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霓虹夜骨瓷白 > 第122章 墨痕密语证诡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墨痕欲语藏深意,纸页无声隐暗流。

字里玄机惊旧梦,百年罪网待谁收。

********************************************************************************************************************************

栖凤台的暗阁之行,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沈青临和阮白釉带着那本承载着百年罪恶的日记和关键文件,回到了沈青临位于法医中心内部、相对独立的实验室。这里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更像一个小型、高度安全的私人研究室,与外面喧嚣忙碌的解剖室和化验区隔离开来,只有少数几人拥有权限进入。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一丝旧纸张特有的、略带霉味的尘埃感。这两种味道奇异地交织,仿佛连接着现代的严谨与过去的阴霾。实验室的窗户被厚重的遮光帘完全覆盖,隔绝了窗外雾港市永恒闪烁、却又冰冷疏离的霓虹。只有几盏可调节角度的冷光台灯亮着,将光线精准地投射在中央的不锈钢实验台上。

日记本摊开在实验台上,那深棕色的皮质封面在灯光下泛着油润而诡异的光泽。旁边散落着几份泛黄的文件和照片,每一件都散发着不祥的气息。阮白釉摘下薄薄的丝质手套,指尖轻轻拂过日记本的封面,那冰凉而略带粘腻的触感让她微微蹙眉。她想起暗阁里那个保险箱的沉重,想起那些记录着“祭品”名字的名单,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凉和愤怒。

沈青临则站在一旁,双手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眼神锐利如刀,仔细审视着摊开的日记内页。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冷静,但紧抿的嘴角和微微皱起的眉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这本日记,用一种优雅而冷酷的笔触,记录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将人性的贪婪与残忍赤裸裸地铺陈开来。

“威廉·李……”阮白釉低声念着日记扉页上的签名,那花体的英文签名流畅而自信,却又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傲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如此平静地记录下这一切。”

“一个被欲望和扭曲信念完全吞噬的人。”沈青临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但这本日记的价值,恐怕不仅仅在于它记录的内容。”

阮白釉抬起头,看向沈青临,眼中带着询问。

沈青临走到实验台边,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凑近其中一页。他的动作极其轻缓,生怕对这脆弱的纸张造成任何损伤。“我在暗阁里快速翻阅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道,“你看这里的墨迹。”

阮白釉也凑了过去。在放大镜下,那些流畅的钢笔字迹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差异。大部分字迹的墨色均匀,边缘清晰。但在某些特定的字母或者单词下方,墨迹似乎有极其轻微的晕染,颜色也似乎比旁边的字迹淡了那么一丝丝,如果不借助工具,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而且,这些墨迹的质感也略有不同,仿佛渗透纸张的深度更浅一些。

“这是……”阮白釉的心跳开始加速,她立刻联想到了古董字画鉴定中遇到的一些情况,“难道是用了两种墨水?或者……是某种特殊的墨水?”

“有可能。”沈青临放下放大镜,又拿起一个紫外光手电筒。他调暗了实验室的灯光,只留下实验台上方的一盏。幽紫色的光束打在泛黄的纸页上,奇迹发生了。

在那些墨迹颜色稍浅、质感不同的字迹下方,竟然浮现出了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荧光痕迹!这些痕迹并非完整的文字,而是一些零散的符号、数字,以及细小的箭头和标记,它们隐藏在原本的字里行间,像是一种秘密的注脚。

“隐形墨水!”阮白釉失声低语,眼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她立刻想到了历史上各种用于情报传递的密写技术。没想到,这本记录着邪恶交易的日记,本身就隐藏着更深一层的秘密!

