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依旧飘着雪,欧府正院的花房内,老太太正悠闲的躺在藤椅上,听着一旁的小丫头读着话本子,一手里捻着佛珠一手盘着核桃。

藤椅旁的茶案上,红泥做的火炉正煨着陈年普洱,茶汤在紫陶壶内翻腾,茶香飘满了整个花房。

藤椅另一旁的几案上,摆放着个白色的汝瓷瓶,瓶里插着两株红梅,红梅花苞含苞待放。

从老太太的位置抬头望去,便可以看见院中的松柏顶着洁白的雪。赏雪、听沸、品茗,好不闲逸的生活。

纳兰进了花房,在屏风外将大氅递给了荷月,点头示意她先送去,然后深吸一口气,敛了敛心神,才绕过屏风走了进去,叫了声,“祖母。”

“嗯。”老太太慵懒的应了一声,抬手示意她坐下,“过来斟茶。”

“听闻祖母抱恙,孙女特意过来瞧瞧。”三年未见,纳兰的语气里依旧带着倔强。

不似以往那般恭敬,她径直往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望着老太太道:“您如何了?可要孙女通知姐姐?”

“还是那般倔强。”老太太也不恼她的话,抬手示意读话本子的丫鬟下去,似笑非笑地望着纳兰道:“我若真不成了,你只管将我埋了便是,不必闹那么大的动静。”

见老太太一副淡然满不在乎的模样,纳兰的怒气一下哽在在喉间。她克制着自己,端起茶案上的茶盏一口气喝下,别过头,冷着脸看着窗外的景色,不再言语。

此时,天突然亮了起来,一抹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一下子照亮了整个花房。

老太太看着阔别三年的孙女,阳光照射在纳兰脸上,她仿佛看见了七八岁的纳兰。

那时纳兰梳着小髻,仰着小脸,甜甜的叫着祖母。

老太太起身提起红泥炉上的紫陶壶,为纳兰斟满了茶水,又仔细端详了她一会儿,目含柔光,缓缓开口说道:“你小时候,我竟没发现你的模样跟老二长得一般无二。”

纳兰听后,默默冷笑一声,依旧望着窗外。

“看看那棵松柏。”老太太顺着她的眼光看了过去,“那是你父亲生前亲手种下的,如今已长得亭亭如盖,就像你们姊妹一样······”

“我们姊妹?”纳兰难掩眼中的怒气,望着老太太质问道:“我们今日有什么好的,既然祖母早心中早有成算,为何不提前告知一声?”

“若是提前告知你,你感情用事怎么办?”老太太颤着手指了指她,“你看你,自成亲后,哪有半分当家执权之人的理智?”

“我感情用事?”纳兰咬着牙说道:“夫君是您帮我选的,我把日子过好了,您却说我感情用事,我只要不听您的安排,我便是感情用事?”

老太太闻言一愣,纳兰继续说道:“姐姐风光无限,小雪懵懂不谙世事,我却要周旋在这一大家子人中,谁人知我的心酸。只有他,事事为我着想,处处为我考虑,难道我顾他,也是错吗?”

“唉!兰丫头,你做得很好,一直都做得很好。”老太太呼了口气,避开纳兰的质问,平淡说道:“你祖父生前,特意嘱咐我,让我松开你的手。经历这些事后,我不得不承认,你祖父比我有眼光。我只是老觉得,你还是那个梳着发髻的小姑娘,还没有长大。”

“祖母!”纳兰叹了一声,她知老太太的心结,“我已经三年未见阿宝了,如今他已经能满院跑了。”

“那我这抱恙闭门不出是为了谁?”老太太见纳兰满脸哀伤,调侃道:“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起来了。”

纳兰不语,祖孙两人僵持不下。

这时屋外传来荷月的禀报声,“夫人!二爷让人送来食盒,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您按时用膳。”

“留下来用膳吧。”老太太出言挽留,又对着门外道:“提进来吧。”

荷月听到授意,提着食盒走了进来,收拾一番茶案后,献宝似的一一报着菜名,“夫人,您看,虾仁、藕丁、小排、还有鲈鱼·······这些都是平日您最爱吃的。”

“哼!”闻言,老太太却不高兴了,哼了一声,“这寒冬腊月,吃这些寒冷食物,他不知道我们家姑娘体寒吗?”

