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直播现代:生活被祖宗们围观了 > 第302章 安史之乱(9)马嵬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章 安史之乱(9)马嵬驿

此刻,李今越也叹了口气,看着李世民那尽是疲态的脸,声音放缓了些许:“二凤陛下,我看您身体也有些不适了。既然如此,接下来,咱们就将事情快速地过一遍吧,具体的细节,就不多说了。”

李世民虚弱地靠在椅背上,缓缓点了点头,连抬手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了。

于是,李今越便说道:“当时,李隆基仓皇西逃,您也看到了,他逃得何其仓促,连粮食都没备好。一路上,护驾的禁军将士们饥疲交加。人在陷入这种绝境之时,脑子里往往只会盘旋一个问题——是谁,害我们沦落到了这般田地?”

“对于那时候的将士们,答案,很简单,就是杨国忠。”

光幕之上,画面再次流转。

六月十四,马嵬驿。尘土飞扬的驿站内外,挤满了盔甲歪斜、面带菜色的禁军将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躁与绝望的气息,仿佛一粒火星就能引燃整座火药桶。

人群之中,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看着手下将士们眼中渐渐燃起的凶光,他知道,自己再不做些什么,那局面便要彻底失控了。

于是,他猛的站起身,对着周围的将士们振臂高呼:“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甿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

这番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火药桶。

一个士兵立刻站出来响应:“将军说的没错!咱们大唐!咱们唐军能有今天,都是杨国忠这个狗贼给害的!咱要是不把这孙子给剁了!怎么能对得起咱们还在长安的老婆孩子?”

“说得对!我们今天要是不弄死他!死难的弟兄们不答应!被抛弃的长安百姓更不答应!”

一个老兵更是红着眼,嘶吼道:“弟兄们,早就想剁了这狗日的了!老子今天就算死在这,也值了!”(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也!)

然而,此时的杨国忠正骑在马上,与一群因饥饿而拦路索要粮食的吐蕃使者交涉,他完全没有察觉到,死亡的阴影已经将他笼罩。

就在这时,杨国忠听到,不知何处传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大喊:“杨国忠勾结外族谋反!”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愣住了,完全没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一场普通的外交口角吗?怎么就扯上谋反了?

可愤怒的禁军士兵可不管你这些。

然而,杨国忠此刻竟然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竟然回过头,对着那些士兵厉声呵斥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是要学安禄山当逆贼吗?!”(安禄山记事的记载。)

这句呵斥瞬间引爆了禁军们的怒火。

一个士兵指着他破口大骂:“你个狗日的!说谁呢!你才是那个逆贼!”

而这名士兵的话音未落,一名骑兵不再废话,他直接弯弓搭箭,随即弓弦一声爆响,羽箭离弦。

嗖”的一声,利箭破空,正中杨国忠的胸口,将他从马背上狠狠的射了下来。

“弟兄们!杀了他!”

随着一声呼喊,众将士立刻如潮水般一拥而上,手中的长刀疯狂的向地上的杨国忠砍去,顷刻之间,这位权倾朝野的奸相就被乱刀分尸,血肉模糊。

然而禁军们犹不解恨,更是将他的脑袋砍下,用一根长矛高高挑起,插在了驿站的西门之外。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紧绷的身体才稍稍松弛了一些,这个该死的奸臣,总算是恶有恶报。

可光幕上的混乱并未停止。

愤怒的士兵们此时已经杀红了眼,他们随即冲进了驿站,将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及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一众党羽全部拖出来斩杀。

在这混乱中,他们甚至一拳打倒了宰相韦见素,眼看他差点就要被当成杨家党羽乱刀砍死,幸好,有人情急之中大喊了一声:“卧槽!咱杀奸臣行,别错杀了韦相爷啊!”

这一声急喊,让已经杀红了眼的禁军们稍稍冷静了一些。

而此刻,听到外面大乱的李隆基这才在内侍的搀扶下,踉跄着出来询问情况。

手下人这才颤抖着禀报:“陛下,禁军作乱,杨……杨国忠,已经死了。”

李隆基闻言心猛的一沉。

可他毕竟也是当了多年皇帝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政变,他也是亲身经历过,而他也知道,此刻的自己,除了安抚军心,也别无他法。

于是,他走到乱兵面前,用沙哑的声音问道:“诸位将士,有何诉求?”

将士们沉默着,最终,只汇成了一句话。

“贼本尚在!”

这四个字,如同四座大山,压在了李隆基的心头。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杨国忠是贼,而杨贵妃,是贼的根子。

李隆基闻言脸色煞白,他本想拖延,想保下杨玉环。可此刻,已经看清楚形式的陈玄礼、高力士等人纷纷上前,轮番劝谏。

话语的核心只有一个:众怒难犯,军心已变,此刻若不舍弃杨贵妃,恐怕自己也难保安全!

