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晋柱 > 第57章 墨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女刺客翻了个白眼,那动作细微却很真切,嘴角的弧度带着一丝无奈与调侃。

马清这才将铜牌朝女刺客递过去,女刺客伸手接过铜牌。她转了个脸,认真地检查起铜牌来,翻看牌面与背面,指尖在铜刻“睚眦”二字上轻轻摩挲,像是在品读一段属于人的名号。随后她把铜牌朝马清递回,口气平静得像陈述一个已知事实:“睚眦牌,是东海王的人。”她的话既不惊讶也无夸张,只像是把一个标签贴在了物件之上。

马清得意地撇嘴,冲她挤出一个笑容,笑声里带着一丝带点儿坏的意味:“我知道你在梁上偷看。”他故意放低了声,像在说一个玩笑。那笑里有自嘲,有挑逗,也有对方刚才敏捷举动的赞赏。

女刺客眉毛轻挑,显然被马清的坦率逗笑了一下,眼睛里露出一闪的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冷峻,她狠狠瞪了马清一眼,却又把铜牌往他面前一递,似乎在示意他这物件的分量不容小觑。

马清接过铜牌,手里把玩几下,伸指头指着头顶:“你在梁上偷看是好事,要不你怎么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死了,所以我说了,愿意以身相报。”他说着故意把“命”换成了“身”,嘴角噙着不正经的笑,好像这是某种交易的幽默开场。

女刺客没有蒙着的上半部脸染上一抹红,嗔道一句,“不要脸。”声音里带着被冒犯却又不愿太严肃的轻怨。她的脸一红一白之间,倒有几分娇憨。

马清见她脸红,眼神又顽皮起来,忍不住噘了噘嘴,眨眼示意。随后他又把神情收敛,朝地上躺着的金文点了点头,带着一丝严肃:“这个人要杀我,他是东海王的人,我知道他是为了什么要杀我。可是,我和你素不相识,为何要杀我?”他话里有疑惑也有一点反讥,像在把事情拽到桌面上盘清楚。

女刺客没有立刻正面回答,只抬抬眉,眼神转向躺着的金文,似乎在重新评估这个人的危险性。良久,她才道出实情,语气里有一种冷静的判断:“我们认错了你。”她的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

“你们要干什么?”马清的心里一沉,忍不住逼问。他觉得自己的位置变得微妙:刚被救,无名的恩情在面前摆着,而对方手里却握着可以随时放下的生死利器。

女刺客直直盯着他,眼中既有坚定也有某种不可动摇的理想:“杀苟曦和兖州的所有太守。”她的语气平稳,话里没有迟疑,像是在陈述一项已被道德封印的命令。

马清脑中闪过遇刺的种种碎影。他的心一收,这仍然是要杀人的计划。心中一闪,是不是我也在他们的名单上?

他不敢多问。因为他不知道这个女刺客是头脑里哪根筋搭错了才不杀他,万一他一问,把女刺客头脑里那根筋搭上了,他可能就没命了。

他又换了口气,收起之前不羁的笑:“你们是什么人啊,搞这么大动静?”他的语气恢复了官方礼节,但眼神已经警觉,把话说成一种普通的咨询。

女刺客眼神似水般平静,像是刻意用平和掩饰锋利:“我们是墨家子弟。”她的声音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坚定,仿佛说出了一个远古而又尖锐的名字。

“墨家?”马清一愣,随即目光在她的脸上打量多了几分惊讶,声音里带着质疑与好奇:“你们是墨家?”他的话像是从历史的深井里捞出一块石头,沉甸甸的,不合时宜地在这间昏灯下回响。

他记忆里墨家是战国时那个提出兼爱、尚同的学派,传说中勇于攻守、重实用,后来在汉朝时便已声名渐灭。

没想到三百年后又重出现。

他吃惊是自然的——墨家早被史书说成消亡多时,没想到这名字竟有人在夜色里提起。女刺客的黑白分明的眼眸在烛影下看得清楚,那目光里似乎理解他的惊讶,带着一丝未言的释然:“是。”

“苟曦和各郡太守,一共九人,哦,除了本府就是八人,你们都要杀?”马清把问题补了出来,话里有试探也有担忧。

他这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他紧张地盯着女刺客的眼睛,一旦有异他就翻滚躲开。

“他们违背天道,当然该杀。”她说这句话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寒光里带着对不义的憎恨。她的手在剑柄上轻轻摩挲,声音与动作交织成一种安静的危险。

马清追问:“天道是什么?”他并非只为辞章,而是真心想知道在这些人看来什么是正义。

“兼爱。”女刺客站起身,身形在灯光下拉长,腰间的长剑与她修长的身段相得益彰。

她的手指抬起,指向屋内被油灯映成红影的屏风——那是一幅绘着《周公辅成王》的屏风,周公辅佐成王的场景在灯光里似有旧梦的余温。

“拿这幅屏风来说,周公要是贤能,当选举天下贤能者为王,农夫、工匠皆可,他自己也可为王,而非辅佐成王。”她语气平静又带启发之意,像是在借古论今。

马清的脑中闪过过往学问时的片段,关于墨家的一些传言与史记中的零碎记载。

墨家学派最终是消亡了。所谓存在就是合理,一切的消亡自然是因为存在着不合理。

墨家的消亡固然也有很多外在的不合理原因,却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内在原因。

其中有两个很根本:

一是墨家提出“兼爱”,又强调“尚同”。兼爱要求平等,而尚同强调政令的一致与绝对服从,若掌握权力的领头人并非圣人,那就会形成组织内的另一种压迫,反而和他们的平等理念相悖;而且墨家又以鬼神威慑推行道德,又和儒家的天人合一无二。

二是违背人性。人的爱有亲疏之分,不可能人人平等的兼爱。要求苦行般的人人节俭也不可能,人有追求美的需求,这就会产生很多仪式和艺术,而仪式和艺术又往往和节俭矛盾。

墨家内部强调绝对的权利,这就要求领头的巨子是圣人,如若不然,这个组织就很可怕。

墨家的开创者墨子就是圣人,他的弟子第二代巨子孟胜,率一百八十名墨者死守楚国阳城,最终集体自杀殉义,彰显墨家“重信义、轻生死”的价值观,也是一场悲剧性的殉道。

第四代巨子腹?践行墨家法规,大义灭亲杀了自己唯一的子嗣后,墨家就走向了衰亡,再无传人在江湖出现。

墨家在三百年后又出现,马清对这一代的巨子到底是什么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