纳兰还没落座,又见老太太这般,深感莫明。

“这冬天的,吃这些虾啊,藕呀,不合节气的东西,他到底安得什么心?来,吃牛肉,这是我特意用药材做的牛肉,可补中益气。”老太太说着夹了一块放进纳兰碗中。

“这都是过年的时候,二爷特意吩咐人,千里南下,用棉布包了运回来的。”荷月老太太这样说,急忙辩解道:“虽然那时夫人您不在家,但是每年的年宴上,做的菜都是您爱吃的!”

“他呢?”纳兰接过荷月递过来的侉子问道:“午膳可用过了?”

“姐姐说,二爷幸好没有伤到骨头,不过两个膝盖都有淤青。刚敷了药,小憩了一会儿,才醒过来,这会正用着午膳。”荷月回着话。

纳兰见她说话只说一半,便停筷望向她,“可是还有什么没说?”

“就是二爷眼下身体是有些虚,姐姐说了,她务必会照顾好二爷,适时辨症进补,夫人您大可放心。”

“嗯。”纳兰伸筷又夹了片牛肉后,便把整盘牛肉端起来递给荷月,“把这肉给他送去,你让人趁热给他送去。”

“不是···”老太太眼睁睁看着荷月端走了那一整盘牛肉,颇为无奈说道:“那是我特意为你做的。”

“祖母,为什么您这次对他敌意这般大?”纳兰慢条斯理的咀嚼这牛肉,态度比刚才缓和了不少,抬手盛了碗鸡汤,递给她,“可是他做了什么让您生气的事?”

老太太接过鸡汤,拿着汤匙搅了搅道:“吃完饭再说。”

纳兰毕竟好长时间没有吃家里的菜,尤其这菜还是赵慕特意让人准备的,真是吃哪道都觉得称心可口,一顿饭下来,比平时都多进了一些。

饭后,丫鬟撤走菜后,祖孙俩才静下心来,围炉煮茶谈心。

“前些日子,我特意向陛下递了折子,申请让雅丫头回家安养,没必要再在王府那种地方蹉跎时光。”老太太先开口说道。

“那阿姐愿意吗?”纳兰有些意外,老太太会这样做。

“与其让她再在王府,寄人篱下的过日子,不如回家中来,没必要再守着那些虚名荣宠,日子是自己过开心才最重要。再说家中这么多院子,哪里住不下她?”

“是到也是,家中这么多院子。不过没关系,这里住不下,还有侯府,侯府人少,姐姐过来跟我一起住,也未尝不可。”

“兰丫头,难道你没有听到京中那些传闻吗?”老太太不解,为什么现在纳兰还一心想要跟赵慕走下去。“他与秦王的王妃,这迟早还得出事啊!”说完拿起一旁的画本递给纳兰。

“原来如此!所以祖母您才会看他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纳兰接过画本,随意翻看了几页,问道:“您这都是从哪淘来的?”

“你姐姐送来的。”老太太见纳兰不为所动,以为她是隐忍不发,嗔道:“他做下这等不堪之事,又跑来对着你嘘寒问暖,真当我欧阳家的姑娘好欺负?好哄骗?你打小就要强,大可不必觉得跟他有了孩子,就委身于他。”

“祖母,您想想若这是真的,秦王能隐忍不发,皇后娘娘会视而不见。”纳兰合上画本,看着装帧十分华丽的封面,笑着说道:“我在嫁他之前,他可就是汴京城中有名的纨绔了,此时,您再说这些话,会不会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