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的晨雾还未散尽,木慧已立于礁石之上,远眺海天相接处。潮水拍打着岸边的红树林,发出阵阵低沉的轰鸣,仿佛在诉说这片海域的古老故事。
慕容向晚踏着细软的沙滩走来,手中握着一枚被海水打磨得圆润的贝壳,笑道:“慧儿,你瞧,这贝壳上的纹路,像不像滇西的山川?”
木慧接过贝壳,指尖轻轻摩挲着那蜿蜒的纹路,眼中浮现出一丝怀念:“滇西的雪,琼州的海,倒是各有各的风骨。”
“风骨?”慕容向晚挑眉,“我倒觉得,琼州的风骨,全在这片海峡里。”
木慧侧目看她:“哦?”
慕容向晚指向远处翻涌的海浪:“你看,这海峡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潮汐变幻莫测。可偏偏,它又是连通岭南与琼州的咽喉,商船、战船、渔舟,皆要从此过。”
木慧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琼州海峡的魅力,在于它既是天险,又是通途?”
慕容向晚点头:“正是。就像我们治理滇西时,各族看似矛盾重重,可一旦找到共处之道,便能化敌为友,共谋繁荣。”
木慧微微一笑:“所以,我们得让这片海峡,成为真正的‘共济之海’。”
**
三日后,阳光明媚,慕容向晚的妻子、副将木慧身着一袭青衫,风度翩翩地站在琼州府衙的大堂之中。她的面前,聚集了一群形形色色的人,有归顺的俚人首领,有汉军将领,还有沿海的渔民们。
木慧面带微笑,环视着众人,然后缓缓开口说道:“各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想与大家共同商议一件大事。”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在大堂中回荡。
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木慧的下文。只见木慧走到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清晰地呈现出琼州海峡的地形地貌。木慧伸出手指,沿着海峡的边缘轻轻划出一道弧线,接着说道:“琼州海峡,本不应该是一道阻隔,而应该成为连接我们彼此的纽带。”
她的话语引起了在场众人的一阵低语和议论。木慧稍作停顿,待众人安静下来后,继续说道:“我打算在此设立一个‘潮汐驿’,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引导商船避开暗礁,确保航行安全。同时,我们还将建造一座‘海市’,让汉商与俚人渔民能够自由交流、互通有无。”
话音未落,一位俚人老渔夫站了出来,他满脸狐疑地看着木慧,迟疑地问道:“大人,这固然是个好主意,可海上风浪变幻莫测,商船万一遭遇危险,又该如何救援呢?”木慧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道:“老渔夫,不必担忧。我们会在海峡附近部署一支精锐的水军,随时待命,一旦有商船遭遇危险,他们将迅速出动,展开救援。此外,我们还会在‘潮汐驿’和‘海市’设立专门的救援机构,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和专业的救援人员,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援遇险商船。”
慕容向晚接过话:“我已命人改造采珠船,加装浮筒与绳索,可作救生之用。此外,我们还会训练‘潜龙营’的水手,专司海上救援。”
木慧补充道:“凡参与海市贸易者,皆可领取‘海引’,凭此引可在两岸港口免税通行。”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俚人首领符璋抚掌大笑:“好一个‘共济之海’!如此一来,我们俚人也不必再靠劫掠为生,正可安心捕鱼贸易!”
**
半月后,第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自雷州驶入琼州港。船头悬挂的“海引”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岸边的俚人孩童兴奋地追逐着商船抛下的彩色布帛。
木慧与慕容向晚并肩立于码头,望着熙攘的人群。
“看来,琼州海峡的魅力,不止在于风浪。”慕容向晚笑道。
木慧望向远方,海天一色,鸥鸟翱翔。
“它的魅力,在于能让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