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tS 2.0提出的“欺诈性诱饵及区域拒止\/快速反应平台”(dLAd\/RRp)方案,如同一张精密而冷酷的蜘蛛网,在博士的思维中铺展开来。代价是巨大的——几乎是将整个地表工厂预设为一个注定在战火中燃烧殆尽的巨大消耗品。但这个代价所换取的东西:地下核心的绝对安全、战术主动权、以及宝贵的反应时间,在博士冰冷的天平上,似乎又具备了某种残酷的合理性。他指尖敲击台面的节奏越来越慢,那冰冷的金属触感仿佛在帮他校准着决策的准星。就在这权衡的临界点上,一个被尘封已久的、属于泰拉世界的庞大概念,如同蛰伏的巨兽被惊醒,猛地撞入了他的意识。
移动城市!
这个名词本身,就带着泰拉世界特有的、在绝望天灾下挣扎求生的悲壮与恢弘。永不停止的钢铁巨兽,承载着文明的最后火种,在荒芜的大地上碾过,追逐着渺茫的生存空间。龙门、切尔诺伯格、玉门……这些庞然大物的影子,瞬间在博士的脑海中浮现。
他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猛地投向主控室观察窗外。视线穿透玻璃,落在那座饱经战火、此刻却显得格外“笨重”的工厂主体结构上。巨大的厂房骨架,厚重的地基,还有……他瞳孔微微一缩,聚焦在工厂边缘,那片被维什戴尔早前为了清理射界而用炸弹粗暴掀开的地面上。那里,露出了几段巨大、扭曲、锈迹斑斑的金属结构——那是某种超重型载具的履带残骸!显然,这座工厂在建造之初,或者在其历史的某个阶段,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具备着原始的、极其缓慢的移动能力!只是这能力或许因为能源枯竭、或许因为损坏,早已被废弃遗忘,如同化石般深埋在废墟之下。
这个发现,如同投入思维死水中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滔天的浪花!
移动!为什么一定要把工厂固定在这里,被动地等待敌人进攻,然后把它当成一次性的盾牌和诱饵消耗掉?pRtS的方案是精妙的战术欺诈,但它的核心,依然建立在“此地不可移动”这个前提之上!它预设了战场就在脚下,预设了敌人会来,预设了工厂必须承受毁灭才能完成使命。
但如果……它能动起来呢?哪怕只是像泰拉移动城市那样,缓慢地、笨拙地移动?
一个更大胆、更疯狂、也更契合博士骨子里那种“掌控一切、主动出击”本性的蓝图,在电光火石间成型!他猛地挺直了背脊,面具下那双眼睛爆发出惊人的光芒,仿佛能穿透钢铁墙壁,看到那幅震撼的未来图景。
核心思路:将地表工厂,改造为一座依托于地下核心、具备有限移动能力的——“移动补给与诱饵前哨站”!
1. 地下核心:永固的根基,移动的“心脏”与“大脑”!
地下核心的战略地位不变,它依然是绝对防御、指挥中枢、大型熔炉和生产中心。但它的定位将升级——它将是这座“移动前哨站”的**动力核心和控制中心!
动力之源:地下核心的大型熔炼中心,其澎湃的红石能量输出,将不再仅仅用于维持据点运转和召唤,更要分出一部分,用于驱动地表工厂的移动系统!想象一下,地下深处,焚尘之炉轰鸣,精炼的红石能量被转化为磅礴的机械能,通过巨大的传动轴和能量导管,输送到地表,驱动着那些尘封已久的超重型履带,或者……更高效的、由工程大队设计的新型移动装置(磁悬浮?巨型轮组?)。
控制中枢:pRtS 2.0的主服务器阵列深埋地下,通过遍布工厂结构的传感器网络,监控移动状态、地形、引擎负载,并精确控制移动方向和速度。地表工厂的移动,将成为地下核心意志的延伸!
2. 地表工厂:移动的“獠牙”与“补给站”!
移动的诱饵(dLAd核心升级): 这才是真正的“欺诈”艺术!一个会动的诱饵!想象一下,当敌人(无论是莱彻集群还是方舟单位)根据侦测到的能量信号和通讯泄露,锁定了“重要目标”的位置,集结兵力,气势汹汹地扑来时……目标却在他们眼皮底下,缓缓地、坚定地移动了!移动到另一个预设的、布满了更完善陷阱和防御工事的区域!这将是对敌人情报系统和指挥体系的毁灭性打击,带来的混乱和迟滞效果远超固定诱饵。pRtS 2.0原有的欺诈系统(伪目标点、信息泄露、视觉欺骗)不仅保留,更要升级,使其能配合移动,制造出“目标正在转移重要物资\/设备”或“寻求更好防御位置”的假象。
移动的区域拒止平台(AdS效能倍增): 移动能力让区域拒止体系(陷阱、火力点、杀戮迷宫)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不再是死守一地,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预设“战场”之间转移。在一个区域布下死亡陷阱,重创敌人先锋后,可以在敌人主力合围前,移动到下一个预设阵地,再次布防,将敌人拖入永无止境的追逐和消耗战。甚至可以利用移动能力,主动将敌人引入特定的、对我方更有利的歼灭区域(如狭窄山谷、预设的殉爆区)。
移动的快速反应与补给中枢(RRp的战略升华):
补给站: 地表工厂庞大的空间,将主要用于存储和快速中转。它不再是生产中心(生产职能完全转入安全的地下核心),而是作为地下核心产出的物资集散地。储存熔炼好的红石能量块、备用武器弹药、载具维修部件、工程建材、甚至是为快速反应部队准备的即食口粮和医疗包。其核心功能是——在移动中为出击的力量提供即时、充足的补给!
