主心骨,把想买下杂货铺的想法告诉了女婿和女儿。

双开铺带一个小院子,售价三百两,冯铭轩觉得不贵。四海以后成亲了,还可以住在院子里。

至于买铺子的银子,胡老二先帮四海垫付了,等他赚到银子了再慢慢还。

“轩儿,这间杂货铺开了不少年头了,老主顾多,生意不会差。只要四海诚信经营,多少能赚些银子养家糊口,好过让四海去城里做工。”胡老二向女婿解释道。

冯铭轩点头赞同:“岳父说得是,四海聪慧,有行商头脑,定能把铺子经营好。”

禾娘也脸露笑意道:“阿爹的眼光差不了,这铺子买下来划算。”

当下,冯铭轩吩咐冯武去黄家村接来两个舅舅和四海,商量买铺子的事。

黄二舅正在家里犯愁,小儿子四海读了两年书,让他在家种田,四海想过了年去云城找工做。

四海说的话很有道理:“阿爹阿娘,我读了书,会算账。去城里从小伙计做起,一个月也能赚二百文钱。不是儿子瞧不起种田的,儿子的田,阿爹和几个哥哥帮我打理得好好的了,再加我一个,也还是只能出产这么多粮食。倒不如我去做工,能多赚些银子!”

黄二舅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只是让十四的小儿子去几十里外的云城做工,他心里可舍不得!

小武的到来,说明原由后,黄家的两个舅舅和舅娘高兴不已。

四海也跟着上了马车,他心里激动坏了,当初姑父让他好好读书,说会帮他的,姑父真的帮他了!

一行人到达麻糖铺子后,禾娘也跟着一起去了杂货铺。

范掌柜见冯少东家亲自来看铺子了,自是毫不隐瞒,详细介绍了铺子经营的情况,以及给铺里供货的云城里的几个客商。

冯铭轩询问得仔细,范掌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由冯铭轩出面,事情变得简单多了。众人直接去了镇守那里,当面交付给范掌柜三百两银子后,杂货铺的店主变更为黄四海。

四海接过杂货铺的房契和地契,还像是做梦一般,他让姑父弹了他一个脑瓜崩,感觉到痛意时才咧嘴大笑,他有了自己的铺子。

回到杂货铺,范掌柜和四海一起盘存了铺子和库房里的货物,冯铭轩让顺子帮着结清了货款,当然是按进价结清的。

杂货铺第二天还是正常开业,掌柜成了小黄掌柜,黄二舅和二舅娘也在铺子里帮忙。

有顺子不时来指点一下四海,没几天他就摸清了门道,再加上有二十多年的老主顾,杂货铺的生意顺利的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