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追源者不弃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雾歌部落的迷雾与古老歌谣的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二十三章 雾歌部落的迷雾与古老歌谣的回响

“隐龙道”名不虚传,蜿蜒于绝壁密林之间,险峻异常,却极其隐蔽。石锋提供的地图详尽精准,避开了所有已知的危险区域和可能存在的关卡。一连数日,刘臻三人跋涉于这条古老秘径之上,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偶尔出没的毒虫猛兽,并未遭遇任何追兵或其他势力的拦截。

墨先生的伤势在药物和“燃铁之心”的持续滋养下,缓慢而稳定地好转,已能勉强在平缓路段由阿青搀扶行走,但脸色依旧苍白,气息虚弱。阿青也越发坚韧,默默承担着更多的照料和警戒之责。

刘臻则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边赶路,一边反复研究地图、默诵那首从“山岩之子”部落习得的古老歌谣,尝试与父亲笔记中的符号和注解相互印证。随着不断南下,他隐约感觉到怀中的“燃铁之心”与南方那片未知之地产生的共鸣似乎愈发清晰,如同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他前行。

越往南,地势越发奇诡。山峦不再陡峭险峻,而是变得低缓连绵,被无尽的、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空气中水汽氤氲,常年弥漫着无法消散的乳白色雾气,能见度极低。这里便是地图上标注的“迷雾林”,也是“雾歌”部落世代居住的区域。

根据石锋的信息和父亲笔记的零星记载,“雾歌”部落极其排外,与世隔绝,崇拜森林与迷雾,拥有一些古老而神秘的传统和能力。他们是寻找“万山之心”、解读歌谣线索的关键。

进入迷雾林,环境骤然一变。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粗壮的藤蔓如同蟒蛇般缠绕垂落,地面覆盖着厚厚的、湿滑的苔藓和腐叶,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某种奇异花香混合的、令人头脑微微发晕的气息。雾气浓得化不开,三五步外便一片模糊,方向难辨,连地图的作用都大打折扣。

刘臻全靠烙印的超凡感知和对那微弱共鸣的指引,艰难地辨认着方向,摸索前进。墨先生的状态在此地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时常感到胸闷气短,阿青也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这里的雾气有些古怪。”墨先生喘息着提醒,“似乎蕴含着极微弱的、能干扰心神的力量需固守灵台。”

刘臻点头,他也察觉到了。这迷雾并非单纯的水汽,似乎掺杂了某种特殊的能量粒子,长期吸入,恐对精神产生影响。他让阿青用浸水的布条捂住口鼻,并暗自运转烙印之力抵抗。

在林中艰难穿行了一日,除了令人不安的寂静和无处不在的迷雾,并未发现任何人烟迹象。

傍晚时分,他们在一条林间溪流旁找到一处相对干燥的石滩休息。刘臻正欲生火,怀中的“燃铁之心”忽然传来一阵奇异的、并非警示的轻微震颤,仿佛在应和着什么?

几乎同时,从迷雾森林的深处,隐隐约约地,飘来了一阵极其空灵、悠远、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歌声!

那歌声旋律古老而奇特,使用的语言晦涩难懂,却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穿透力,在寂静的迷雾中回荡,时远时近,飘忽不定,仿佛来自四面八方。

歌声入耳,刘臻浑身一震!这旋律这发音方式竟然与他在“山岩之子”部落听到的那首古老歌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歌词似乎不同,但内在的神韵和某种奇特的节奏感,如出一辙。

是“雾歌”部落的人?

他立刻示意墨先生和阿青噤声,凝神细听,试图分辨歌声传来的方向。

那歌声仿佛有生命一般,在迷雾中穿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似乎并非一人所唱,而是一群人在远处合唱,又像是森林本身的低语。

刘臻集中全部精神,循着那最清晰的瞬间,感知着声音的源头和“燃铁之心”那微弱的共鸣指引,缓缓向森林深处摸去。墨先生和阿青紧随其后,紧张地注意着四周。

越往深处,雾气似乎更浓,那歌声也越发清晰,仿佛近在咫尺,却又始终不见人影。周围的古树形态也变得越发怪异,许多树干上刻画着一些模糊的、与父亲笔记中某些符号相似的古老图案。

突然,前方的雾气一阵翻涌,歌声戛然而止。

刘臻猛地停下脚步,手握刀柄,警惕地望向前方。

雾气缓缓散开些许,露出前方景象——那里并非空地,而是一片被巨大榕树气根环绕的、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空地上,矗立着几尊用整块青黑色岩石粗糙雕琢而成的、造型古拙抽象的人形石像。石像表面布满苔藓,面容模糊,却透着一股苍凉神秘的气息。

