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与伪军的联合猛攻下,抗日联盟的防线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局势愈发严峻。但抗日联盟并未坐以待毙,张浩与各部首领迅速商讨,决定调整战术,突破眼前的困境。
张浩站在临时指挥所里,看着作战地图,神情凝重地说道:“敌人来势汹汹,正面硬抗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发挥灵活多变的战术优势,打破敌人的进攻节奏。”
李团长思索片刻后说道:“东路日军装备精良,是主攻方向,我们可以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在预设的伏击圈给予他们沉重打击。而南路的伪军,战斗力相对较弱,我们集中力量进行反击,争取先击退这一路,稳定南线局势。”
陆星辰补充道:“为了配合战术实施,我们要利用好武器装备。在伏击圈布置更多的地雷和自制的爆炸装置,增强杀伤力。同时,加强通讯设备的保障,确保各部队之间联络畅通,协同作战。”
王营长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情报工作要紧密跟进,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一旦日军进入伏击圈,我们要确保信息及时传递,让各部队能准确出击。”
后勤负责人说道:“物资方面会全力保障,为反击部队提供充足的弹药和补给。同时,安排好医疗队伍,随时准备救治伤员。”
作战计划确定后,各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在东路,李团长挑选了部分精锐战士组成诱敌小队。他们故意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做出慌乱的样子,逐渐放弃前沿阵地,佯装败退。日军见状,以为抗日联盟抵挡不住,指挥官兴奋地挥刀下令:“追!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日军部队在坦克的带领下,如饿狼般疯狂追击。
与此同时,在预定的伏击圈内,一团的主力部队已经埋伏就绪。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树林和草丛中,紧紧握着武器,眼神坚定。他们在伏击圈内埋设了大量的地雷,还布置了许多自制的爆炸装置,这些装置连接着巧妙的触发机关。
当追击的日军进入伏击圈后,李团长通过通讯设备大喊一声:“动手!”顿时,地雷和爆炸装置同时引爆,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日军的坦克被炸得东倒西歪,步兵们也被炸得血肉横飞,队伍瞬间大乱。
“杀!”埋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日军,喊杀声震彻山谷。轻重机枪、步枪一起开火,日军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追击的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狼狈撤退。
在南路,三团团长李强按照计划,集中全团的优势兵力和火力,对伪军发起反击。“同志们,把这些汉奸打回去!”李强挥舞着手枪,带头冲锋。战士们士气大振,端着刺刀,如潮水般冲向伪军。
伪军原本就是被迫参战,士气低落,面对抗日联盟的猛烈反击,顿时阵脚大乱。三团战士们利用伪军的慌乱,迅速穿插分割,将伪军部队切成几段。伪军各自为战,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经过一番拼杀,伪军开始全线溃败,纷纷向后逃窜。
陆星辰带领的技术团队在战斗过程中,不仅保障了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还发挥了创新精神。他们利用战场上日军遗留的炮弹,改装成了威力巨大的土制炸弹。这些炸弹被悄悄地放置在日军可能经过的路线上,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王营长的情报人员在敌后积极活动,不仅及时掌握了日军和伪军的行动路线,还成功破坏了日军的部分通讯设施,使得日军指挥系统出现混乱。日军指挥官无法及时了解前线的准确情况,下达的命令也变得混乱无序,进一步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后勤部门的运输队在枪林弹雨中,及时将弹药和补给送到前线,确保了反击部队的战斗力。医疗队伍也紧跟作战部队,对受伤的战士进行及时救治,大大降低了战士们的伤亡率。
通过这次战术调整,抗日联盟成功地突破了困境,暂时稳定了战局。但他们清楚,日军不会就此罢休,更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然而,全体抗日军民的信心得到了极大鼓舞,他们将继续团结一心,凭借智慧和勇气,迎接日军更猛烈的进攻,为保卫根据地和民族尊严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