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华夏龙脉 > 第163章 高原长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藏高原的春风带着凛冽的寒意,陆寻踩着冻土往唐古拉山走。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圣洁的白光,经幡在山口猎猎作响,风掠过玛尼堆的石块,发出嗡鸣般的祈祷声。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清冽而厚重的波动,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龙脉气脉如银色巨龙般盘踞,气脉的颜色比中原更纯净,带着高原特有的神圣:“这里的地脉真圣洁。” 他望着冰川融水汇成的溪流,水流在阳光下泛着碎金般的光泽,气脉顺着水流往草原蔓延,滋养着每一寸土地,“域外煞气清除后,连高原的气脉都透着庄严。”

林婉儿裹着厚厚的藏袍,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 —— 无数细小的气脉从雪山向四周扩散,像经幡的丝线般缠绕着草原,草地上的玛尼堆按 “八吉祥” 排列,石块上刻着六字真言,那是当地守脉人按古法设置的 “圣地护脉阵”:“寻哥你看!他们把玛尼堆连成阵了!” 她往最近的帐篷指,帐篷前的煨桑炉冒着袅袅青烟,炉边的青稞酒壶系着红绳,“血珠说桑烟能净化空气煞气,青稞酒能滋养地脉,比中原的香炉更适合高原!”

王胖子扛着个牦牛皮包走在后面,军大衣外裹着羊皮袄,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柔和的光:“奶奶的这高原够劲儿!” 他往玛尼堆上放了块黄龙玉佩碎片,碎片刚放稳,周围的经幡就剧烈飘动,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胖爷昨天在草原喝的酥油茶,比城里的奶茶够味,喝下去浑身都暖烘烘的!” 玉佩碎片周围的石块突然泛起淡淡的金光,与经幡的影子交织成网。

草原中心的大帐前,高原的守脉人老喇嘛正带着几个年轻僧人转动经筒。他穿着绛红色的僧袍,手里的转经筒刻着精美的花纹,每转动一圈,筒内的经文就发出细微的嗡鸣:“陆先生可算来了!” 老喇嘛脸上的皱纹里藏着笑容,转经筒往玛尼堆上一靠,筒身立刻泛起淡淡的金色光晕,“按您说的法子,每月在阵眼煨桑祈福,风雪都绕着帐篷走,连去年枯死的格桑花都重新开了!”

陆寻走到最大的玛尼堆前,共生纹感应到石堆下的气脉形成个巨大的旋涡,无数细小的气丝顺着气脉往雪山深处延伸,将冰川的纯净灵气引入草原:“这玛尼堆成了高原的聚灵桩。” 他往石堆上添了块带六字真言的青石,“加块镇石稳固气脉,能让聚灵效果更持久。”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桑烟突然笔直升起,在风中不散,与气脉交织成金色的光带。

林婉儿的听石符突然射出蓝光,符面映出冰川边缘的景象 —— 那里的融水泛着淡淡的灰绿色,冰层下的气脉流动滞涩,隐约能看到极细的灰丝在缠绕:“寻哥快看!那里有残留的煞气!” 她往冰川方向跑,藏袍的下摆扫过草地,“血珠说可能是冰川运动带来的域外煞气余孽,藏在冰缝里没清干净!” 听石符的蓝光在冰川上空盘旋,标出几处需要净化的节点。

陆寻跟着蓝光来到冰川边缘。融化的冰水带着刺骨的寒意,冰层下藏着暗绿色的煞气,接触到阳光就冒出刺鼻的白烟。他捡起块刻着经文的石块,在冰面上划出环形的浅沟,将煞气圈在中间:“这样气脉就能顺着冰沟聚集煞气。” 他往沟里撒了把 “圣山草” 的种子,那是高原特有的耐寒植物,根系能分泌净化煞气的汁液,“再种上圣山草,既能固冰,又能吸附煞气,最适合这里的环境。” 共生纹感应到淤塞的气脉开始疏通,像被解开的哈达重新舒展。

王胖子闲着没事,帮年轻僧人加固玛尼堆。离火珠往松动的石块上一点,青蓝色的火焰围着石块转了圈,石块就牢牢嵌在石堆里:“奶奶的这火比泥浆还管用!” 他往石缝里塞了把晒干的艾草,“胖爷这招叫‘火固冰防’,保证下次风雪都冲不动!” 年轻僧人们看得直合掌行礼,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往石缝里塞艾草。

中午在老喇嘛的大帐吃饭时,桌上摆着刚煮的酥油茶、糌粑,还有风干的牦牛肉。老喇嘛往陆寻碗里添了勺酥油:“先生尝尝这酥油,用圣山的牛奶做的,吃了能抗寒。” 他往帐篷外的草原指,“自从气脉通了,牦牛长得比往年壮,牧民们都说今年能多打几桶酥油,连青稞的收成也更好了。”

陆寻喝着酥油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灵气温养着身体,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高原养人,人护高原,本就该这样。” 他放下碗,“唐古拉山的地脉连着昆仑,昆仑通着中原,你们守好这里,就是守住了高原地脉的源头。” 他往老喇嘛手里塞了本手抄的《高原护要》,“这里面记了些应对风雪煞气的法子,你们收好。”

