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信刚钻进那道弥漫着真假难辨气息的漩涡,就被一堆真假证书和虚实报道埋到了腰间。左手紧攥的《信息处理指南》正和某网红的虚假宣传文案缠成死结,挣扎间,书里掉出的 “第五章第一节” 飘落在脚边 —— 纸上 “去伪存真” 四个字被人用黑色马克笔涂改成了 “真假难辨”,旁边还画着一个捂着眼睛说 “看见的都是假的” 的糊涂蛋。
“这地方的虚实熵比出版社的信息混乱还离谱!” 乱信扒开粘在腿上的虚假广告单,指着前方乌泱泱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个穿西装的老板,拿着伪造的名牌大学毕业证招摇过市,面对质疑还振振有词,说什么‘证书只是形式,能力才是真的’;隔壁那个卖土特产的更绝,明明是普通的山里红,非要包装成千年野果,对着包装上的虚假宣传语说‘大家信了就是真的’!”
话音未落,商业街的广场中央那台 “验钞机” 与 “造假工具” 的融合装置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信息绞缠带残留的能量裹着真实报告和虚假合同,在空中拧成道 “真伪绞缠带”:左边飘着写满 “真” 字的盾牌,右边悬着刻着 “假” 字的利剑,带起的气流把信息架起的详略裁夺桥吹得像条被狂风吹烂的真假鉴定报告。
“快把那台老式鉴定仪拖过来!” 详略的青铜详略秤突然发出零件松动的声响,秤盘上的真实凭证和虚假票据开始互相撞击,“这绞缠带在篡改真伪逻辑 —— 你看桥栏杆上的标语,上午还是‘实事求是’,现在直接改成‘真假本就一体’!”
话没说完,裂开的地面缝隙里冒出串带着油墨和铁锈混合气味的气泡,泡中钻出来个拎着 “虚实甄别仪” 的老专家。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袖口磨得有些发亮,左胸别着枚 “明辨是非” 徽章,一半是放大镜下的真实印记,一半是被戳穿的虚假标签,中间用一根银丝拴着一个 “真” 字印章。最显眼的是他手里的仪器,左边显示屏滚动着真实度评分,右边跳着虚假成分检测,中间的 “虚实平衡点” 正像个摆钟似的左右摇摆。
“你们踩碎的是 2010 年那批被查处的虚假发票。” 老专家突然按住乱信挥舞的手臂,用手指着地面 —— 原本平整的地面竟浮现出淡灰色的真伪鉴定纹路,“瞧见没?这地面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说明有人把‘以假乱真’和‘认假为真’搅成了一锅粥,就像给真币和假币混在一起,让人分不清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乱信突然指着真伪绞缠带中心:“那团灰色雾气里有个会自己变换的文件!” 果然,雾中悬浮着一份合同,前一秒还是合法合规的真实条款,下一秒就变成了漏洞百出的虚假内容,文件上方还飘着 “真假通用” 的字样,看着格外荒诞。
“典型的真伪认知失调症。” 甄别师从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副放大镜,往鼻梁上一架,点开甄别仪的投影功能 —— 左边画面里,某商家把普通白酒装成名牌酒瓶,对着摄像头说 “口感一样,何必在乎牌子”;右边画面中,某消费者买到真货却坚信是假的,拿着鉴定报告还在大喊 “肯定是串通好骗我的”。黑色能量从两个画面里渗透出来,在详略裁夺桥上凝成一层黏糊糊的东西,凑近一看,竟是混合着墨水和虚假广告颜料的污垢。
“给你看个稀奇的。” 甄别师突然调出一组数据,左边的饼图显示某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占比高达四成,消费者却因为价格低廉争相购买;右边的柱状图里,某老字号坚持真材实料,虽然价格偏高,但顾客络绎不绝,“这叫‘真伪颠倒’,就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是非对错全凭一张嘴。” 他突然把虚实甄别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真假文件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溯源追踪法’,老祖宗早就懂 —— 真金不怕火炼,假的真不了,别总想着走歪门邪道。”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举着一部手机冲过来,屏幕上是他 p 过的旅行照片,背景从普通公园变成了国外着名景点:“大师您看,我这照片虽然是 p 的,但我心里去过了,这不也算真的吗?” 话音刚落,一个卖古玩的商贩捧着一个假古董挤进来,对着上面的假包浆说:“我这东西虽然是仿的,但工艺和真的一样,就当是真的卖怎么了?”
甄别师突然笑了,从随身的布包里倒出一堆真假硬币,在地上摆出一个天平:“小伙子你这叫‘自我欺骗’,就像梦里中了大奖,醒来还以为自己真的发财了,纯属自欺欺人;老板你这叫‘故意造假’,把假的当成真的卖,和拦路抢劫没什么区别,图啥呢?” 他用手指敲了敲两人的东西,“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一个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一看,是一本《造假秘籍》,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 “以假乱真的艺术”,里面夹着的某造假者的笔记上还写着 “只要手段高,假的也能变真的”。甄别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歪门邪道指南’,把造假当成本事,把欺骗当成能耐,最后只会自食恶果。”
正说着,真伪绞缠带突然甩出一道黑色光带,把甄别仪的屏幕砸出了裂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真伪曲线突然缠绕成一个死结,现实中某网红在直播间卖着假冒化妆品,还信誓旦旦地说 “绝对是正品,假一赔十”;隔壁的水果店老板把烂掉的水果切成块,做成水果拼盘,对着顾客说 “都是新鲜的,刚切的”。
“该拿出真本事了。” 甄别师突然扯开中山装的扣子,露出里面印着 “求真务实” 的白色背心,从怀里掏出一个放大镜和一个验钞笔,“古代的玉匠靠眼力分辨玉石真假,现代的鉴定师靠科技识别伪劣,这才是辨别真伪的正道,不是靠嘴说,也不是靠瞎猜。”
他把放大镜往空中一抛,镜片化作无数个小放大镜,在空中连成一道真伪鉴定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 “真” 字盾牌和 “假” 字利剑碰到这道桥,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被驯服的野兽,乖乖地待在虚实平衡点两侧。
“记住喽,” 甄别师把虚实甄别仪塞进乱信手里,“真的要坚守,假的要揭穿。就像老中医看病,望闻问切辨真伪,不能让假药害了人,也不能把真药当成毒药扔了。”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的声音。扭头一看,一个人拿着假学历找工作被揭穿,还在大喊 “我有能力,学历算什么”;旁边一个人买到真东西,却非要说是假的,对着商家不依不饶。
“那是‘公私’遗址的方向。” 甄别师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公家的东西占为己有,要么把私人的东西当成公共财产,比分不清真假的还让人头疼。”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真伪鉴定手册》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造假’和‘认假’当能耐的,翻第四章第三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自欺欺人最终只会骗了自己。” 正想问问是什么意思,甄别师已经背着鉴定工具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商业街里 —— 此刻某商店的老板正在认真检查商品真伪,旁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 “诚信经营,辨别真伪” 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