而在最大的一尊石像脚下,静静地站立着一个人影。

那人身穿用某种深绿色苔藓和树皮纤维编织而成的衣物,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他(或她)身形瘦高,脸上涂抹着暗绿色的汁液,看不清具体容貌,唯有一双眼睛,在迷雾中亮得惊人,正静静地、带着审视和好奇,注视着突然闯入的刘臻三人。

双方隔着雾气,无声对峙。

刘臻心中警惕,却未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明显的敌意。他缓缓松开刀柄,学着之前“山岩之子”部落的方式,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并用尽量平缓的语气,尝试着说出石锋告知的、用于表示友好的几个简单词汇(发音古怪,意义不明)。

那人影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目光尤其在刘臻脸上和腰间的皮囊上停留了片刻。

片刻后,那人忽然抬起手,指向侧面一个方向,然后转身,无声无息地没入浓雾之中,消失不见。

刘臻一愣。这是指引?还是警告?

他犹豫了一下,决定相信直觉,朝着那人所指的方向小心前行。

没走多远,前方出现了一条明显被人踩踏出来的、通向密林深处的小径。小径旁的树干上,悬挂着一些用羽毛、兽骨和干枯草药编织成的奇特饰物,随风轻轻摆动。

显然,这里已经是“雾歌”部落的活动范围。

他们沿着小径前行,雾气渐淡,光线稍亮。沿途开始出现一些简易的树屋和用树枝搭建的窝棚,可以看到一些同样装扮、脸上涂着油彩的部落民在活动。他们看到刘臻三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投来警惕、好奇、甚至略带敌意的目光,但并未上前阻拦或攻击,只是沉默地注视着他们通过。

气氛压抑而诡异。

终于,小径尽头,出现了一片较大的林间空地。空地中央燃烧着一堆巨大的篝火,火焰呈奇异的青绿色,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与迷雾类似的香气。围绕篝火,搭建着数十座更加规整的树屋和木棚。这里似乎是部落的核心聚居地。

空地上聚集着不少部落民,男女老少皆有,都穿着类似的植物纤维衣物,脸上涂着油彩。他们看到刘臻三人到来,纷纷围拢过来,眼神复杂,低声用那种晦涩的语言交谈着。

刘臻停下脚步,再次示意友好。

这时,从最大的那间树屋中,走出一位老者。他同样装扮,但脖子上悬挂着一串由各种奇异种子和彩色石子串成的项链,手中拄着一根顶端镶嵌着透明水晶的木质权杖。他的目光更加深邃,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和平静。

他走到刘臻面前,目光扫过三人,最终落在刘臻身上,用生硬却清晰的通用语开口道:“外界人你们为何闯入‘雾歌’的圣地?你们身上带着‘山’的气息和‘星’的污秽还有古老的回响。”

他的通用语虽然生涩,却足以沟通,而且感知极其敏锐,竟然能隐约察觉到刘臻身上来自“山岩之子”的印记、与“逐星者”交手残留的波动以及“燃铁之心”的共鸣!

刘臻心中凛然,恭敬行礼:“尊敬的长者,我们并无恶意。我们从北方来,为追寻先人足迹,寻找‘万山之心’的真相。途经宝地,望能得到指引和帮助。”他刻意提及“万山之心”,观察对方反应。

老者听到“万山之心”一词,瞳孔微微收缩,脸上露出更加凝重的神色。他沉默片刻,道:“‘万山之心’是迷雾的源头,是生命的禁地,亦是毁灭的归宿。外界人,那里不是你们该去的地方。回去吧。”

刘臻摇头:“长者,我们有必须前往的理由。为此,我们已付出太多代价,无路可退。”他顿了顿,尝试着哼唱出记忆中那首从“山岩之子”那里听来的、旋律相似的古老歌谣的几个片段。

当那奇特的旋律从刘臻口中发出时,周围的部落民顿时出现了一阵骚动,脸上露出惊讶和难以置信的神色。那老者也是浑身一震,死死盯住刘臻:“你从哪里习得这‘寻源古调’?这是‘石心部落’绝不外传的圣歌!”

