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军集结完毕,一场惨烈的大战再次拉开帷幕。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日军的轰炸机群便如乌云般朝着抗日根据地袭来。尖锐的防空警报声瞬间响彻整个根据地,战士们和百姓们迅速按照预定方案行动起来。
日军轰炸机在空中盘旋,投下一颗颗重磅炸弹。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在根据地内炸开,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防御工事在轰炸中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简易的掩体被直接炸毁,不少战士在轰炸中受伤。但抗日联盟的防空哨和简易防空设施发挥了一定作用,高射机枪不断向日军飞机射击,迫使日军飞机不敢过于低空飞行,投弹的精准度受到影响。
轰炸过后,日军两个联队和伪军部队从东、南两个方向如潮水般涌来。在东路,日军凭借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向抗日联盟的防线发起猛烈攻击。日军的火炮不断轰击着防线,将前沿的铁丝网和鹿砦炸得粉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呈散兵线推进,试图突破防线。
李团长在前沿阵地沉着指挥,他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动向,大声下达指令:“同志们,稳住!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注意躲避炮火!”战士们紧紧趴在战壕里,等待着日军的靠近。当日军进入有效射程后,李团长一声令下:“开火!”顿时,轻重机枪、步枪一起开火,密集的子弹射向日军。日军士兵纷纷倒下,但他们凭借着兵力优势,不顾伤亡,继续推进。
“火箭筒,攻击坦克!”李团长喊道。火箭筒手们迅速瞄准日军坦克,“轰!轰!”几声巨响,火箭弹准确命中日军坦克,一辆坦克燃起大火,失去了战斗力。然而,其他坦克仍在继续前进,并用炮火对阵地进行压制。战士们利用被炸塌的防御工事作为掩体,顽强抵抗,不断投出手榴弹,在日军人群中炸开。
在南路,伪军部队在日军的督战下,也向抗日联盟的防线发起进攻。伪军虽然战斗力相对较弱,但人数众多,他们在日军的火力掩护下,试图突破防线。三团团长李强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他大声鼓舞着士气:“兄弟们,这些伪军是汉奸,为虎作伥,绝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狠狠地打!”战士们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对伪军进行打击,伪军在进攻中伤亡惨重,但在日军的逼迫下,仍不断向前冲。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有大量人员伤亡。抗日联盟的战士们在日军和伪军的两面夹击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死死守住防线。
此时,陆星辰带领的技术团队在战场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冒着炮火,穿梭在阵地上,对受损的武器和通讯设备进行紧急抢修。当一门迫击炮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迅速赶到,不顾危险地在战场上进行维修。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让迫击炮重新投入战斗。同时,他们还利用战场环境,对一些武器进行临时改进,提高其作战效能。例如,为步枪加装了简易的瞄准装置,让战士们在远距离射击时更加精准。
王营长的情报人员在敌后不断收集情报,为前线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持。他们及时掌握日军和伪军的兵力调动、进攻方向等信息,并迅速传递给指挥部。根据情报,指挥部能够及时调整兵力部署,加强薄弱环节的防御,成功挫败了日军和伪军的多次进攻企图。
后勤部门的工作同样紧张而艰巨。运输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将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许多运输队员在途中受伤甚至牺牲,但他们依然毫不退缩。担架队和医疗队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及时将受伤的战士抬下战场进行救治。医疗点内,医护人员们争分夺秒地为伤员进行手术和包扎,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抗日联盟全体军民团结一心,不畏强敌,顽强抵抗着日军和伪军的进攻。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他们知道,身后就是根据地,就是他们的家园和亲人,他们必须坚守住每一寸土地,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与日军和伪军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