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新生1970 > 第312章 被顶替的身份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头很烈,村口停着一辆桑塔纳。王杰下车,穿白衬衫、西裤,黑皮鞋,拎着公文包。

桑塔纳开到村口,王杰下车,问路边的老人:“大爷,李建国家在哪?”

老人往村里指:“直走,倒数第二户,红砖墙的就是。”

王杰上车,顺着指引开到那户人家门口,停稳车。

院里,李建国正蹲在地上编筐,王秀莲在择菜,李娟坐在旁边看书。听到车响,三人同时抬头,见一辆桑塔纳停在门口,都愣住了。

李建国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在衣角上蹭了蹭手,王秀莲也站起身,拉了拉李娟的胳膊。三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带着怯意,脚步有些迟疑地迎出来,眼神里满是不安。

王杰看着迎上来的三人,主动开口:“你是李建国,这位是王秀莲吧?这位就是你女儿李娟?”

三人点点头,眼神里的不安还没散去。

王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证件递过去:“我是‘某某救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叫王杰,这是我的证件,我是基金会的主管。”

证件上印着基金会名称和他的名字、职务。李建国接过去看了看,又递给王秀莲,两人都没怎么识字,只模糊看懂几个字。

王秀莲搓着手问:“同志,您找我们有啥事儿?”

“我们屋里谈吧。”王杰说。

“哎哎,进屋说,进屋说。”李建国赶紧侧身让开,引着王杰往里走。

屋里陈设简单,李建国拉过一张长凳:“同志,你坐。”转身要去倒水,王秀莲已经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往灶房去了。

很快,王秀莲端着缸子出来,里面是晾好的白开水,她把缸子往王杰面前推了推,不好意思地说:“家里没啥好茶,就喝点白水,你别嫌弃。”

“没事,挺好的。”王杰接过缸子,放在桌上。

他看向三人,说:“我这次来,是为李娟的事。我们基金会查到,李娟学习成绩很好,但家里条件比较困难,所以决定对她进行帮助。”

李建国、王秀莲和李娟都愣住了,随即脸上涌上难掩的喜悦。李建国往前凑了凑,急着问:“咋个帮助法?是不是有啥要求?”

王杰笑了笑:“是无偿的,不求任何回报。基金会的钱,都是全国的好心人捐的,就是用来帮衬像你们这样家境困难、但孩子有读书希望的家庭。”

三人这才彻底松了口气,悬着的心落了下来,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许多。

王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信封,递到李建国面前:“这是500块钱,是基金会给你们家的困难救助,补贴家用。”

李建国双手接过来,信封沉甸甸的,他捏了捏,抬头看着王杰,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王杰继续说:“等一个月后李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会再来。到时候接你们一家三口,送李娟去学校报到,学费、其他费用我来交。也让你们俩去学校看看,之后再送你们回来。”

他顿了顿,看向李娟:“你上学期间所有花销,基金会都会承担,一直到你大学毕业。”

王秀莲捧着信封,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顺着眼角往下淌,嘴里反复念叨着“谢谢,谢谢”。李建国猛地站起身,要给王杰鞠躬,被王杰赶紧伸手拦住。

“不用这样,真不用。”王杰按着他的胳膊,“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建国眼眶也红了,紧紧攥着信封,手背上青筋都绷了起来。

王杰看向李娟,问:“这一个月,你有什么打算?”

李娟低下头,小声说:“本来想着出去挣点学费……”

“别出去了。”王杰打断她,“外面打工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安全因素多。要是真想见见世面,你可以跟我去省城逛逛,你报考的学校不也在省城吗?”

李娟眼里闪过一丝兴奋,抬头看向父母,眼神里带着询问。李建国和王秀莲面露难色——既怕孩子跟陌生人走不放心,又刚收了人家的钱,不好直接拒绝。

王杰看出他们的犹豫,说:“我的身份你们放心,不是坏人,不会对李娟做什么。去不去你们自己定,我也可以在省城等她。”

说着,他起身告辞。李建国连忙摆手:“同志,我们不是那意思!留下吃了饭再走吧?”

