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111章 试罢新菜,更衣除尘迎娇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试罢新菜,更衣除尘迎娇客

汉代的糖类主要有饴糖、石蜜、蔗饧与蜂蜜。

饴糖由小麦与水稻嫩芽制成,俗称麦芽糖,属于社会全阶层都能消费得起的主流糖类制品。

石蜜与蔗饧则金贵不少,《南中八郡志》记载:“笮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

石蜜与蔗饧都是粗制蔗糖,杂质较多,石蜜等同于红糖,蔗饧则与黄糖相似。

二者都产自交州,交州地处偏远,且隔三差五又有部族叛乱,因此石蜜与蔗饧的产量更加低下,普通人可能一辈子连听都没听说过。

蜂蜜在汉代更加稀少,还没有开始人工养蜂,全是野生蜂蜜,产量极为稀少。

能够驯养蜜蜂,懂得制作石蜜与蔗饧,便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至于白砂糖,闻所未闻,更是见所未见。

那仲氏皇帝袁公路,因为喝不上蜂蜜水,气性太大,直接伸腿瞪眼驾崩了。

张梁点点头,回应着老爷子的询问。

老爷子拈着白糖沉吟,“如今蜂蜜一斤值万钱,石蜜与蔗饧更是有价无市,仅有朝廷赏赐。这般纯净的雪砂糖…你待如何定价?”

张梁说道,“先精选上品,请吕常侍进贡宫中,余者只在各州治所发售。至于价钱…”他含笑拱手,“小子无知,还请大父定夺。”

老爷子凝视着糖罐中晶莹的糖粒,斟酌着说道,“物以稀为贵。既然制法独秘,便定每斤定价二十金。”

“欲购者须持各家名帖预约,每家限购一斤,每间铺面每月限量百斤。若有冒充他人名帖者,取消其日后购买资格。”

他指尖轻轻叩着糖罐,“这雪砂白糖,日后不止是糖,更是权贵的身份凭证。”

张梁想起在颖阴预售风扇的往事,“大父,此前在颍川时,小子曾制出一物,名为风扇。彼时颍川钟氏长者钟瑜,便提出类似之法。”

“哦~~~”老爷子眼前一亮,“说来听听。”

张梁将钟瑜提出来的,预售订单与加价插队的饥饿营销法,仔细给老爷子说了一遍。

“哈哈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魏老爷子抚着胡须大笑。

“我看钟先生之法,还是不如大父。”张梁顺手一拍,“依大父之法,能买到白糖之人,便是各州一等一的世家大族。只怕黎阳之人,都要赶到高邑城来采买。”

黎阳县是冀州最南端的县城,联盛号在黎阳津设有工坊,高邑是冀州州治所在,两地直线距离将近300公里,折合七百汉里。

老爷子闻言也是哈哈大笑,“你那风扇,明日也送些过来待客。”

张梁一拍脑门,自己回来这么些天,竟是把这事儿给忘了,当即应了下来,明天让太平号开始批量生产。

张梁建议道,“大父,小子对养蜂知道也略知一二,不如明年开春,便在曲阳与钜鹿推广养蜂之术。一则蜜蜂采蜜时,可帮助作物授粉丰产;二则蜂蜜价高,可让钜鹿百姓富足。”

魏老爷子听完,眼神直直地凝视着张梁,三郎这小子虽然有谶纬之嫌,但却都是在为曲阳,为百姓办实事。

“好!”老爷子一口答应,也似乎作出了自己的决定,“需要如何配合,三郎你只管提出来,我让趄儿发动钜鹿全郡配合。”

张梁说道,“大父同意便好,如今已近七月,花落结果,已不适合养蜂,筹备时间充足。等送走颍川客商,我便拟定条陈。”

老爷子点点头,“超儿正在军营,你与他合计合计,下午迎宾接客之事。”

出了书房,张梁带着裴元绍往外走。

裴元绍嘟嘟囔囔地说,“三郎,老爷子都不留你吃饭,那我们去哪吃?”

张梁给他肩上一拳,“夯货,就知道吃,和我在一起,哪天饿着你了?”

转道魏家庖厨,就着厨子们试炒的菜式,裴元绍连吃了三碗饭才放下筷子,又咕咚咕咚喝了几碗冰镇橙汁。

张梁笑道,“这才几个菜,你就喝成这样了,晚上菜式更齐全,我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裴元绍问道,“三郎,都有些啥?”

张梁掰起指头给他来了一段报菜名,“有葡萄干核桃仁冰镇寒瓜南海荔枝……”

裴元绍听着人都要不好了,“坏了,我得赶紧去校场消消食,不然晚上吃不下东西!”

张梁吩咐庖厨,晚上戌时,梆子一响就开餐。下午早些先将鲍鱼瑶柱鸡汤给上锅炖好,浮沫要撇干净,最好做到汤色澄澈,犹如白开水。

出了魏府,张梁去县牙开具了几张夜行文书。

今晚魏府夜宴后,有不少人都要趁夜回家,必定是要闯宵禁的,没有文书大家都不好做。

来到军营,几名编外人士正在营门口吃着饭。

“哦哟哟,你们就吃这啊。”裴元绍快步跑过去,“我刚和三郎在魏府吃过。有南海白切鸡红烧狮子头蜜汁叉烧炝炒葫芦丝,可好吃得紧,我足足吃了三大碗饭!”

他现炒现卖,将菜名报了一遍,结果被刘复与魏超几人按住打了一顿。

一时之间营门口尘土飞扬,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哪来的野猪在这里撒野刨土。

“好了好了!”张梁拉开几人,“从漳水过来,不过未时就能到曲阳,大家都回去换衣服吧。”

“嗯~~~”魏超点点头,又在裴元绍屁股上轻踹了一脚,“我们这就回去更衣,一会儿在南门聚首。”

杨氏县位于下曲阳南部,车队往来都是从南门进出。

几人纷纷上马回城,张梁拉着裴元绍,去了曲阳池的开挖现场。

水池主体长宽两百四十米(纵横百丈),开挖深度将近五米(深两丈),池底已经露出了石块,四周池壁都砌了两尺厚的砖头,防止水流冲刷池壁泥土造成坍塌。

每隔十余丈远,都修建了十步台阶进池子,池中用石块堆砌出了三处岛礁,日后用来演练抢滩登陆作战。

“老裴,等注水进池,日后这里便是咱们操练水军的地方!”张梁指着渡口边的两艘斗舰说道,“你必须做到在甲板上如履平地,不然我可不带你去辽东!”

裴元绍堆出痛苦面罩,变成了一条大苦瓜,“三郎,人家都是上船不吐,下水能泅,怎么我就要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