下午离开草原时,风已经小了。年轻僧人骑着牦牛送他们到山口,牦牛角上的经幡在风中飘动,草原上的圣山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老喇嘛站在玛尼堆旁挥手:“陆先生放心!我们定会守好圣山,等您明年夏天来看格桑花!” 经幡的响声在山谷中回荡,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往东走了月余,他们走进云贵的梯田。春雨刚过,层层叠叠的梯田蓄满了水,像镜子般倒映着蓝天白云,哈尼族的蘑菇房炊烟袅袅,水牛角号的声音顺着田埂飘过来,带着股田园的清新。陆寻踩着田埂走进村寨,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温润的波动,能清晰 “看” 到地下的龙脉气脉如银链般缠绕着梯田,气脉的颜色带着水土交融的翠绿,滋养着每一寸稻田:“这里的气脉真灵动。” 他望着远处的竹林,竹影在水中摇晃,“比高原的地脉更秀美。”

林婉儿裹着绣花的围裙,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 —— 无数细小的气脉从水源向四周扩散,像毛细血管般遍布梯田,田埂上的石桩按 “十二生肖” 排列,桩上刻着农耕图案,那是当地守脉人按古法设置的 “梯田护脉阵”:“寻哥你看!他们把石桩连成阵了!” 她往最近的蘑菇房指,房檐下挂着晒干的稻穗,每串稻穗都系着彩绳,“血珠说石桩能引山水气脉,稻穗能聚丰收灵气,比中原的土埂更适合梯田!”

王胖子踩着田埂咯吱咯吱地走,军大衣换成了轻便的蓝布衫,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奶奶的这梯田够漂亮!” 他往水田里扔了块青铜残片,残片落水的瞬间,周围的水面泛起涟漪,露出下面活跃的鱼群,“胖爷这招叫‘活水诀’,能让田埂的气脉更通畅!” 哈尼族的农夫看到这景象,纷纷笑着竖起大拇指,水牛角号吹得更欢了。

村寨中心的晒谷场边,哈尼族首领老贝玛正带着族人祭祀谷神。他穿着黑色的对襟衣,头上缠着包头布,手里举着稻穗往田埂上洒,稻粒落在水面的地方就冒出淡淡的绿晕:“陆先生!你们可算来了!” 老贝玛脸上的皱纹里沾着泥土,稻穗往石桩上一靠,穗子立刻泛起淡淡的绿色光晕,“上次你教的‘梯田护脉法’真管用,今年的秧苗长得比往年都好!”

陆寻走到石桩阵前,共生纹感应到阵下的气脉形成个巨大的网络,无数细小的气丝顺着田埂往稻田延伸,再通过稻根渗入水土:“这石桩成了梯田的养脉网。” 他往阵中心添了块带稻穗纹的青石,“再加块镇石,养脉效果更好。”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水面就泛起层层绿晕,稻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道谢。

林婉儿往孩子们手里分 “护田草” 的种子:“把这个撒在田埂边,长出的草能固土防涝。” 她教孩子们看水流的纹路辨气脉,“水流平稳的地方气脉顺,适合种稻谷;水流湍急的地方煞气重,要种护田草。” 孩子们拿着种子欢呼着跑开,很快就在田埂边撒下圈绿色的种子。

王胖子跟着老贝玛去检查灌溉的水渠。离火珠往堵塞的渠口照了照,青蓝色的火焰围着渠口转了圈,原本淤塞的泥沙立刻被冲开:“看到没?胖爷这火能通渠!” 他往农夫手里塞了包离火珠粉末,“渠底要是长青苔,就撒点这粉末,比锄头挖管用!” 老贝玛连忙让族人收好,用竹筒装好放进谷仓。

傍晚的村寨燃起篝火,哈尼族人烤着竹筒饭,煮着茶香鸡,围着篝火跳起了耕作舞。陆寻坐在篝火旁,看着火苗舔舐着架在火上的竹筒,竹香混着饭香飘满村寨,与地下的气脉产生共鸣:“梯田的地脉靠石桩养护,就像高原的地脉靠玛尼堆聚灵。” 他对老贝玛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守护法子,顺应农耕才能守住家园。”

老贝玛举起酒碗敬陆寻:“先生说得对!我们哈尼人敬谷神,敬山水,就该按梯田的性子守护。”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等秋收后,我就带着族人去清理山谷的煞气节点,按您画的图找,保证一个不漏!” 水牛角号再次响起,这次的调子多了几分欢快。

离开村寨时,老贝玛带着族人背着竹筒饭送了他们很远。田埂上的水倒映着晚霞,蘑菇房的炊烟在村寨上空袅袅升起,将梯田的气脉与远方的龙脉连接在一起。陆寻回头望了眼村寨,共生纹感应到那里的地脉气脉正越来越旺盛,像颗跳动的心脏滋养着这片梯田:“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望着远处的云海,“该回中原了,九州的气脉共振仪式要开始了。”

