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以帝魂镇国运 > 第237章 朕,要亲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坛大典的余波,远比想象中更为猛烈。

万国使臣们几乎是连滚带爬地离开了京城,他们怀里揣着滚烫的金册玉印,脑子里烙下的,却是那道足以让他们君王世世代代不敢生出二心的真龙神话。

天坛的风波,彻底平息。

而大炎王朝,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盛典之后,迎来了真正的,国运昌隆!

承天殿内。

炎辰褪去了那身沉重的冕服,换上了一身轻便的龙袍,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轻轻晃动着双腿。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体内那股名为“龙气”的力量,比之前强大了何止十倍!

它不再是偶尔泄露一丝的溪流,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浩瀚江河!

他甚至能清晰“听”到殿外云层的翻涌与低语,仿佛只要他愿意,一个念头便足以搅动风云,引来雷霆。

”力量,不错。

太祖帝魂的声音,带着一丝满意的意味响起。

“这股力量,应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炎辰的意志回应道。

他看向空无一人的大殿,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神迹,只能用来震慑。

而真正要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靠的,终究还是人。

是他这个皇帝,和他手下的文武百官。

“神”的戏码,已经演到了极致,再演下去,过犹不及。

是时候……从“神”,回归到“人”了。

神迹的帷幕终将落下,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骤然点亮,并迅速铺开成一个清晰而大胆的蓝图

他将这个计划,在精神世界,告知了太祖帝魂。

”你要……亲政?‘

太祖帝魂的意志出现了一丝波动。

不错。炎辰的回答,斩钉截铁。

大炎的江山,是太祖爷爷您打下来的。如今,也该由我这个炎氏子孙,亲手来治理。总躲在“神明”的面具后面,算什么皇帝?

帝魂沉默了良久。

随即,发出一声充满了欣慰与豪迈的大笑!

”好!说得好!不愧是朕的子孙!炎氏的江山,自当由炎氏的子孙亲掌乾坤!无需再借外物!“

”放手去做吧!朝堂之上,若有宵小敢于作祟,朕的意志,便是你最强的后盾!

得到了太祖的首肯,炎辰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他深吸一口气,小小的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运筹帷幄的微笑。

他知道,宣布亲政,最大的阻力,或许不是来自那些已经被清理干净的权臣余孽。

而是来自……他最忠心的臣子。

尤其是首席解释官,王敬忠。

如何让这些已经习惯了“看图说话”、“解读神谕”的忠臣们,重新学会“听懂人话”,将是他亲政路上,第一个,也是最有趣的考验。

炎辰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已经开始期待,三日后的大朝会,将是他作为“人君”的第一战。

他很想知道,当自己亲口说出那两个字时,他最忠诚的臣子们,会是欣喜若狂,还是……惊恐万状?

---

三日后。

天色未明,皇城之外,文武百官早已穿戴整齐,静候宫门开启。

整个京城,依旧沉浸在三日前那场“封神大典”的余韵之中。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所有人谈论的,都是那“日月同辉”的奇景,那“龙气化形”的神迹,以及那位言出法随,将腐儒御史当场“说”得吐血昏迷的少年神君!

炎辰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也未必有来者的,凡人帝王所能企及的巅峰!

此刻,站在百官之首的御史大夫王敬忠和镇西大将军闻人泰,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那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自豪。

这三日,他们是整个大炎最风光的人。

王敬忠,作为“首席解释官”,完美解读了陛下的所有“神谕”,如今在文官集团中的地位,已经是说一不二,威望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丞相李思远!

闻人泰,作为军方代表,亲眼见证了神龙显圣,这让他麾下的将士们士气空前高涨,对陛下的忠诚,已经上升到了狂热信仰的程度!

“王大人,”

闻人泰压低了声音,瓮声瓮气地说道,

“今日早朝,不知陛下又会有何等‘神谕’降下?”

王敬忠捋了捋自己那花白的胡须,老神在在,脸上带着智珠在握的笑容。

“不好说,不好说啊!陛下乃天命神君,心思岂是我等凡人能够揣测的?不过……”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老夫夜观天象,又结合这三日京城内外的民心所向,斗胆猜测,陛下今日,或许会对‘万国来朝’之后,我大炎的四海方略,有所……‘示意’!”

“哦?”闻人泰精神一振,

“还请王大人详解!”

王敬忠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开始了他的“专业分析”:

“你看,陛下登基以来,先是‘天启之变’,借金狼之手,唤醒帝魂,此为‘内圣’之始。而后,肃清朝堂,诛杀李贼,此为‘内圣’之功。再到这‘万国来朝’,神龙显圣,威压四海,此乃‘外王’之兆也!”

“如今,内圣外王之基已定!接下来,自然是要将这赫赫天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策!老夫以为,陛下今日,或许会通过某种‘行为’,比如,多看一眼舆图的某个方向,或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龙椅几下,来暗示我们,下一步,是该经略西域,还是该安抚南洋了!”

闻人泰听得连连点头,一脸的敬佩。

“高!实在是高!王大人不愧是陛下的‘知音’啊!若非有你,我等武夫,如何能领会这等深意!”

王敬忠得意地一笑,正要再谦虚几句,只听“吱呀”一声,厚重的宫门缓缓打开。

“时辰到!百官上朝!”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唱,文武百官整理衣冠,迈着整齐的步伐,鱼贯而入,穿过漫长的御道,来到了那金碧辉煌的承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