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断杏缘】——
益都的朱天门曾讲述过一段奇事。话说京城云居寺中,来了个暂居的书生。这书生虽饱读诗书,却生性风流不羁。一日,他在寺内廊下闲坐,忽见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款步而来。少年眉目清秀,一袭素衣纤尘不染,行走间隐隐带着淡淡花香,举手投足间透着股说不出的灵秀之气,引得书生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
此后,少年时常出入云居寺,有时倚着古槐读书,有时对着佛殿发呆。书生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与躁动,便主动上前攀谈。几番接触下来,少年青涩懵懂的模样,更勾起了书生的邪念。他巧言令色,用尽手段引诱少年,而少年似乎不解其意,竟真的留了下来,与他同榻而眠。
翌日清晨,晨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忽听“吱呀”一声,房门被猛然推开,一位访客大步踏入。书生慌忙拉过被子遮掩,心中慌乱如麻,生怕丑事败露。可奇怪的是,客人就像完全没看到床上的少年,径直走到书生面前,寒暄交谈,神色如常。不一会儿,寺里僧人端着茶盏进来,目光同样直直越过少年,将茶轻轻放在桌上,叮嘱书生慢用后便转身离去。
这诡异的一幕让书生后背发凉,待客人一走,他再也按捺不住,死死攥住少年的手腕,声音发颤地质问:“你究竟是人是鬼?为何旁人都看不见你?”少年轻轻挣开他的手,神色平静道:“公勿怖,我实乃杏花之精也。”书生惊得后退半步,颤声道:“你……你莫不是要魅惑我,取我性命?”
少年叹了口气,耐心解释:“精与魅大不相同。山魈厉鬼,借草木之形害人,此为魅;而老树历经千年,吸纳日月精华,凝聚成形,如同道家修炼内丹,此为精。魅会害人,而精却并无恶意。”书生仍心存疑虑,追问道:“花妖多为女子,为何独你是男儿身?”少年答道:“杏树亦分雌雄,我本就是雄杏修炼所化。”
书生冷笑一声:“那你为何甘愿委身于我?”少年神色一黯,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此乃前缘。”书生嗤笑:“人与草木,何来前缘?”少年面露难色,踌躇再三,终于红着脸坦言:“不借人精气,难以修炼成形,故有此求……”
书生顿时怒从心头起,一把掀开被子,厉声道:“原来你终究还是想害我!”少年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与失望,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望着少年消失的背影,书生惊出一身冷汗,暗自庆幸自己及时醒悟。这般悬崖勒马的决断,当真是难得的大智慧。据说这书生还是朱天门的弟子,只是朱天门不愿透露他的名字罢了。
【梦迷佛桑】——
申铁蟾,本名兆定,阳曲人士,庚辰年高中举人后,谋得知县一职。他与我家情谊深厚,寄居时间最久,平日里谈诗论文、饮酒作赋,倒也逍遥自在。庚戌年秋,他远赴陕西候任试用,本以为是仕途新篇,却不想就此踏上一条诡异莫测的不归路。
一日,我忽收到他从陕西寄来的书信。拆开信封,只见字迹潦草凌乱,墨迹深浅不一,仿佛书写时手在剧烈颤抖。信中言语颠三倒四,时而倾诉对往昔的眷恋,时而发出绝望的悲叹,恍惚迷离间透着无尽的抑郁幽咽,通篇读下来,竟不知他究竟想表达什么。可铁蟾向来仕途顺遂,才情卓绝,绝非郁郁不得志之人,这封信实在透着说不出的古怪,令我满心疑惑,却又无从探究。
不久后,噩耗传来,铁蟾已然离世。直到遇见赞善邵二云,我才知晓那段离奇又惊悚的往事。原来铁蟾在西安时,曾大病一场,缠绵病榻数月之久。好不容易病愈,他按捺不住好动的心,进山打猎散心。谁料归来后,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他眼前常出现两个浑圆之物,如同圆球般滴溜溜旋转,速度快如风轮,哪怕紧闭双眼,那两团虚影依旧在黑暗中盘旋。
这般异象持续数日后,圆球突然“砰”地炸裂,从中走出两个娇俏小婢,盈盈下拜道:“我家仙女有请!”铁蟾还未及反应,魂魄竟不受控制地跟随而去。待他回过神,已置身于一座琼楼贝阙之中,楼阁由美玉堆砌,珠光宝气璀璨夺目。一位女子莲步轻移而出,容色绝美,世间难寻,她含羞带怯,直言倾慕之意,欲与铁蟾结百年之好。铁蟾虽风流,却也知这情形诡异,当即婉言谢绝,推说不惯这仙境生活。女子顿时柳眉倒竖,薄怒之下挥袖将他逐出,铁蟾猛地惊醒,才发现竟是南柯一梦。
原以为这只是一场荒诞梦境,不料月余后,那旋转的圆球再度出现、爆裂,小婢依旧前来相邀。此番他被带入一处新宅,院落曲折窈窕,花木扶疏间暗香浮动,景致说不出的雅致可爱。铁蟾忍不住发问:“这是何处?”小婢笑答:“佛桑。还请大人为堂中匾额题字。”铁蟾兴致一来,挥毫写下“佛桑香界”四个八分大字。女子再度深情相邀,铁蟾望着那倾世容颜,意志渐渐动摇,最终沦陷,与女子定下情缘。
自此,铁蟾深陷迷局,夜夜梦中与女子相会,到后来,女子竟能白日现身。她如菟丝花般缠绕着铁蟾,不许他与亲友往来,不许他踏出房门半步。铁蟾的身体肉眼可见地衰败下去,面色苍白如纸,身形日渐消瘦。此时,一个姓李的方士登门,称有赤丸神药,可驱邪除祟、延年益寿。铁蟾病急乱投医,服下赤丸后,却剧烈呕吐,气息断绝,骤然离世。
如今回想,那封莫名其妙的诀别信,想必正是他心魔作祟、神志不清时所写。铁蟾此人,聪慧绝伦,诗赋才情冠绝一时,八分书法更是独树一帜,在文坛声名远扬。他平素风流不羁,广交天下豪杰,书信往来遍及四海,何等潇洒恣意。可中年时,他却突然痴迷求仙问道,一心追寻长生不老之术,谁知误入歧途,被心魔所困,招来妖邪,最终命丧黄泉。果然是“妖以人兴,象由心造”,越是才高意广之人,越容易因追求奇异之事而丢了性命,实在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