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郡守府。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在府门前停下。

前来恭迎的整个淮阳官场,在看清车上下来的人后,所有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下来。

没有雷霆万钧。

只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他身形枯槁,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

老者甚至没能自己走下马车,而是由两个亲信半扶半架着,脚尖才勉强沾地。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声,让他的背佝偻得更厉害,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病态的潮红。

这就是新任太守,汲黯。

郡丞张茂的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烂菊花。

“下官等恭迎太守大人!已在城中最好的‘迎仙楼’备下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汲黯靠在亲信身上,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

“不必。”

他甚至没有看张茂一眼,径直在亲信的搀扶下,一步一喘地挪向后堂。

“老夫体弱,不耐舟车劳顿,需即刻静养。”

“一切郡务,暂由……咳……暂由郡丞代为处置。”

话音未落,后堂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合上,又“哐当”一声,彻底隔绝了内外。

门外,淮阳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一秒。

两秒。

死寂之后,是再也压抑不住的窃笑声,在人群中窸窸窣窣地蔓延开。

“社稷之臣?我看是药罐子臣吧!”

“还以为来了个活阎王,原来是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

“卧而治之?我看是卧床等死!”

嘲讽与轻视,再无遮掩。

郡守府后堂,烛火摇曳。

汲黯哪里有半分病容。

他盘腿坐在榻上,面前摊开一张淮阳郡的舆图,眼神锐利,紧紧攫住了舆图上的每一个地名。

“先生,卓王孙派人送来了十几箱金银珠宝,说是为您养病之用。”亲信低声禀报。

“哦?”

汲黯的指尖,在舆图上一个叫“铁官亭”的地方轻轻敲了敲。

“封条别动,原样抬回去。”

他头也不抬。

“再替我带句话。”

“老夫的病,金银治不好。心病,得用心药医。”

次日,十几口大箱子被原封不动地抬出郡守府的消息,传遍了淮阳。

淮阳巨富,卓王孙的府邸内。

郡丞张茂呷了一口香茗,对着主座上的锦衣中年人笑道:“卓公,看来这位汲太守,是个聪明人。”

卓王孙,郡中最大的私铸头目,此刻却是一副儒商模样,慢条斯理地摆弄着茶具。

“哦?此话怎讲?”

“他退礼,不是清高,是怕。”张茂智珠在握地分析道,“他一个病秧子,初来乍到,根基全无。收了您的礼,就是握住了他的把柄。他不敢收,说明他不想管,也不能管,只想安安稳稳地躺着等死。”

“那句‘心病’呢?”卓王孙眯起眼。

“哈哈哈哈,”张茂大笑,“无非是故作玄虚,摆出个清流的姿态给朝廷看罢了。他这是告诉我们,只要不把事情闹到他脸上,他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在向我们示好啊,卓公!”

卓王孙闻言,也露出了笑容。

“如此说来,倒是我多虑了。”

“放心。”张茂拍着胸脯,“炉火,可以烧得再旺些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淮阳城暗流汹涌。

城东的茶馆里,一个不起眼的脚夫,一边大口喝着粗茶,一边竖着耳朵听邻桌几个小吏吹嘘。

“……张郡丞的妻弟,那个斗鸡眼,前儿个不还跟着咱们混吗?今儿就进税曹当差了!”

“你懂个屁,人家那是去‘帮忙’的,秋税的账目,里外里能刮下三层油呢!”

脚夫结了账,拐进一条无人的小巷,迅速在一张油纸上写下几个字,塞进了一个墙角的死信箱里。

城西的码头上,一个酒楼伙计打扮的青年,正帮着搬运一批“铁器”。

箱子意外破损,露出的却不是农具,而是寒光闪闪的矛头。

监工的头目脸色一变,立刻呵斥着让人封好。

当晚,一封更详细的密报,被夜色中的飞鸟,带向了郡守府的方向。

这半个月,汲黯的“病情”时好时坏。

有时深夜会传出剧烈的咳嗽,有时又会派人去全城最好的药铺抓回大包大包的昂贵药材。

淮阳的官员们,已经彻底将他视作一个无害的摆设。

他们的行径,也从收敛,到试探,再到彻底的猖狂。

终于,在第十六日的清晨。

“咚——咚——咚——”

郡守府紧闭了半月的大门,轰然敞开。

急促的鼓声传遍全城。

一纸令下:郡中所有主簿以上的官员,立刻到堂议事,不得有误!