最终,李隆基痛苦地闭上双眼,颓然地挥了挥手,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让高力士去见杨玉环。

高力士立刻躬身领命,走进了杨贵妃所在的房间。

当高力士将外面的情况和皇帝的决定全盘托出后,杨贵妃的脸上没有惊慌,也没有怨恨,只是平静地听着。

她沉默了许久,才轻声说了一句:“今日之事,实所心甘,容礼佛。”

高力士心中酸楚,点了点头,将杨贵妃引到了驿站内的一间佛堂之中。

杨贵妃走进佛堂,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佛像,镇静地行了三拜九叩之礼。

礼毕后,杨贵妃便拿起高力士早已备好的一条白绫,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片刻后,陈玄礼等人被召入佛堂验看。在确认贵妃已死后,他们走出佛堂,对着李隆基所在的庭院方向,齐齐跪倒,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的声音渐渐平息,马嵬驿的尘土下,埋葬了一段风流,也埋葬了一个王朝最后的体面。

而李世民无言地看着光幕,只觉得一阵悲哀。

李今越的声音再次响起:“在马嵬驿兵变后,李隆基草草埋葬了杨贵妃的遗体,然后一行人便打算继续踏上入蜀的道路。”

她说着,瞥了一眼还在地上蜷缩呻吟的李隆基,不由得咂了咂舌。

“讲真的,虽然我不觉得李隆基对杨贵妃没有感情,但要说有多深,估计也未必。”

李今越的声音不大,但在这死寂的地下室里却格外清晰。她看着李隆基那副只顾着自己断臂之痛的模样,连听她讲杨贵妃的结局都毫无反应,心中更添了几分鄙夷。

当然,她并不知道,那是因为小玄猫在为李隆基止血时,觉得他欠的债太多,顺手将他的痛觉神经放大了数倍,那是一种会持续不断,如跗骨之蛆般不停的折磨着他的疼痛。

而此刻的李隆基,早已被剧痛吞噬了所有神智,现在根本听不清外界在说些什么。

而这时,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然开口,声音沙哑:“此前,今越,讲完一段,总会说说自己的看法,怎得这次不说了?”

李今越正准备继续往下讲,闻言愣了一下:“二凤陛下,想听我的看法?”

“朕很好奇,在你们后世人的眼中,是如何看杨玉环的?”李世民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问,“毕竟,单从方才所见,未来的史书会如何描摹她,朕已能猜到七八分。”

李今越闻言,挑了挑眉。

“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其实也很简单。杨贵妃,是个可怜人,但并不无辜。”

李世民闻言也来了几分兴致,静静的等待李今越接下来的话。

“她原本就是寿王妃,身份尊贵,如果不是被李隆基这个糟老头子看上,也能安稳富贵地过完一生。虽然我并不知道被李隆基纳入进后宫,她究竟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的,但我知道,在古代的皇权社会里,哪怕是她想反抗,也是反抗不了的。所以我说,她很可怜。”

李世民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既然今越可怜她的遭遇,又为何说她并不无辜?”

李今越笑了笑:“因为,她虽然可怜,却也是既得利益者,该享受的,她一样没少。而且,杨国忠能平步青云,确实是靠着她的裙带关系,不是吗?她享受了这份关系带来的所有好处,自然也要承担这份关系带来的所有恶果。”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李今越又叹了口气:“但同时,要把杨国忠上位的责任全怪在她头上,那也不对。杨国忠能上位,主要还是因为李隆基当时想找个人来制衡权相李林甫。所以说啊,这事儿真的很难评。”

“杨贵妃确实不无辜,但你又很难在她身上找到一条直接由她干出的坏事。她这一生充满了无奈,因为她没得选。如果你要硬从她身上找一条过错来,那或许就是,她不懂政治,更不懂得像长孙姐姐那样,去约束自己的兄长吧。”

听到“长孙姐姐”四个字,李世民的身体微微一僵,最终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发表看法。

今越刚刚的话,句句都在说皇权对他人的压迫,而他自己,就是这皇权的顶峰,实在不知该如何置评。

于是,李世民只能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她继续。

李今越会意,接着说道:“刚刚咱们说到,李隆基一行人准备进蜀。而这里,就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现在很多人都说,太子李亨因为参与了马嵬驿兵变,事后心虚就直接跑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我也认为李亨八成参与了这次兵变,毕竟,出了这种事,最大的受益者嫌疑最大。但,当时的李亨并没有直接跑路,他原本是打算跟着李隆基一起进蜀的。”

李今越的叙述,让光幕上的画面再次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