前出跳板:快速反应部队(qRF)的集结和出击模式将彻底改变。他们不再仅仅依托固定的工厂出口进行防御反击。当据点移动到靠近某个战略目标(如一个富含红石的小型巢穴、一个方舟的侦察前哨、或者一片适合建立临时观测点的废墟)时,地表工厂就是最前沿的出击基地!qRF部队可以在此完成最后的整备,然后像离弦之箭般从移动中的工厂杀出,执行闪电般的打击或捕捉任务,完成后又能迅速撤回这个移动的“家”。移动能力极大地扩展了据点的打击半径和战术灵活性。
机动维修:在工厂内部设立移动式的简易维修平台,可以在战斗间隙或转移途中,为受损的载具、外骨骼甚至大型装备提供紧急抢修,维持持续作战能力。
3. 移动的意义:战略主动权!
规避威胁:东北方那未知的、规则级的超光速威胁源?如果它真的袭来,且锁定的是工厂当前位置,移动能力就是最后的生机!虽然速度不可能比得上光速,但提前预警下的移动,配合欺诈诱饵的误导,或许能争取到关键的规避时间,将核心损失降到最低。
争夺资源: 废土上的资源点(红石矿脉、莱彻残骸富集区、前文明遗迹)分布不均。移动能力意味着据点可以主动靠近高价值资源区进行掠夺,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资源点出现在防御范围内,或者冒险派遣长距离远征队。
迷惑敌人: 一个会移动的据点,其行踪本身就是最高级别的机密和最大的迷惑。敌人将难以锁定据点的确切位置,难以预测其行动轨迹,更难以集结优势兵力进行围剿。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博士手中。
这个构想,完美地将pRtS 2.0精妙的战术欺诈与区域拒止体系,与泰拉世界赖以生存的“移动城市”哲学结合了起来!它没有否定pRtS的方案,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升维!将一次性的消耗品,变成了可持续的、机动的战略资产!将被动防御的盾牌,锻造成了可以主动咬向敌人咽喉的移动獠牙!同时,地表工厂那庞大的空间,也被赋予了清晰而高效的战略定位——不是低效的生产车间,不是单纯的防御堡垒,而是专注于存储、中转、补给、前出的机动中枢!是地下核心伸向废土、攫取资源、打击敌人的钢铁臂膀!
“啪!”
一声清脆的拍击声在主控室内响起,打破了近乎凝滞的思考氛围。博士的右手,重重地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力道之大,连他本人都微微怔了一下。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极致兴奋与强烈自我认同的激流,瞬间冲垮了博士惯常的冷静壁垒。面具下的嘴角无法抑制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近乎狂热的弧度。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星辰在剧烈燃烧、碰撞!
“完美!”
这个词,如同压抑已久的熔岩冲破地壳,带着滚烫的温度和绝对的自信,从博士的喉间迸发出来。声音不高,却充满了斩钉截铁的力度,在主控室内清晰地回荡。
他想到的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条路!一条将据点从挣扎求存的囚徒,转变为这片猩红废土上真正的狩猎者与统治者的道路!一个笨重的工厂,将因“移动”二字而获得新生,成为他棋盘上最致命、最不可预测的那颗棋子!
地下核心提供不竭的能源和绝对的安全,地表工厂化身移动的獠牙与补给中枢,pRtS 2.0的战术欺诈和区域拒止体系如同缠绕其上的致命毒藤,快速反应部队则是从这獠牙上激射而出的毒刺!攻防一体,虚实相生,进退自如!
这个构想,将他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技术、所有的战术理念,完美地统合在了一起!它解决了地表工厂定位的困境,放大了pRtS方案的优势,规避了其最大的消耗性缺陷,更赋予了据点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和主动权!
代价?依然存在。改造移动系统将是另一个天文数字的资源投入,其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远超固定工事的升级。风险?移动中的据点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导航问题、机械故障、甚至移动中被敌人捕捉到轨迹的风险。但是,与它带来的战略优势相比,这些代价和风险,在博士此刻燃烧的思维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射向主控台中央那依然展示着dLAd\/RRp方案细节的全息投影,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和前所未有的灼热:
“pRtS 2.0!重新规划!目标:在dLAd\/RRp方案基础上,整合地表工厂有限移动能力改造!优先级:最高!我需要完整的可行性分析、资源需求清单、工程时间表!立刻!马上!”
地下核心是无名的根基,地表工厂将成为——移动的獠牙!而博士,已经握住了挥舞这獠牙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