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192章 魏地深耕,楚隙渐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魏地深耕,楚隙渐裂

大梁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冯劫已踩着露水登上了新筑的城墙。

砖缝里的草芽沾着湿意,远处传来学子们教孩童读写秦文的琅琅声——“天、地、王、民”,四字短句从稚嫩的嗓音里跳出,混着工匠敲打木料的叮当声,成了这座重生之城的晨曲。

“大人,这是昨日各县报上来的户籍册子。”主簿捧着书薄匆匆赶来,“魏人百姓主动登记者已过七成,剩下的多是偏远乡野的老弱,小吏们正挨户去劝。”

冯劫接过书薄,指尖拂过“户、口、田、宅”四栏登记,忽然停在“大梁县·东门氏”那一行:“东门老丈家的孙子,不是说前日不肯学秦文吗?”

“是呢,”主簿笑道,“昨日邯郸太学的李学子带着新做的曲辕犁去他家地里试耕,一亩地比往日多翻了两成土。老爷子当即就让孙子跟着学写字,说‘大秦的法子能填饱肚子,这字也得学着认’。”

冯劫朗声笑起来,将书薄递还:“告诉各县令,不必强求。百姓心里有杆秤,咱们把水渠修通、把粮仓装满、把学堂办起来,他们自然知道该选哪条路。”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冯劫循声望去,见一群魏地乡绅围着个捧着布帛的老者,正往县衙方向走。为首的乡绅见到冯劫,忙拱手道:“冯大人,我等凑了些绢布,想给秦军将士做些冬衣。这重建的木料、石料,也愿由各家工坊平价供应——都是魏人一点心意。”

老者抖开布帛,上面用秦文歪歪扭扭绣着“大秦永昌”四字,针脚虽糙,却透着真诚。冯劫喉头微热,正欲推辞,却见王贲带着亲兵走来,朗声道:“魏地百姓的心意,秦军收下了!”他转向冯劫,“昨日我派去浚仪县的兵回来说,那里的百姓自发组织了护粮队,帮着蒙毅的人押送赈济粮,连孩童都提着水罐在路边等着。”

冯劫望着晨光里渐次舒展的大梁城,忽然明白:所谓归心,从不是靠律法条文硬压,而是让百姓在废墟里看见炊烟,在寒冬里摸到暖意。

三日后,荀子从邯郸带来的种子到了。数百车粟米、稻种堆在城门口,学子们领着百姓分拣、晾晒。

一个瘸腿的魏兵拄着木杖走来,他原是大梁守兵,城破时被秦军所俘,因伤被冯劫放归。此刻他捧着一把稻种,声音沙哑:“这是……南方的占城稻?听说一年能两熟?”

“正是,”学子笑着点头,“大人说,魏地水土好,种这个,明年家家都能有余粮。”

瘸腿兵忽然跪地,朝着咸阳方向叩了三个头。周围的魏人见状,也纷纷效仿。

冯劫站在城楼上看见这一幕,提笔给李斯写了封信,末尾道:“民心如田,播什么种,便收什么粮。魏地已播秦种,只待秋收。”

楚地的雨下了整月,悦香楼的屋檐下总挂着水帘。柳湘湘凭栏望着楼下,见张龙裹着一身湿气进来,忙递上姜汤:“黄歇那边有动静了?”

“何止有动静,”张龙灌了半碗姜汤,抹了把嘴,“那老狐狸见楚王病重,竟暗中联络了三个县的守将,说是‘以防项燕异动’,实则想趁机把兵权攥在手里。我托人送了他一柄秦王赐的玉如意,只说‘大秦看重令尹之才’,他夜里就派人来传话说,愿‘与秦共商楚事’。”

宋瑜从内室走出,手里捏着片竹简:“这是老周从楚宫后厨偷抄的方子,太医给楚王开的安神汤里,竟加了微量的‘牵机引’——这药长期服用,看似安神,实则耗人元气。”

柳湘湘接过竹简,指尖泛白:“是黄歇的人动的手?还是太子熊完?”

“不管是谁,”刘妈端来刚烤好的饼,“楚王身子垮了,楚国内斗就快摆上台面了。项燕昨日又上了折子,请求诛杀‘惑乱宫闱’的秦舞姬,楚王没批,却把折子给黄歇看了——这分明是挑事。”

正说着,楼下传来一阵琵琶声。柳湘湘眼神一动:“是我安插在项府的乐师回来了。”她下楼时,那乐师正弹到一曲《楚殇》,弦音里满是悲愤。见柳湘湘过来,乐师指尖一顿,低声道:“项将军昨夜召集部将,说‘秦贼虎视眈眈,楚若自乱,必蹈魏、韩覆辙’。他已派儿子项梁去江东募兵,还说要亲自去郢城‘清君侧’。”

柳湘湘心头一凛:项燕果然要动了。她回到雅间,将消息一说,张龙拍案道:“好!他一动,黄歇必反制,咱们正好坐收渔利。”

“不可大意,”宋瑜摇头,“项燕治军极严,他的水师战船密布云梦泽,连渔民都靠近不得。我昨日去江边探查,见他们的船舰上都装了新铸的铜炮,比咱们秦军的射程还远。”

柳湘湘忽然想起一事,从妆奁里取出个锦囊:“这是去年项燕的夫人托我卖的珍珠,说要给军中将士做冬衣。她是楚先王的侄女,素来不赞成项燕与秦为敌。或许……”

“你想从她入手?”张龙眼睛一亮。

“试试吧,”柳湘湘将锦囊收起,“项燕虽刚直,却极重妻儿。我备些秦国的药材,以探望为名去项府走一趟。你们盯紧黄歇,若他敢对太子动手,立刻报给熊完的人——让他们狗咬狗才好。”

是夜,项府后院。柳湘湘捧着药箱,看着项夫人将一碗汤药喂给咳嗽不止的幼子。“夫人,这是大秦名医配的止咳方,在邯郸治好过不少孩童。”她轻声道,“听说将军近日忧心国事,寝食难安?”

项夫人叹了口气:“他总说大秦要灭楚,可楚王只顾享乐,令尹又处处掣肘。前日他见江里漂着魏地逃难来的百姓,竟在江边坐了一夜,说‘若楚亡,这些人便是前车之鉴’。”

柳湘湘心头微动:“将军心怀百姓,是楚人之福。只是……如今楚国内耗,若秦军真的南下,百姓岂非要再遭战火?”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魏地重建的图卷,大梁城三个月便起了新房,百姓有粮吃、有学上。夫人若信我,可劝将军想想,什么才是真正对楚民好。”

项夫人展开帛书,月光下,图上的大梁城炊烟袅袅,孩童在学堂前奔跑。她指尖轻颤,忽然将帛书收起:“多谢柳掌柜好意,只是……项氏世代忠楚,将军的心思,我怕是劝不动。”

柳湘湘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忽听项夫人低声道:“三日后,项梁会从江东运一批新造的弩机回营,走的是云梦泽西侧的芦苇荡——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咸阳宫的烛火亮到深夜。嬴政看着冯劫送来的魏地户籍册,又拿起柳湘湘传回的楚地密报,指尖在“项燕”与“黄歇”的名字上反复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