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秋风卷着沙砾,陆寻踩着戈壁的碎石往鸣沙山走。远处的沙丘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风掠过沙丘的纹路,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大地的呼吸。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沉稳的波动,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龙脉气脉如巨蟒般盘踞,气脉的颜色比中原更深沉,带着沙漠特有的厚重:“这里的地脉真刚劲。” 他望着沙丘间的绿洲,几株胡杨倔强地挺立在沙海中,气脉顺着树根往地下延伸,牢牢锁住流动的沙砾,“域外煞气清除后,连沙漠的气脉都透着韧劲。”
林婉儿裹着防风的头巾,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沙地下的景象 —— 无数细小的气脉从绿洲向四周扩散,像毛细血管般深入沙丘,沙丘表面长着贴地的 “固沙草”,那是当地守脉人按古法种植的耐旱植物:“寻哥你看!他们把固沙草种成了网状!” 她往绿洲边缘的石堆指,石块按北斗七星排列,石缝里插着削尖的红柳枝,“血珠说这是‘七星锁沙阵’,红柳能引地下水脉,石块能挡流沙,比中原的土阵更抗风沙!”
王胖子扛着个羊皮袋走在后面,军大衣重新穿上抵御风沙,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柔和的光:“奶奶的这沙漠够劲!” 他往沙地上扔了块黄龙玉佩碎片,碎片落地的瞬间,周围的沙砾不再流动,竟凝成个小小的沙环,“胖爷昨天在绿洲打井,打出的水带着甜味,比城里的井水还解渴!” 沙环中冒出几株嫩绿的草芽,在风中轻轻摇晃。
绿洲中心的胡杨树下,西北的守脉人老马正带着几个后生检修石阵。他穿着羊皮袄,腰间挂着把铜制的探沙杖,时不时往沙地里插一插,杖尾的铜铃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陆先生可算来了!” 老马脸上的皱纹里沾着沙砾,探沙杖往石堆上一靠,杖身立刻泛起淡淡的土黄色光晕,“按您说的法子,每月往石阵里埋艾草和硫磺,沙暴都绕着绿洲走,连枯死的胡杨都冒出新枝了!”
陆寻走到最大的胡杨前,共生纹感应到树根下的气脉形成个巨大的漩涡,无数细小的气丝顺着气脉往沙丘深处延伸,将流动的沙砾牢牢固定:“这胡杨成了沙漠的定沙桩。” 他往树根处添了块带骆驼纹的青石,“加块镇石稳固气脉,能让固沙效果更持久。”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沙砾就不再滚动,连风声都柔和了几分。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射出蓝光,符面映出沙丘背面的景象 —— 那里的固沙草大片枯黄,沙地下的气脉流动滞涩,隐约能看到极细的灰丝在缠绕:“寻哥快看!那里有残留的煞气!” 她往沙丘方向跑,头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血珠说可能是沙暴带来的域外煞气余孽,藏在沙缝里没清干净!” 听石符的蓝光在沙丘上空盘旋,标出几处需要净化的节点。
陆寻跟着蓝光来到沙丘背面。流动的沙砾下藏着暗黄色的煞气,踩上去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灼热感。他捡起根红柳枝,在沙地上划出环形的浅沟,将煞气圈在中间:“这样气脉就能顺着沙沟聚集煞气。” 他往沟里撒了把 “锁沙籽”,那是西北特有的植物种子,遇沙就能生根,“再种上锁沙籽,既能固沙,又能吸附煞气,最适合这里的环境。” 共生纹感应到淤塞的气脉开始疏通,像被理顺的绳索重新焕发活力。
王胖子闲着没事,帮后生们加固石阵。离火珠往松动的石块上一点,青蓝色的火焰围着石块转了圈,石块就牢牢嵌在沙里:“奶奶的这火比泥浆还管用!” 他往石缝里塞了把晒干的骆驼刺,“胖爷这招叫‘火固沙防’,保证下次沙暴都冲不动!” 后生们看得直叫好,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往石缝里塞骆驼刺。
中午在老马的土坯房吃饭时,桌上摆着刚烤的馕、炖羊肉,还有自家晒的沙枣干。老马往陆寻碗里盛了碗奶茶:“先生尝尝这奶茶,放了沙棘果,喝了能解乏。” 他往窗外的绿洲指,“自从气脉通了,沙枣结得比往年多,连骆驼都长得更壮实,牧民们都说今年能多打几车草料。”
陆寻喝着奶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土灵气,顺着喉咙往下流,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沙漠养人,人护沙漠,本就该这样。” 他放下碗,“鸣沙山的地脉连着天山,天山通着西域,你们守好这里,就是守住了西北地脉的屏障。” 他往老马手里塞了本手抄的《沙脉护要》,“这里面记了些应对风沙煞气的法子,你们收好。”
下午离开绿洲时,风已经小了。后生们骑着骆驼送他们到沙丘边缘,驼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沙地上的固沙草网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老马站在胡杨树下挥手:“陆先生放心!我们定会守好绿洲,等您明年春来吃沙枣!” 胡杨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往北走了月余,他们走进东北的林海。冬雪已经落下,林间的松树挂满了白雪,阳光透过枝桠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鄂伦春族的木屋炊烟袅袅,马铃声顺着雪道飘过来,带着股林海的清冽。陆寻踩着积雪走进村寨,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清冽的波动,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龙脉气脉如银蛇般穿梭,气脉的颜色带着冰雪的晶莹,滋养着每一寸林海:“这里的气脉真清灵。” 他望着远处的长白山,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比西北的沙漠气脉更灵动。”
林婉儿裹着貂皮斗篷,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雪地下的景象 —— 无数细小的气脉从温泉向四周扩散,像银线般缠绕着树干,雪地上插着的松木杆按 “九宫” 排列,杆上挂着彩色的布条,那是当地守脉人按古法设置的 “林海护脉阵”:“寻哥你看!他们把松木杆连成阵了!” 她往最近的木屋指,屋檐下挂着晒干的草药,每串草药都系着红绳,“血珠说松杆能引雪下水脉,草药能驱寒煞,比中原的木阵更抗严寒!”
