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英烈传奇 > 第279章 龙江波涌破神都,旧朝残烬逐西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龙江波涌破神都,旧朝残烬逐西风

神凰六年的新春,带着一丝诡异的暖意,拂过长安的宫墙。正月初三的清晨,积雪尚未消融,世家府邸的朱门内,依旧传出宴饮的喧嚣;皇城深处的太极殿,替身“秦珪”正搂着新纳的美人,把玩着费无极献上的西域宝玉,全然不知一场足以颠覆一切的风暴,已在龙江彼岸蓄势待发。而此刻的龙江西岸,二十万义军厉兵秣马,寒刃在初阳下泛着冷光,只待龙天策一声令下,便要踏破这虚假的繁华,迎回真正的大唐。

神都残宴:醉生梦死不知祸

长安城内的新年,是一场建立在百姓血泪之上的狂欢。

费府的宴席,从除夕延续到初三,从未停歇。费无极端坐主位,看着儿孙们推杯换盏,听着他们吹嘘在各地搜刮的珍宝,脸上强装着镇定,指尖却不自觉地摩挲着冰凉的玉扳指。龙江对岸的义军动向,他并非一无所知,只是连日来的酒色与自我麻痹,让他选择性地相信了“义军不过乌合之众”的谎言。

“父亲,您就放宽心吧。” 费衍醉醺醺地拍着胸脯,“龙江天险,有儿臣在,量他们也插翅难飞!等过了正月,儿臣亲自带兵,把那些反贼的脑袋都拧下来当酒壶!”

费无极皱了皱眉,刚想斥责几句,却被费英杰的奉承打断:“大哥说得对!父亲运筹帷幄,那龙天策不过是跳梁小丑,翻不了天!” 说着,他给费无极满上一杯酒,“父亲,咱们还是喝酒,过了这个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费无极端起酒杯,酒液入喉,却尝不出丝毫暖意。他瞥了一眼皇城的方向,那个傀儡皇帝,此刻怕是还在后宫与巫师胡闹吧。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住他——或许,从扶持这个蠢货开始,他就已经错了。

世家府邸的宴席上,亦是一派奢靡。博陵崔氏的家主崔玄龄,正与几位世家代表商议着“若义军真的渡江,该如何应对”,言语间却满是投机与算计,仿佛这场浩劫不过是一场可以下注的赌局。

“若龙天策胜了,咱们便献上‘拥护真主’的表文;若费家胜了,咱们便继续‘共掌天下’。” 崔玄龄轻摇折扇,语气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们沉浸在权力的迷梦与新年的虚假喜悦中,对龙江彼岸的杀气,对城内百姓的怨毒,对潜伏在暗处的内应,一无所知。

龙江惊渡:二十万师破天险

正月初三的午夜,龙江西岸的义军大营,骤然响起震天的号角。

“传我将令,强渡龙江!” 龙天策身披玄甲,立于高坡之上,手中长枪直指东岸,声音穿透夜色,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将士耳中。

“杀!杀!杀!” 二十万义军齐声呐喊,声震四野,惊得江面上的冰层都仿佛在颤抖。

早已准备好的数百艘战船,在夜色中如离弦之箭,向着东岸疾驰。船头的“唐”字大旗,在火把的映照下,猎猎作响,仿佛在向对岸宣告:大唐的忠魂,回来了!

龙江东岸的守军,大多是被强征来的百姓子弟,或是费家的私兵。他们本就无心恋战,又逢新年,防备松懈,许多人还在帐中饮酒取暖。当听到西岸的呐喊与战船划破水面的声音时,顿时慌作一团。

“反贼渡江了!”

“快跑啊!”

少数费衍的心腹试图组织抵抗,却被潮水般涌来的义军冲得七零八落。更有甚者,直接扔掉武器,高喊着“大唐万年”,倒戈加入了义军的行列。

内应的作用,在此时彻底显现。潜伏在龙江防线的旧部,突然发难,斩杀了费家的将领,打开了沿岸的防御工事,点燃了指引方向的烽火。

“内应!我们的人!” 义军中响起欢呼声。

龙天策一马当先,跃过战船,踏上东岸的土地,长枪挥舞,将迎面冲来的敌兵挑落马下。身后的天策军与义军将士,如潮水般涌上,迅速控制了东岸的防线。

整个强渡过程,不过一个时辰。当第一缕晨曦刺破夜色,龙江天险已被义军踩在脚下,神都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轰然崩塌。

神都易主:百姓夹道迎王师

正月初四的清晨,长安的百姓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当他们推开门窗,看到的却是终生难忘的一幕——无数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正沿着朱雀大街,向着皇城方向行进。他们的旗帜上,赫然是久违的“唐”字!

起初,百姓们惶恐不安,以为又是兵灾。直到有人认出了队伍最前方那个身披玄甲、面容坚毅的身影。

“是天策将军!是龙天策大将军!” 一个曾受新政恩惠的老农,颤抖着声音喊道。

“大将军来了!”

“义军进城了!”