沈青临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这种技术并不算复杂,但在近一个世纪前,能掌握并如此系统地应用,说明日记的主人,或者说他所属的组织,心思缜密,而且有着极强的保密意识。”

他小心地翻动着日记,用紫外光一页页地照射过去。随着书页翻动,越来越多的隐藏信息暴露在幽紫色的光线下。那些荧光标记断断续续,遍布整本日记,有时是单独的符号,有时是几个数字的组合,有时则指向页面边缘的某个位置。

“这些符号……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阮白釉紧锁眉头,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相关的记忆。她指着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类似扭曲火焰的标记,“这个符号,和之前我们在那具女尸肋骨上看到的凤凰火纹,以及骨瓷底部的标记,非常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似乎是某种变体。”

沈青临点点头,取来相机,开始仔细拍摄每一处显现出荧光标记的页面,同时用特制的无酸纸和铅笔,小心地摹写下那些符号和数字。“这些标记显然不是随机出现的,它们一定代表着某种信息。我们需要弄清楚它们的含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验室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之中。阮白釉凭借她对各种符号、纹饰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知识,试图从那些奇特的标记中找到规律和线索。她翻阅着带来的几本关于符号学和密码学的参考书籍,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与沈青临低声讨论。

沈青临则发挥着他法医的严谨和逻辑推理能力。他将拍摄下来的照片导入电脑(这是一台没有连接外部网络的独立工作站,仅用于内部资料处理),将摹写下来的符号和数字进行分类、统计、比对,试图找出其中的排列组合规律。他注意到,某些符号似乎总是和特定的日期或地点名称(日记中提到的)一起出现。

“你看这里,”沈青临指着屏幕上的一组数据,“这个‘火焰变体’符号,在日记中提到了‘伦敦’、‘开罗’、‘马赛’这几个港口城市时,出现的频率最高。而这个‘扭曲水波纹’的符号,则更多地与一些人名和日期关联。”

阮白釉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些被整理出来的规律。“伦敦、开罗、马赛……这些都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尤其是在二战前后。如果‘凤凰社’真的像日记里暗示的那样,进行着跨国的、与‘祭品’和‘特殊物品’(很可能指的就是那些被诅咒的骨瓷)相关的交易,那么这些港口城市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重要据点或中转站。”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个发现让“凤凰社”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庞大和恐怖。这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雾港市或者上海的秘密组织,它的触角,早已在近一个世纪前,就伸向了世界各地。

“那这些人名呢?”阮白釉指着另一组与“水波纹”符号关联的名字,“威廉的日记里提到过一些交易对象和组织成员的名字,但这里出现的几个名字,似乎并不在其中。”

沈青临放大其中一个名字旁边的数字和符号组合。“这看起来像是一种编码。也许是某种替换密码,或者更复杂的加密方式。”

两人陷入了新的困境。他们虽然发现了隐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本身又被加了一层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越来越沉重。外面霓虹灯的光芒,似乎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隐隐地渗透进来一丝,映照着两人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容。

阮白釉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再次落在那本日记上。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青临,你还记得威廉·李的背景吗?他是英国人,长期在中国活动。他的加密方式,会不会和他自身的文化背景,或者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有关?”

沈青临的目光一闪。“有可能。那个时代的加密方式,很多会借鉴军事、商业电码,或者……某些特定圈子的习惯。”他沉吟片刻,“威廉·李是个富有的商人,又牵扯进这种黑暗的交易,他接触的圈子,可能包括外交官、军方人士,甚至……情报人员。”

这个推测让两人心中都是一凛。如果“凤凰社”还与当年的情报活动有关,那这个组织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将远超他们的想象。

阮白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符号和数字的排列。会不会是某种书本密码?以某本特定的书作为密钥?”她想起了威廉·李的身份,“他是个英国人,会不会是《圣经》?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沈青临立刻开始尝试,他调出电脑里储存的一些经典英文着作的电子版(这些是作为法医人类学背景资料储存的),尝试将那些数字对应到《圣经》的章节、诗句编号,或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幕场、行号。

