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10章 书房密议,魏老爷子试新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书房密议,魏老爷子试新菜

张梁展开一卷舆图,“如今,我太平道钱粮充足,所缺不过是兵员马匹。各地渠帅或在西园买官,或在操练兵马,只待练兵有成,便可据守一方。”

“三郎,你准备让咱们出兵,助那安世高复国?”

“是,也不是。”张梁指着交州说道,“兄长,交州七郡,如今除去苍梧与郁林,其余五郡皆反。”

他铅笔一挥,在渤海与东海画了两个大箭头,直往交州和海南岛而去,“明年练兵有成,自冀青徐三州点齐教众,出海南下。占据朱崖洲,北攻南海、合浦郡,西定九真、日南郡,两处合兵,再平定交趾。”

张梁一拍手掌,“我梦中所见,交州叛乱需三年之后,方才能被刺史朱儁平定。若是咱们提前占了交州,以义民平叛之功向朝廷报功请封,再请十常侍使些手段,谋几个郡守易如反掌,甚至,还能得了交州刺史之位。”

他铅笔指向贵霜帝国南端,“此处离安息故地,不过数百里水路,那安世高祖孙,若能归附我太平道,从日南郡往西出兵,助他复国又何妨,不过是举手之劳!”

张角道,“彼处关山万里,得之何益?”

张梁说道,“兄长,莫要忘了我梦中所见铁鸟,可载人翱翔天际,天南海北定日可达。”

“是了,”张角点点头,恍然大悟,“为兄竟忘了三郎乃神眷之人。我这几日便将挑选可靠人手。”

“兄长,此事不急,等马叔从洛阳回来再定也不迟。”张梁话锋一转,说道,“我今日与大父透了一些底细,定下七月之约。”

“七月之约,魏公与你约的是什么?你又透露了多少底?”

“我在大父跟前,演示了凭空变物之能,提及神人授法,窥见天机之事。”张梁说道,“我预言七月青虹落于皇宫,蔡先生因此上书而被下狱流放。”

“果真如此?”

“那是自然。神人岂有妄言。”张梁成竹在胸,笑道,“大父此时尚不相信,如今只等七月应验,大父自会与我深谈。”

“此时咱们羽翼未丰,你便与他提及此等机密,不知魏家会作何打算……”

“我本是想人前显圣,在大父面前抓几条松江鲈鱼。”张梁说道,“只是不料,大父见我凭空变物之后,反应如此之大……”

他摇头苦笑,“于是我便透了部分底细给他老人家知道,因此才有了七月之约。”

张角安慰他道,“也罢!七月将至,咱们静观其变便是,若是魏家要对我张家下手,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校场之上的兵马,可都是咱们的教员练出来的。”

张梁摆摆手,“兄长不需担心。纵然魏家有顾虑,也不会告发于我。我与魏超结义,焚了金兰谱,两家已是血脉相连的契亲。”

张角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家有今日,全仗你之功。三郎,只要你安然无恙,那便是天大的幸事。”

张梁站起身来,“兄长你放心,我必不让梦中故事重演。这一世,一定要让张家崛起!”

“你我兄弟一体,其利断金!”

烛影将兄弟二人的身影融在一起,如同古树虬枝,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相依相扶。

第二日一早,张梁带着裴元绍赶到魏府,一路行来,到处都是干净整洁,院中绿植都被精心修剪了一番。

老爷子这也太隆重了,张梁心里暗暗咋舌,让自己来准备的话,可没这么懂行。

鱼禽畜都是下午现杀,此事不用张梁操心。

将干果、鲜果、糕点与冰块准备好,张梁叫过魏府的庖厨,开始传授烹调之法。

都是娴熟的经年厨子,一点就通,试菜几次之后,味道已经与张梁记忆中没有太大差别。

特别是南海白切鸡,鸡皮金黄透亮,肉质紧实,搭配沙姜、姜蓉、蒜蓉与酱油几味蘸料,简直让张梁重回后世。

只是不知道颍川客人吃不吃得惯,可不要嫌弃肉质偏老,不够嫩滑才好。

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厨师们重新做了几道菜,张梁与裴元绍拎着食盒,送去魏老爷子那边。

“哦?”老爷子见到食盒,眼带笑意,“三郎,这就是今晚的宴客菜式?”

张梁将几道糕点摆在案上,“请大父先品评糕点,若是口感风味有不足之处,我让庖厨们再调整改进。”

“栗子糕软糯绵密,枣泥糕香醇清甜,芝麻卷浓香细腻,马蹄糕爽口弹牙…”老爷子逐一试吃了几口,赞不绝口,“不错,甚好!”

“大父,再试试菜品。”

张梁撤走糕点,将几碟菜肴摆在老爷子面前,老爷子举箸品尝。

“鸡肉皮脆肉实,狮子头丰腴多汁,葫芦清甜爽口,”老爷子指着叉烧问道,“这是何物?”

“此乃叉烧肉,取豚肉调味腌制后置于叉上,经炭火烧烤而成,故名叉烧。”

“表层焦香,肉质软嫩、色泽鲜明,正是炙肉之选。”老爷子小尝了一口,问道,“可还有其他菜品?”

“鲑鱼、鲈鱼与牛肉尚未准备,等晚宴再烹制。”

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耕牛珍贵,一头足矣。”

张梁给他斟了一盏葡萄酒原浆和一杯冰镇橙汁。

老爷子小酌葡萄酒后微蹙眉,赶紧续了一口橙汁,“这西域葡萄酒,果味浓郁,就是有些酸涩。三郎,你这果汁倒是比起寻常橙子,要清甜可口得多,竟能化解酸涩之味!”

橙子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很悠久,上下五千年里,它至少有四千年,《说文解字》记载--橙,橘属。从木登声,丈庚切。苏轼有名句写到橙子--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我在果汁中,加了白糖,故此减了酸味,清甜绵柔了不少。”张梁呵呵一笑,从食盒里取出一罐白糖,揭开盖子。

“好啊!好东西!老夫活了数十年,只被朝廷赏赐过几次石蜜与蔗饧,却还是头回见到如此纯净的糖粒。”老爷子拈起一撮白糖颗粒,仔细查看,“莫非…这又是神人所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