“是来清君侧的!”

瞬间,恐惧被狂喜取代。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有的端出热茶,有的拿出干粮,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大将军,您可来了!”

“快救救我们吧!那些贪官快把我们逼死了!”

龙天策勒住马缰,看着两旁泪流满面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他翻身下马,对着百姓深深一揖:“乡亲们,让你们受苦了。我们回来了,大唐,回来了!”

“大唐万年!”

“大将军万年!”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长安的天空。义军将士们看着这一幕,士气更加高昂——他们为之奋斗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在百姓的簇拥下,义军顺利进入皇城。守卫宫门的禁军,早已听闻龙江失守、内应发难的消息,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只有少数费家豢养的死士,负隅顽抗,很快便被天策军斩杀。

擒贼擒王:贪官授首民心快

控制皇城后,龙天策立刻下令:“封锁全城,搜捕费党余孽,解救被囚禁的忠良!”

早已潜伏在城内的天策军密探,与义军将士配合,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对长安城内的贪官污吏展开了大搜捕。

京兆府尹张谦,正在府中打包金银细软,准备逃跑,被从天而降的士兵堵在屋内,吓得瘫倒在地,屎尿齐流。

费衍的岳丈、江南盐铁转运使,刚从温柔乡中醒来,便被戴上了枷锁,他搜刮的一箱箱珍珠玛瑙,成了他罪证的铁证。

那些曾在神凰四年疯狂反扑、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无论藏得多深,都被一一揪出。他们的府邸被查抄,家产被没收,百姓们闻讯赶来,对着这些昔日作威作福的豺狼,扔石头、吐唾沫,骂声不绝。

“报应啊!这就是报应!”

“明青天,燕国公,你们看到了吗?贪官被抓了!”

与此同时,天策军将士冲入南宫,解救出了被软禁的圣母皇太后杨氏与费太后。

“陛下……臣救驾来迟!” 看到杨氏憔悴的面容,龙天策跪地请罪。

杨氏扶起他,泪水涟涟:“天策,起来吧,是你救了大唐,救了我们啊。”

费太后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天牢的大门被打开,阿史纳·戈比翁等被囚禁的忠良,重见天日。当他们看到龙天策,看到义军将士,看到外面的“唐”字大旗时,无不老泪纵横。

“大唐……还在……” 阿史纳·戈比翁握着龙天策的手,声音哽咽。

残寇西逃:凤翔落日映末路

就在义军入城、搜捕贪官的同时,费无极与替身“秦珪”,正经历着他们人生中最狼狈的逃亡。

听到龙江失守、义军进城的消息时,费无极正在给替身“秦珪”讲解逃跑路线。那个傀儡皇帝,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只会抱着费无极的腿哭喊:“外祖父,救我!救救我!”

“废物!” 费无极狠狠推开他,此刻已顾不上伪装。他知道,长安是守不住了,唯一的退路,便是凤翔(古称奉天,地势险要,是历代王朝的西陲重镇)。

“快!带上金银细软,跟我走!” 费无极拉着替身,在数十名死士的护卫下,从皇城的密道逃出,一路向西狂奔。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穿梭在荒野小径。昔日高高在上的国公与皇帝,此刻如同丧家之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

“外祖父,我们还能回去吗?” 替身“秦珪”哭哭啼啼地问。

费无极看着西方的落日,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却依旧嘴硬:“能!凤翔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我们在那里重整旗鼓,定能夺回长安!”

可他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失去了长安,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大部分兵力,他们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凤翔的城门,在落日余晖中缓缓打开,接纳了这两个仓皇逃窜的败寇。但城头上的士兵,看着他们狼狈的模样,眼中却没有丝毫敬畏,只有掩饰不住的疑虑与不安。

新篇初展:曙光在前路犹长

神凰六年正月初四的黄昏,长安城内,硝烟渐渐散去。

皇城的太极殿上,龙天策率领众将,迎回了真秦珪。当秦珪身着龙袍,重新坐在那属于他的御座上时,殿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珪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的忠良将士,声音沉稳而坚定:“众卿平身。今日,大唐得以光复,多亏了天策将军与诸位将士,多亏了天下百姓的支持。但我们不能忘记,这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忠魂的牺牲,是万千百姓的苦难。”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从今日起,清除费党余孽,整顿吏治,重启新政,安抚百姓,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大唐的新篇章,要由我们亲手书写,要写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

“臣等遵旨!”

殿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秦珪年轻而坚毅的脸上,也洒在龙天策与众将的身上。长安的百姓,在经历了多年的黑暗后,终于看到了曙光。

而凤翔的落日,则映照着费无极与替身“秦珪”的仓皇身影。他们的逃亡,是旧时代的落幕,却也预示着新的较量——残余的势力仍在,潜藏的危机未消。

但无论前路多么漫长,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已经在龙江西岸的烽火中,在长安百姓的欢呼声中,正式开启。这篇章里,有血与火的洗礼,有泪与笑的交织,更有无数人为了“大唐”二字,砥砺前行的坚定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