王胖子踩着雪咯吱咯吱地走,军大衣外裹着兽皮袄,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奶奶的这林海够冷!” 他往雪地里扔了块青铜残片,残片落地的瞬间,周围的积雪融化成圈,露出下面翠绿的苔藓,“胖爷这招叫‘融雪诀’,能让冻僵的地脉活络起来!” 鄂伦春族的猎手看到这景象,纷纷笑着竖起大拇指,马铃声摇得更欢了。
村寨中心的篝火旁,鄂伦春族首领老萨满正带着族人祭祀山神。他穿着兽皮神衣,腰间挂着铜铃,手里举着鹿角杖往雪地里点,杖尖接触雪地的地方就冒出淡淡的白汽:“陆先生!你们可算来了!” 老萨满脸上的皱纹里沾着霜花,鹿角杖往松杆上一靠,杖身立刻泛起淡淡的白色光晕,“上次你教的‘松阵护脉法’真管用,今年的雪灾都没伤着林木!”
陆寻走到松木阵前,共生纹感应到阵下的气脉形成个巨大的网络,无数细小的气丝顺着松根往树梢汇聚,再通过枝桠洒向林海:“这松阵成了林海的护脉网。” 他往阵中心添了块带雪纹的青石,“再加块镇石,护脉效果更好。”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松木杆就轻轻颤动,挂着的彩布条在风中飘扬,像是在道谢。
林婉儿往孩子们手里分 “驱寒草” 的种子:“把这个撒在木屋周围,长出的草能挡风雪。” 她教孩子们看树皮的纹路辨气脉,“树皮光滑的地方气脉顺,适合建木屋;树皮开裂的地方煞气重,要远离。” 孩子们拿着种子欢呼着跑开,很快就在木屋周围撒下圈绿色的种子。
王胖子跟着老萨满去检查猎人们的工具。离火珠往冻住的弓箭上照了照,青蓝色的火焰围着弓箭转了圈,原本结冰的弓弦立刻变得柔韧:“看到没?胖爷这火能化冻!” 他往猎手手里塞了包离火珠粉末,“箭头要是生锈,就撒点这粉末,比磨刀石管用!” 老萨满连忙让族人收好,用鹿皮包好放进神箱。
傍晚的村寨燃起篝火,鄂伦春族人烤着狍子肉,煮着松针茶,围着篝火跳起了狩猎舞。陆寻坐在篝火旁,看着火苗舔舐着架在火上的鹿角,鹿角在火焰中泛着淡淡的红光,与地下的气脉产生共鸣:“林海的地脉靠松阵护持,就像沙漠的地脉靠胡杨固沙。” 他对老萨满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守护法子,顺应自然才能守住家园。”
老萨满举起酒碗敬陆寻:“先生说得对!我们鄂伦春人敬山神,敬林海,就该按林海的性子守护。”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松脂,“等开春,我就带着族人去清理山谷的煞气节点,按您画的图找,保证一个不漏!” 马铃声再次响起,这次的调子多了几分欢快。
离开村寨时,老萨满带着族人骑着马送了他们很远。雪地上的马蹄印连成串,木屋的炊烟在林间袅袅升起,将林海的气脉与远方的龙脉连接在一起。陆寻回头望了眼村寨,共生纹感应到那里的地脉气脉正越来越旺盛,像颗跳动的心脏滋养着这片林海:“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望着远处的长白山,“该回中原了,守脉人的传承仪式该开始了。”
回到中原曲阜时,正赶上冬至。孔庙前的广场上搭起了祭台,各地的守脉人带着信物赶来 —— 江南的护脉草、塞外的阳起石、岭南的凝气萍、海岛的贝壳风铃、西南的驱邪竹、西北的固沙草、东北的驱寒草,整齐地摆放在祭台上。陆寻走上祭台,掌心的共生纹突然剧烈发烫,他能 “看” 到九州各地的气脉顺着信物往祭台汇聚,形成七彩的光带在半空交织。
“寻哥你看!” 林婉儿指着祭台中央,听石符在她掌心爆发出耀眼的光芒,符面映出三珠的虚影 —— 天珠的湛蓝、地珠的土黄、人珠的绯红在光带中显现,与信物的光芒融为一体,“血珠说这是‘三才合脉’!只有九州守脉人齐聚,信物共鸣,才能唤醒三珠的本源力量!” 她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眼里闪着泪光。
王胖子站在祭台边,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与三珠虚影遥相呼应:“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天地归一!” 他往祭台的香炉里扔了块黄龙玉佩碎片,青烟立刻化作条七彩神龙,在光带中盘旋,“胖爷就知道,只要咱们守脉人一条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周围的守脉人看到这景象,纷纷举起信物欢呼,声音在孔庙上空回荡。
