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农村,李建国和王秀莲夫妇靠着日复一日在田地里刨食,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女儿李娟身上。他们省吃俭用,拼尽全力供李娟读书,只盼着她能走出农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高考结束后,李娟满心期待着录取通知书,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信箱始终空着。她以为自己落榜了,巨大的失望淹没了她,加上家里实在拿不出复读的钱,懂事的她没再多言,收拾行囊跟着同乡外出打工。几年后,她在打工地认识了同是农村出身的男人,结婚生子,在当地的小村子里扎下根,日子过得平淡又辛劳。
15年后,李娟因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意外在档案中发现了一个让她浑身冰凉的事实——当年她其实考上了大学,只是录取通知书被人冒领,身份也被顶替了。
经过一番艰难的打听和调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顶替者是她当年隔壁班的同学张倩。张倩的父亲在当地有些势力,通过不正当手段,让女儿冒用了李娟的名字和成绩,走进了那所本该属于她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张倩凭借这个“身份”回到本地,一步步进入公务员队伍,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领导。
得知真相的李娟又气又痛,她奔波于各个部门,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可张父早已铺好了关系网,张倩也利用职位之便层层阻挠。李娟的举报信石沉大海,上门反映被各种理由推诿,当年的证据要么被销毁,要么无人愿意作证。
最终,她只能在一次次的失望中看着对方依旧风光,自己的冤屈却无处诉说,那段被偷走的人生,仿佛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口。
七月七日的阳光带着灼人的热度,泼洒在故城县的县城街道上。王杰刚一睁开眼,就被这陌生又带着年代感的景象攫住了视线——路边的建筑多是两三层的红砖小楼,墙面上刷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有些地方还留着斑驳的“计划生育”宣传画。
街上行人不算多,穿着却极具时代特色:男人大多是的确良衬衫配深色长裤,裤脚微微收着,有的还系着一根军用皮带;女人则常见碎花衬衫或条纹针织衫,下装多是蓝色或灰色的卡其布裤子,头发要么扎成简单的马尾,要么烫成略显蓬松的卷发。
偶尔有“二八”自行车叮铃铃从身边驶过,车后座或许还带着一个提着网兜的人,网兜里装着几个苹果或是两瓶橘子汽水。
空气中混杂着煤炉燃烧的烟火气和街边小吃摊飘来的油条香味,远处传来广播喇叭里播放的流行歌曲,是那英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唱《山不转水转》。
王杰定了定神,在脑海中唤道:“系统077。”
“滴——系统077已激活。”一个机械的电子音在他脑中响起。
“接收当前剧情。”
“剧情接收中……接收完毕。”
信息流涌入脑海,王杰很快厘清了来龙去脉,目光不自觉地投向街道尽头的方向——那里,或许正关联着一个叫李娟的女孩即将被改写的命运。
“任务目标:阻止李娟的人生被顶替,修正其错位的命运轨迹。”系统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王杰深吸了一口带着时代气息的空气,攥紧了拳头。高考的日子已经到来,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一天的查探下来,王杰终于把零碎的信息拼凑完整。
张万林曾是县物资局供销公司经理,如今经营着县城里数一数二的“万林建材批发部”,还挂着县工商联副会长的头衔。
他的建材生意几乎垄断了本地公私建筑的供应,从教育局新盖的档案室到法院、检察院的修缮工程,都由他供货。
更关键的是,他与多个部门的头面人物往来密切——和教育局副局长是老交情,跟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关系熟络,连派出所的民警见了他都得客气打招呼。
在县城里,无论是生意场还是官场,他都算得上有头有脸、关系硬实的人物,势力盘根错节,远非普通商户可比。
深夜,故城县城一片寂静。王杰隐在万林建材批发部对面,精神力铺开,笼罩周围150米范围,锁定建材店和不远处的私宅。
他潜进建材批发部,将仓库的货款、单据、电缆,连同办公室的财物,尽数收进空间。
随后转向张万林的私宅。精神力安抚好院内的狗,他翻墙而入,直奔正屋。精神力探知保险柜位置,打开后,将里面的现金、记着“教育局王局”“法院李科”等名字的账本,以及金银珠宝、名贵手表,全部收走。
接着,他按线索前往教育局副局长、法院科室主任、派出所所长等人的家。专找藏着猫腻的地方,将受贿记录、不明财物、交易字条等能证明与张万林勾结的证据,一一搜出收进空间。
王杰连夜赶往省城。
到了省城,他从空间里取出那些账本、交易字条、受贿记录等证据,仔细整理好,放进一个档案袋。随后,他动用空间异能,将这份档案袋复制成三份。
他的身影在省城的机关大楼间穿梭,凭借空间异能的隐蔽性,悄无声息地潜入组织部、纪监委和信访办。
在组织部,他找到主要领导的办公桌,将一份档案袋放在桌角;纪监委的领导办公桌上,也多了一份同样的档案袋;最后,信访办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同样出现了一份。
放好所有材料,王杰没有丝毫停留,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转身离开,消失在省城的晨阳中。
两天后,故城县的空气骤然变得紧张。
一辆辆挂着省城牌照的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县城,直奔各个机关单位。由省纪监委牵头,组织部、信访办抽调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带着明确的指令,迅速控制了局面。
张万林刚到建材批发部,就被几名身着制服的调查人员拦下,他脸上的镇定瞬间崩塌,试图掏出手机联系关系,却被当场没收。
万林建材批发部的账目被查封,仓库里的货物也被逐一清点,那些曾被他视为“靠山”的账本,此刻成了最锋利的证据。
与此同时,教育局副局长正在办公室签署文件,调查人员推门而入时,他握着笔的手猛地一抖,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大片;法院那名与张万林往来密切的科室主任,刚开完早会就被带走,走廊里传来他慌乱的辩解声;派出所所长还没来得及安排当天的巡逻,就被要求配合调查,他平日里的威严荡然无存。
这场由省城调查组主导的行动,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张万林构建多年的关系网,在自上而下的凌厉攻势下,如同被戳破的蛛网般迅速瓦解。
那些曾依附于他的人,要么被当场带走,要么在单位里接受问询,整个故城县城都能感受到这场风暴的威力。
不到两天时间,以张万林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被彻底清查,相关人员悉数落网,曾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调查组的到来,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故城县沉闷的空气。那些常年被张万林及其势力欺压的百姓和商人,起初还带着犹豫观望,可当看到张万林等人被带走的消息传开,积压多年的愤懑终于找到了出口。
有人揣着被强占宅基地的证明,一早就在调查组驻地门口等候;曾被张万林用低价抢走建材生意的批发商,扛着厚厚的账本赶来,指着上面的强迫交易记录红了眼眶;甚至有当年被他手下打伤、却敢怒不敢言的小贩,带着伤痕照片和证人证词,哽咽着讲述遭遇。
举报的人排起了长队,从街头巷尾传来的控诉声,汇成了指向张万林集团的铁证。
这些新的举报材料,与王杰提供的账本、交易记录相互印证,让调查组掌握的证据链愈发完整——不仅有顶替升学的线索,更牵扯出多年来的强买强卖、行贿受贿、滥用职权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证据全面固定,调查组不再停留。几天后,满载着涉案人员的车辆驶离故城县,张万林、教育局副局长、法院科室主任、派出所所长等人,连同那些依附于他们的爪牙,被一并带回省城。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彻底审查与公正审判,那些藏在暗处的龌龊交易,终将在阳光下被一一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