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谶龙 > 第340章 磐石将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岸,联军大营。

秦军使者带来的消息如同在本就波澜起伏的湖面又投下了一块巨石。

“五百人对决?实战?”楚帝猛地站起身,脸上惊疑不定,“萧家小儿,又想玩什么花样?!”

周帝虽然还算镇定,但紧皱的眉头也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他挥退秦军使者后,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秦人狡诈,此举不安好心!”穆远山大步出列,“他们武斗刚胜,气势正盛!提出五百人实战,就是想利用刚刚提升的士气,再一步干净利落的击败我军,打击我军士气!”

杨洪面色凝重地补充道:“而且,他们拥有选择权,却放弃了更稳妥的沙盘推演,选择实战,必是对其麾下精锐以及指挥将领有着绝对的自信!”

“五百人,规模不大,正因如此,对指挥将领的临阵应变能力,士卒的单兵素质和默契程度要求极高!秦军的陷阵营、白马义从、虎卫营皆是精锐,这...”耶律牧野语气中带着一丝丝担忧。

帐内的气氛变得无比压抑。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场,他们输不起了。武斗已经惨败,若斗阵第一场再被秦军干脆利落地击败,那联军真就士气崩溃了!

“必须赢!最不济,也要打成平手!”楚帝几乎是低吼出来,眼睛都有些发红,“必须挽回颓势!否则这仗不用打了!”

“可是...派谁呢?谁能担此重任?”周帝问出了关键的问题,目光扫过帐下众将。

楚帅穆远山自然是最佳人选之一,他经验丰富,用兵沉稳,但他之前刚刚在鼎武关败于白起与李靖二人之手,虽然保全了主力,但锐气已挫。更何况区区五百人,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且风险太大。

大周耶律牧野,以防守坚韧着称,或许能顶住秦军的猛攻,寻求平局。但他擅长大军团作战,这种小规模精锐对决并非其长处。

还有其他一些以勇猛或机变着称的将领,但面对秦军可能出动的顶尖统帅,似乎都让人感觉胜算渺茫。

“需要一员...定海神针!”一位老臣喃喃道,“需要一员能稳定军心,能扛住压力,即便面对白起之流,也能稳住阵脚,至少不败的将领!”

可是,这样的将领,在哪里?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楚王缓缓开口,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沉稳:“陛下,臣弟或有一人选。”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楚王缓缓道:“可还记得磐石将军——王陵?”

王陵?这个名字让帐内许多人愣了一下,随即一些老将脸上露出了恍然和些许复杂的神色。

周帝也想起来了:“王老将军?他不是因当年...已解甲归田多年了吗?”

楚王点点头:“正是。王老将军或许进攻不足,但若论防守之坚韧、阵型之稳固、心态之沉稳,我军中无出其右者!尤其擅长指挥中小规模作战,当年先帝赞其‘虽万人攻之,旬月难下’!由他指挥五百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顶住秦军的攻势,甚至逼平对手。或许,他是最有希望的选择!”

周帝有些意动,这种时候,派出一个善于进攻的将领去硬碰硬,很大可能被白起等人打爆。不如派一个极致的防守大师,目标就是——不败!

可当年帐内知情的老臣们脸色都变得异常复杂和尴尬,尤其是楚帝,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当年那件事,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楚国朝堂的记忆里。

王陵,曾是大楚最负盛名的防守大师,性格刚直不阿,用兵如磐石般沉稳。然而,多年前,因一次至关重要的边境防御战中,他坚决反对当时还是皇子的楚帝瞎指挥,并直言顶撞。最终,楚帝一意孤行,导致楚军一部中伏,损失惨重。事后,楚帝为了维护颜面,反而将罪责推卸给王陵,斥其‘畏敌如虎,贻误战机’,逼得王陵心灰意冷,愤而卸甲归田。

此事在大楚高层并非秘密,也一直是司徒靖帝王生涯中的一个污点。如今,要请王陵出山,那就等于要楚帝亲自承认当年的错误,这比扇他耳光还要让他难受!

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楚帝。

楚帝胸膛剧烈起伏,脸色由青转红,由由红转白。悲愤、恼怒、不甘、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悔,种种情绪在他眼中交织。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让他向一个被他亲手逼走的臣子低头?

就在此时,周帝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开口道:“司徒兄,国事为重啊!如今非是计较个人恩怨之时。若王老将军能稳住局面,乃至逼平秦军,于我联军便是大功一件!过往种种,暂且放下吧。”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楚帝那可怜的帝王尊严。

他猛地起身,动作之大甚至带倒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刺耳的响声。

楚帝双目赤红,呼吸粗重,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拿...笔来!”

近侍连忙呈上绢帛和笔。

楚帝颤抖着提起笔,却半晌落不下去。最终,他仿佛认命一般闭上双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片屈辱的决绝。

他奋笔疾书,字迹甚至因为激动而有些扭曲。写完后,他看也不看,直接将绢帛扔给身旁的楚王,声音沙哑而疲惫,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颓丧:“皇弟,你...你亲自去。替朕...去请王老将军出山!把这封信交给他,态度要恭敬!就说...就说朕请他看在大楚千万百姓的份上,拉大楚一把!”

楚王接过沉甸甸的绢帛,脸色也是变幻不定,但他深知此事事关国运,郑重跪下:“臣弟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说完,他立刻起身,在几名精锐护卫的簇拥下,连夜冲出大营,快马加鞭向着王陵隐居之地赶去。

楚帝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颓然的坐回椅子上。

大帐之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明白,楚帝这是为了大局,被迫放下了所有的脸面与尊严。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位被伤透了心的老将军身上。他是否还愿意为这个曾经辜负他的国家,再次披上战甲,谁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