老守脉人们牵着年轻后生的手走上祭台,将各自的信物交到后生手里。老马把固沙草递给西北的少年,老萨满将驱寒草传给东北的姑娘,每个动作都庄重而神圣:“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的守脉人。” 老李声音洪亮,举起罗盘对后生们说,“记住,护脉不是一天的事,是代代相传的责任,要用心,更要用情。”
后生们捧着信物,对着祭台三鞠躬,再向老守脉人三鞠躬,最后面向九州方向三鞠躬。当他们直起身时,信物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与三珠虚影产生共鸣,九州的气脉在这一刻达到完美的和谐。陆寻的共生纹与三珠虚影相连,他能清晰 “感受” 到每片土地的呼吸,每个百姓的心跳,与龙脉的脉动融为一体。
“这才是守脉的真谛。” 陆寻轻声说,眼眶有些湿润。他从怀中取出三样东西 —— 天珠本源碎片、地脉紫气结晶、人珠灵气玉佩,轻轻放在祭台中央,“三珠归一,气脉相连,但真正的根基,是代代相传的守护之心。” 三样东西接触的瞬间,化作三道流光注入后生们的信物中,信物上立刻浮现出淡淡的龙纹。
守脉人们围着祭台跳起了传承舞,老的带小的,熟的教生的,不同地域的舞步在雪地里交融,像七彩光带般和谐。陆寻走下祭台,看着年轻后生们认真学习的模样,林婉儿和王胖子一左一右站在他身边,离火珠与听石符的光芒在雪地里闪耀。
夜色渐深,祭台的光芒渐渐融入月色,化作点点星光洒向九州大地。陆寻站在孔庙前,望着漫天飞雪和远处的星空,掌心的共生纹与九州气脉持续共鸣,传递着温暖而坚定的力量。他知道,守护龙脉的事业没有终点,但只要这份守护的信念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只要九州的气脉永远相连,天地就会永远安宁。
后生们举着信物在雪地里奔跑,笑声在夜空回荡。老守脉人们坐在篝火旁,喝着热茶,看着年轻的身影,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陆寻捡起片落在祭台上的雪花,雪花在掌心融化,化作点点灵气渗入大地,与龙脉气脉融为一体。
“雪化了就是春天。” 林婉儿轻声说,往陆寻手里塞了块热饼,“就像守脉人的传承,一代接一代,永远不会断。” 听石符的光芒在她掌心渐渐柔和,映出明年春天的景象 —— 九州的土地上草木发芽,百姓劳作,守脉人巡查,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
王胖子往篝火里添了块木柴,离火珠的光芒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奶奶的这传承比啥都重要!” 他看着年轻后生们练习阵法,“想当年胖爷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看他们,就像看到咱们当初的影子。” 他往陆寻肩上拍了拍,“以后啊,咱们就等着喝他们的庆功酒!”
陆寻望着雪地里年轻的身影,他们举着信物在练习阵法,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眼神里的坚定与当年的自己如出一辙。他知道,守护的接力棒已经传递下去,未来的九州,会在这些年轻守脉人的守护下,永远安宁祥和。
月光洒在孔庙的每一片瓦上,照亮了祭台的信物,照亮了后生们的笑脸,照亮了老守门人眼角的泪光。远处的三珠在天际闪耀,与九州的万家灯火遥相呼应,诉说着这场跨越代际、穿越时光的守护之约,也预示着永恒的生机与希望。陆寻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守脉的薪火将永远在九州大地上燃烧,照亮一代又一代的守护之路。
雪越下越大,却挡不住祭台的温暖光芒,也挡不住年轻守脉人前行的脚步。他们的身影在雪地里移动,像跳动的火焰,像闪耀的星辰,将守护的信念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直到春回大地,直到岁月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