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新阅微异谈 > 第56章 竹翳深宅鬼迹现,轻信奸友祸临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竹翳深宅鬼迹现,轻信奸友祸临身

【旧宅奇闻】——

崔庄旧宅的厅事西侧,坐落着南北各三间的屋舍。院中的老槐树盘根错节,藤蔓攀附于斑驳的粉墙,几株古梅斜逸而出,每至春日繁花如瀑,与青竹交相掩映,清幽之境中隐隐透着几分森然。先祖在世时,家仆张云会的一段奇遇,让这片院落蒙上了诡异的面纱。

那是个溽热的夏夜,张云会奉主命前往西院取茶具。月色被云层遮蔽,四下漆黑如墨,唯有蟋蟀在墙角断断续续地鸣叫。他举着油灯,借着微弱的光晕摸索前行,忽见老梅树下闪过一道白影。定睛望去,竟是个垂鬟女子,身着月白襦裙,背对自己立在墙角,纤细的背影在夜风里轻轻晃动,发间银簪泛着幽光。

张云会心中暗喜,误以为撞破了宅中小婢与人私会的好事,蹑手蹑脚靠近,猛地攥住女子的手腕。就在触碰的瞬间,一股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女子缓缓转过头,那张脸白得瘆人,本该是五官的位置却平滑如璧,既无眼窝凹陷,也不见口鼻轮廓,唯有一片惨白的面皮在夜色中泛着冷光。张云会肝胆俱裂,油灯“啪嗒”坠地熄灭,他惨叫着瘫倒在地,双腿不停抽搐。闻声赶来的仆人们举着火把将院子照得通明,可树下空空如也,唯有几片落叶在风中打着旋。

此事过后,西院便成了宅中禁地。有人说曾在雨夜听见女子的啜泣,有人声称看见窗纸上闪过飘忽的白影。即便白日里阳光明媚,踏入院中仍觉脊背发凉。东边那座建于隆庆年间的旧楼同样不太平,右侧小屋时常传出细碎的脚步声,婢女们路过时,总感觉有双眼睛在暗处窥视,却又不见人影。

一日午后,姚安公在东楼整理旧书。楼内蛛网密布,霉味刺鼻,他搬开尘封已久的竹箱,赫然发现两只肥硕的獾蜷缩在角落。众人见状,纷纷叫嚷着要烧死这两个“妖物”,姚安公却拦住众人:“看这獾被孩童轻易擒住,毫无反抗之力,怎会是作祟的鬼魅?只是这屋子荒废多年,连野兽都能在此安窝,难怪会传出鬼怪之说。”

岁月流转,家族日渐兴旺,随着子侄辈成家立业,原本空置的房舍渐渐住满了人。西院时常传来笑语,东楼也亮起了灯火。说来也怪,那些萦绕多年的诡异声响、离奇鬼影,竟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那些鬼魅,不过是趁虚而入的过客,当人间烟火重新充盈这片院落,它们便悄然隐匿于夜色之中。

【轻信之祸】——

雍正末年,云南有个叫甲的官员,与浙江人乙交情深厚。早年甲尚未发迹时,乙便常为他出谋划策,两人无话不谈,情同手足。后来甲一路升迁,直至官拜巡抚,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念及旧情,他不仅将家中大小事务尽数托付给乙打理,还让乙进入衙门协助处理政务,无论大小决策,都以乙的意见为准,对其信任有加。

起初,乙办事勤勉尽责,把甲的家事和政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甲见事事顺遂,心中愈发满意,对乙更是不设防。然而,人心难测,随着时间推移,乙渐渐被贪欲蒙蔽,暗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甲的钱财,挪用官府公款,还在官场上结党营私。甲虽有所耳闻,但念及多年情谊,并未深究。

直到有一天,甲清查账目时,发现巨额钱财不翼而飞,这才惊觉自己被好友背叛。他愤怒地质问乙,没想到乙不仅毫无愧疚之意,反而凭借手中掌握的甲的隐私把柄,在朝堂上颠倒黑白,反诬甲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甲百口莫辩,悲愤交加,走投无路之下,他来到城隍庙,向城隍爷投递状纸,哭诉自己的冤屈,祈求神明主持公道。

当晚,甲疲惫不堪地睡去,梦中,城隍庙内青烟缭绕,威严的城隍爷端坐神位,目光如炬地看着他:“乙如此阴险狡诈,你为何对他深信不疑?”甲长叹一声,无奈道:“只因他事事都顺着我的心意,我以为这是知己难得。”城隍爷闻言,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惋惜:“一个人若事事都能合你心意,背后必定有所图谋,这是最可怕的。你不仅不警惕,反而欣喜接受,他不骗你骗谁?乙作恶多端,恶行即将败露,定会受到报应。而你,轻信他人,自陷险境,这苦果也是你自己招来的,又何必再诉冤屈?”

梦醒后,甲心灰意冷。不久,乙的恶行果然败露,被朝廷革职查办,锒铛入狱。而甲虽未被治罪,但经此一事,他心灰意冷,不久后便辞官归乡。这段往事,是甲亲口讲述给姚安公的,其中的教训,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