回到中原泰山时,正赶上春分。玉皇顶的广场上搭起了祭天台,各地的守脉人带着信物赶来 —— 高原的圣山草、梯田的护田草、江南的护脉草、塞外的阳起石、岭南的凝气萍,整齐地摆放在祭台上。陆寻走上祭台,掌心的共生纹突然剧烈发烫,他能 “看” 到九州各地的气脉顺着信物往祭台汇聚,形成九色的光带在半空交织,与泰山的龙脉气脉融为一体。

“寻哥你看!” 林婉儿指着祭台中央,听石符在她掌心爆发出耀眼的光芒,符面映出天地的虚影 —— 天脉的湛蓝、地脉的土黄、人脉的绯红在光带中流转,与三珠的光芒交相辉映,“血珠说这是‘天地人三才共振’!只有九州气脉完全和谐,才能引动天地共鸣!” 她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眼里闪着泪光。

王胖子站在祭台边,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与天地虚影遥相呼应:“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天地归一!” 他往祭台的香炉里扔了块黄龙玉佩碎片,青烟立刻化作只七彩凤凰,在光带中盘旋鸣叫,“胖爷就知道,只要咱们守脉人守好各自的土地,天地自然会有感应!” 周围的守脉人看到这景象,纷纷举起信物欢呼,声音在泰山上空回荡。

年轻的守脉人们捧着信物走上祭台,按地域站成九列,将信物放在对应的方位。高原的僧人放下圣山草,梯田的农夫摆好护田草,每个动作都庄重而神圣:“从今天起,我们会像前辈一样守护家园。” 西北的少年举起固沙草,声音虽稚嫩却坚定,“请天地作证,请龙脉见证!”

随着他们的宣誓,祭台中央的三珠虚影突然变得清晰,天珠的湛蓝、地珠的土黄、人珠的绯红分别与天、地、人三彩气脉相连,九色光带顺着泰山龙脉直冲云霄,在天际形成个巨大的光环,将九州大地笼罩其中。陆寻的共生纹与光环产生共鸣,他能清晰 “感受” 到每片土地的生机,每条河流的流动,每座山脉的呼吸,与天地的脉搏融为一体。

“这才是天地归一的终极意义。” 陆寻轻声说,眼眶有些湿润。他从怀中取出三珠本源凝聚的玉佩,轻轻放在祭台中央,“三珠守护龙脉,而龙脉滋养万物,真正的归一,是天地人和谐共生。” 玉佩接触祭台的瞬间,化作三道流光注入大地,九州各地的气脉在这一刻达到完美的平衡。

守脉人们围着祭台跳起了丰收舞,不同地域的舞步在阳光下交融,像九色光带般和谐。陆寻走下祭台,看着年轻守脉人们自信的模样,林婉儿和王胖子一左一右站在他身边,离火珠与听石符的光芒在阳光下闪耀。

日头渐高,祭台的光芒渐渐融入日光,化作温暖的能量洒向九州大地。陆寻站在泰山顶,望着远方的云海和初升的太阳,掌心的共生纹与天地气脉持续共鸣,传递着温暖而坚定的力量。他知道,守护龙脉的事业没有终点,但只要这份守护的信念在九州大地上延续,只要天地人永远和谐共生,这片土地就会永远繁荣。

年轻守脉人们举着信物在山路上奔跑,笑声在山谷回荡。老守脉人们坐在岩石上,喝着山泉水,看着年轻的身影,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陆寻捡起片落在祭台上的桃花瓣,花瓣在掌心化作点点灵气,随风飘散,与龙脉气脉融为一体。

“春天就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林婉儿轻声说,往陆寻手里塞了块桃花糕,“就像守脉人的事业,永远充满生机,永远不会停止。” 听石符的光芒在她掌心渐渐柔和,映出九州各地的景象 —— 高原的格桑花开了,梯田的稻谷绿了,江南的河水涨了,塞外的草发芽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

王胖子往远处的云海指,离火珠的光芒在他掌心若隐若现:“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国泰民安!” 他看着年轻守脉人们下山的背影,“想当年咱们也是这么意气风发,现在看他们,就知道这守护的担子有人挑了。” 他往陆寻肩上拍了拍,“以后啊,咱们就放心游山玩水,偶尔回来看看就行!”

陆寻望着山下的世界,炊烟袅袅的村庄,绿意盎然的田野,奔腾不息的河流,每一处都透着安宁与生机。他知道,守护的接力棒已经稳稳传递,未来的九州,会在这些年轻守脉人的守护下,永远保持这份和谐与繁荣。

阳光洒在泰山的每一块岩石上,照亮了祭台的信物,照亮了年轻守脉人的笑脸,照亮了老守脉人眼角的泪光。远处的三珠在天际闪耀,与九州的山河大地遥相呼应,诉说着这场跨越天地、穿越时光的守护之约,也预示着永恒的生机与希望。陆寻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守护的长歌将永远在九州大地上传唱,伴随着每一代人,直到岁月尽头,直到天地永恒。

山风带着花香吹来,吹动了他们的衣角,也吹动了远方的经幡。陆寻三人的身影在泰山顶渐渐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守护信念,却如同泰山般永远屹立,如同日月般永远明亮,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守脉人,守护这片美丽的山河,传唱这首永不停息的高原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