“不了,得赶回省城。”王杰摆摆手。

就在他要开车门时,李娟忽然开口:“我跟你去!能捎我去省城吗?我想过去看看。”说完,她望向父母。

李建国和王秀莲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点了头。

王杰说:“那你去收拾行李。”

李娟转身进屋的工夫,王杰对李建国夫妇说:“你们要是不放心,也可以一起去。现在不是农忙,收拾下行李就行,所有花费我全包,对我来说不算啥。”

两人商量了一阵,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女儿,决定跟着一起去。

一家三口很快收拾好行李,王杰接过行李放进后备箱,发动车子,载着他们往省城驶去。

桑塔纳驶离乡间小路,汇入国道,又过了几个小时,终于驶入h省省会A市的地界。车窗外的景象渐渐变得稠密,低矮的房屋被连片的楼房取代,街道上行人、自行车多了起来,偶尔能看到挂着“A市”牌照的公交车驶过。

王杰把车停在中原区一处繁华地段,这里商铺林立,街边的霓虹灯牌在傍晚亮了起来。他带着三人走进一家看起来挺体面的酒店,前台登记时,直接开了三个房间。付账时,他侧身挡住了价目表,李建国夫妇想凑过去看,被他笑着摆手拦下:“基金会统一报销,你们不用操心。”

放好行李后,王杰提议去吃饭。出了酒店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家挂着“老烩面”招牌的餐馆,里面坐满了人。他带着三人走进去,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四大碗烩面,又加了几个炒菜——番茄炒蛋、醋溜土豆丝,还有一盘红烧排骨。

李建国夫妇看着菜单上的价格,悄悄拽了拽王杰的袖子,王秀莲小声说:“同志,够了够了,太多了。”

“没事,尝尝A市的特色。”王杰没让他们多劝。

烩面端上来时,粗宽的面条浸在浓郁的汤里,上面飘着羊肉片、粉丝和青菜,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李娟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挑起一根,吹了吹送进嘴里,眼睛亮了亮。李建国和王秀莲也拿起筷子,吃得有些拘谨,却难掩脸上的新奇。

结账时,王杰依旧快步走到柜台前,没让他们看清付了多少钱。走出餐馆时,夜色已经沉了下来,A市的街道比村里亮堂得多,李建国夫妇忍不住四处张望着,眼里满是陌生又新鲜的光。

吃完饭,王杰带着三人往A市最热闹的地段走。越往前,人越多,街边的商店鳞次栉比,大喇叭里播放着商品广告,不时有自行车铃声和公交车报站声混在一起,热闹得让李建国夫妇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先走到一处广场,周围矗立着几座崭新的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王杰指着其中一栋说:“这是亚细亚商厦,算是A市最气派的商场了。”李娟好奇地仰着头,看着楼顶上巨大的招牌,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她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白,袖口还磨出了毛边,在来往穿着光鲜的人群里,显得有些局促。

王杰看在眼里,没多说什么,只是路过冷饮摊时,买了四瓶橘子味汽水,递过去:“天热,喝点水。”

逛到亚细亚商厦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三人看直了眼。王杰径直带着他们走到女装部,指着一套浅蓝色的连衣裙说:“试试这个。”又挑了件白色短袖、一条深色裤子,连同一双米白色的凉鞋和几双袜子、内衣,一起递给导购。

李建国赶忙摆手:“同志,这可使不得,太贵重了!”王秀莲也拉着李娟往后退:“我们不用,真不用。”

“别客气。”王杰笑着把东西塞给李娟,“就当是第一次见妹妹,当哥的送件见面礼,不碍事。”

李娟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红着脸喊了声:“哥。”

这声“哥”让李建国夫妇没了辙,只好让李娟去试衣服。等李娟换好出来,浅蓝色的裙子衬得她眉眼清亮,王秀莲看着,眼圈又有点红了。

王杰转头想给李建国夫妇也挑几件,两人却头摇得像拨浪鼓,说啥也不肯要,王杰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