石心部落?看来他们称“山岩之子”为石心部落。

刘臻如实道:“在北方的群山之中,有幸得到‘石心部落’一位长者的指引。”

老者眼神变幻不定,再次沉默良久,才缓缓道:“能得‘石心’认可,哼出古调或许你并非寻常的贪婪之徒。但‘万山之心’的凶险,远超你的想象。迷雾会吞噬灵魂,古老的存在已然苏醒,外界的纷争正在污染圣地回去吧。”

这时,墨先生挣扎着上前一步,虚弱地开口,用的却是一种更加古老、晦涩的语言(守山人内部传承的某种古语),与那老者交谈了几句。

老者听到这种语言,脸色再次变化,看向墨先生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原来是‘守望者’的遗族难怪。”他叹了口气,“即便如此,前路依然九死一生。”

刘臻坚定道:“虽死无悔。”

老者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虚弱的墨先生和紧张的阿青,最终叹了口气:“既然如此或许真是命运使然。你们可在此休息一晚。明日清晨,若你们执意不改,我会让人带你们去往‘迷雾之径’的入口。但能否穿过迷雾,找到你们想要的,就看你们的造化和‘它’是否愿意接纳你们了。”

他挥了挥手,周围的部落民虽然依旧警惕,却让开了一条路。一名年轻的部落女子走上前,示意刘臻三人跟随她。

女子将他们带到聚居地边缘一处空置的树屋安顿下来,并送来了一些食物和清水。食物是某种烤制的块茎和苦涩的草药茶,清水则带着一丝奇异的清甜。

夜幕降临,绿色的篝火在空地中央燃烧,部落民们开始围绕篝火吟唱起那种空灵古老的歌谣,歌声在迷雾中回荡,更添神秘气息。

刘臻站在树屋口,望着那诡异的篝火和歌唱的人群,心中疑虑重重。这部落看似原始,却处处透着不寻常。他们对“万山之心”的了解显然极深,却讳莫如深。那“迷雾之径”又是什么?“它”是否愿意接纳?指的是什么?

墨先生低声道:“‘雾歌’部落比记载的更加神秘,他们似乎并非单纯避世,更像是在守护着什么,或者监视着什么。一切小心。”

深夜,刘臻正盘膝调息,树屋外传来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他立刻警觉。

门帘被掀开,白天那位老者独自走了进来。他挥手示意刘臻不必紧张,然后走到屋中,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低声道:“年轻人,你身上那件与‘石心’共鸣的古老之物能否让老朽一观?”

刘臻心中一凛,犹豫片刻,还是取出了“燃铁之心”。在不确定对方意图前,他并未完全交出,只是托在掌心展示。

老者看到“燃铁之心”,眼中爆发出无比复杂的光芒,有敬畏,有恐惧,有追忆,更有深深的担忧。他颤抖着伸出手,却并未触摸,只是隔空感受着,喃喃道:“果然是‘钥’古老的契约之物它竟然再次现世了,难怪‘它们’会苏醒难怪外界纷争再起。”

他猛地抬头,死死盯着刘臻:“年轻人,你可知你手持何物?又可知追寻‘万山之心’的真正含义?那并非寻求力量或答案之地,那是审判之地!是决定这个世界最终走向的平支点!你的选择,你的意志,将决定天平的倾斜!”

刘臻心中巨震:“长者,您能否明示?”

老者却摇了摇头,眼神充满悲悯:“不可说,不可说,一切需你自行领悟。明日之路,危机重重,不仅是迷雾中的险阻,更有来自你内心的试炼。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守住本心,明辨真伪,否则,你将永远迷失在迷雾之中,成为‘它’的一部分。”

说完,他深深看了刘臻一眼,转身悄然离去,消失在夜色迷雾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刘臻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老者的话语如同谶语,更加重了前路的迷雾和沉重。

审判之地?天平支点?内心的试炼?

“归墟之眼”的真相,似乎远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可怕。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迷雾依旧浓重。一名脸上涂着紫色纹路的年轻猎人来到树屋前,沉默地示意刘臻三人跟随。

部落民们聚集在空地边缘,默默注视着他们,眼神复杂。

老者并未出现。

猎人带领他们走入一条更加偏僻、被浓雾彻底笼罩的小径。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来到一处巨大的、被藤蔓彻底覆盖的岩壁前。岩壁下方,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散发着冰冷寒气的幽深洞口。洞口边缘的岩石上,刻满了与歌谣节奏相似的奇异纹路。

猎人指着洞口,用生硬的通用语道:“‘迷雾之径’入口。穿过它便是‘万山之心’的外围。能否抵达看你们的命运。”说完,他转身离去,毫不拖泥带水。

刘臻看着那深不见底、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洞口,又看了看身边虚弱的墨先生和紧张的阿青,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无论前方是审判还是归宿,他已别无选择。

“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