尝试了几次,都失败了。那些解码出来的字母组合混乱无序,毫无意义。

阮白釉没有放弃,她仔细观察着那些摹写下来的符号。“不对,不仅仅是数字,还有这些符号。这些符号本身可能也代表着某种含义,或者是指示。”她拿起一张摹写纸,指着其中一段标记:“你看,这里有一个数字串‘1937’,后面跟着一个‘火焰’符号,然后是一个箭头,指向页面右下角的一个单词‘Shanghai’。这很明确,指的就是1937年的上海。但其他地方……”

她指着另一处:“这里,一个‘水波纹’符号,后面跟着‘cairo’,然后是一串数字‘48.15.2’,最后是一个看起来像‘钥匙’的符号。”

“钥匙……”沈青临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里,那把沉甸甸的凤凰钥匙。“这个符号,会不会和我们找到的钥匙有关?”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如果“钥匙”符号代表着某种解密的关键,那么……

“会不会……”阮白釉的声音有些激动,“这些数字,比如‘48.15.2’,代表的不是书本的页码或行号,而是……某种坐标?或者地址?”

沈青临迅速在电脑上调出开罗的旧地图(幸好他的资料库里有这些历史地理信息)。他尝试将‘48.15.2’解读为街道号码、区域代码,甚至某种特定的建筑编号,但都没有明确的指向。

“等等,”沈青临忽然停下了动作,他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开罗……港口……水波纹……钥匙……48.15.2……”他喃喃自语,似乎在组合着什么。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阮白釉,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顿悟的光芒:“我知道了!这不是地址,也不是书本密码!这很可能是……船只的编号或者航次信息!”

阮白釉瞬间明白了过来!“凤凰社”进行跨国交易,港口是据点,那么船运就是最主要的途径!“水波纹”代表海洋或河流,“钥匙”符号可能代表着解开货物(祭品或骨瓷)的关键信息,而那串数字,极有可能就是某艘船的注册编号、或者某个特定航次的代号!

这个突破让两人精神大振!他们立刻调整方向,开始将日记中所有带有“水波纹”和“钥匙”符号的标记,都按照船只信息来解读。虽然他们无法立刻核实这些几十年前的船只信息,但这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其重要的解读方向!

而那些与“火焰”符号相关的标记,则似乎指向陆地上的据点和行动。结合日记中原本就记录的一些模糊信息,一个庞大、隐秘、横跨全球的邪恶网络,逐渐在他们面前显现出冰山一角。

他们找到了伦敦、开罗、马赛、新加坡、甚至南美某个港口城市的疑似据点或联络点信息,还有一些与“祭品”转移相关的日期和代号。更令人心惊的是,其中一些标记旁边,标注着一些缩写和代码,似乎指向了某些行动计划,有些日期甚至非常接近现在!

“他们在策划着什么……”阮白釉看着那些最新的标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本日记虽然写于几十年前,但它所记录的组织运作模式和联络方式,很可能被沿用至今。这些隐藏的信息,不仅仅是历史罪证,更可能是指向未来的危险预告!

沈青临的脸色也无比凝重。他指着其中一条刚刚被部分破译的信息,上面提到了“雾港”、“新月”、“祭礼”等字眼,还有一个日期,就在下个月的月圆之夜!

“他们还在活动,而且就在雾港!”沈青临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紧迫感,“我们必须尽快弄清楚这些信息的全部含义,阻止他们!”

实验室里的灯光映照着两人严肃的面容。刚刚找到真相的激动,迅速被这沉甸甸的、关乎未来的责任感所取代。他们破译的不仅仅是过去的秘密,更是未来的危机。

日记本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荧光标记,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仿佛无数窥探的眼睛,散发着幽冷而邪恶的光芒。

窗外,雾港市的霓虹依旧闪烁,纸醉金迷,歌舞升平。但在这片浮华之下,一个延续了近百年的阴谋仍在暗中涌动,而沈青临和阮白釉,已经站在了风暴的最前沿。他们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而那把凤凰钥匙,和这本日记中隐藏的秘密,将是他们对抗这无边黑暗的最重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