官员们睡眼惺忪,懒洋洋地前来,许多人身上还带着宿醉的酒气和脂粉的香气。

他们以为,这不过是病秧子太守刷存在感的过场。

可当他们踏入大堂,看到那个端坐于堂上的人时,所有人的心,都莫名地“咯噔”一下。

还是那个汲黯。

面色依旧苍白,嘴唇甚至有些发紫。

但他坐得笔直,一双眼睛,不再是初见时的浑浊。

那目光冰冷而锋利,扫视过堂下每一个人,刺得人皮肤生疼。

汲黯一言不发。

他只是对身边的书吏,微微点了点头。

书吏会意,展开一卷长长的竹简,用一种平板无波,像在清点死囚名录的语调,高声宣读。

“建阳乡主簿李四,元狩五年八月三日夜,于‘醉春风’私会盐商王五,收白银三百两,允其私贩官盐……”

堂下的李四,脸瞬间白了。

“郡武库令赵甲,八月七日,盗卖军械库长矛五十支,弩机二十架,得钱三万……”

赵甲双腿一软,几乎瘫倒。

书吏的声音还在继续,每念出一个名字,堂下便有一人面如死灰。

时间,地点,人物,赃款……

分毫不差!

正是这半个月来,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每一笔罪行!

当书吏念到最后一个名字时,他顿了一下,看向了堂前首位的郡丞张茂。

“郡丞张茂……”

张茂强作镇定,额角却已冷汗密布。

“……八月十二日,将其妻弟刘三,安排进税曹,伪造账目,侵吞秋税粮米三百石……”

“……八月十四日,与卓王孙于府中密会,允诺为其私铸生意提供庇护,收受‘程仪’黄金五百斤……”

不等书吏念完,汲黯突然抬手,打断了他。

大堂死寂一片。

汲黯的目光,第一次落在了张茂身上,声音不大,却像冰锥一样扎进每个人的耳朵。

“张郡丞。”

“你那妻弟,左眼下方,是不是有颗黑痣?”

张茂浑身剧震,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

他像见了鬼。

这件事,除了他自己,绝无外人知晓!

汲黯缓缓站起身,病弱的身躯里,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气势。

“老夫,给你们三天时间。”

“三天之内,主动来府上自首,交出所有不法所得,并写下所有与私铸团伙勾结的详情。”

“自首者,老夫或可保你们一条活路。”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字字如雷。

“三天后。”

“若老夫还看不到想要的东西……”

“卫大将军的十万铁骑,就要进城了!”

这句话,彻底劈碎了所有人的幻想和侥幸。

为了活命,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官员们,疯了一般冲向郡守府自首,疯狂地揭发彼此,唯恐落于人后。

一张用贪婪织成的黑色大网,被他们亲手撕得支离破碎。

汲黯将所有情报分门别类,绘成地图,列出名单,派心腹连夜送往百里之外。

三日后的黎明,卫青收到了这份情报。

他看着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地图和名单,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敬佩。

“传我将令!”

卫青的声音,简短而致命。

“按图索骥,分头行动!”

“日落之前,我要看到所有窝点被捣毁,所有主犯被擒获!”

十万汉军,化作无数利刃,对淮阳境内十几个私铸窝点,展开了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炉火被浇灭,钱范被砸碎。

当夜,卫青亲自审问首犯,卓王孙。

富可敌国的卓王孙被打得皮开肉绽,却依旧咬紧牙关。

卫青冷笑一声,不再用刑。

他命人从卓王孙府邸密室中,取来一本用羊皮做封面的账本。

账本上没有文字,只有一个个诡异的符号。

“你不说,它会说。”

卫青将加密的账本丢在卓王孙面前,随即转身下令。

“将此人,连同这本账册,八百里加急,即刻押送回长安。”

“亲手交到……东方先生手上。”

卫青凝望着长安的方向。

他知道,淮阳的战斗结束了。

但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这本账本,就是他送给盘踞在朝堂之上的李家,一份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