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了,干部同志!有个事情跟你说一下!”处理好牛皮,曲木匠拍了拍手上的灰烬,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李向阳。

“曲叔,之前就说了,您叫我向阳就行!”他掏出烟递过去一根,“啥事儿?您说。”

“行!那我就不见外了!”曲木匠就着李向阳擦着的火柴把烟点燃,吸了一口,“前两天,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娃来过,都扛着枪。看我们住在这里,就问了问项大哥的情况……”

“哦!”李向阳点了点头,心里顿时明了。

那晚何小翠姐弟鬼鬼祟祟出现在自家院坝边,大概率是先来了小木屋。

估计是借着过年来感谢项叔叔一家,发现二人已经去世,心中震惊,又想找自己问问缘由,却最终没去敲他家的门……

叹了口气,他从背篓里拿出准备好的香烛纸钱,去项叔叔和朱阿姨的坟头看了看,说了会儿话,这才回到了小木屋。

黑蛋正屁颠屁颠地帮着招娣往灶膛里添柴。

两人偶尔对视一眼,又飞快错开——好好的年轻人处对象的事儿,愣让他俩演绎的跟奸夫淫妇似的。

近百斤带肉的牛骨头被分成了三份,已经煮了两锅,剩下一份还在排队。

此时,咕嘟咕嘟翻滚着的肉骨头,正散发着牛肉特有的浓郁香味,让众人忍不住频频侧目。

按照李向阳的计划,今天的饭就以肉骨头为主,吃饱后,剩下的全部带上做干粮。

另一边,王成文和陈俊杰蹲在地上,对着肉块和杂碎商量着行李分配。

四五百斤的羚牛,剔掉皮骨后,约莫留下了二百斤出头的净肉,外加七八十斤重的心肝肺肚等下水,分量着实不少。

“成文哥,加一个牛头还行,再带四个蹄子怕是有点重了。”陈俊杰掂量着一个蹄子,瞅了眼煮肉的锅灶,咽下了嘴里的口水,“主要是黑蛋哥指望不住了……”

王成文想了想,提出个办法:“这样,咱们在外头弄点树叶子拢堆火,把牛头和牛蹄子燎一下,毛烧了刮掉,牛角和蹄甲子砸了,分量上能省一点是一点。”

李向阳在一旁听着,没插话。

过了年,两个小家伙已经十四五岁了,得慢慢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好在曲木匠一家的行李不多,一个背篓都没装满,也没什么分量。

招娣妈十天前就出了月子,已经能正常行走,但考虑到她身子终究还虚弱,李向阳让黑蛋把最大的背篓腾出来,万一路上走不动了,就让他背着。

最终,陈俊杰负责带内脏,李向阳和王成文背牛肉,简单处理过的牛头和牛蹄被曲木匠抢着放在了他的背篓底。

等把行李收拾利索,锅里的肉也煮到了火候。

虽然只简单撒了些粗盐,扔了一点花椒辣椒,但毕竟是牛肉啊!

连同三十七八岁的曲木匠在内,这几个人中,以往就算吃过牛肉,也顶多是生产队的老牛意外死亡,每人尝过两筷子……哪有过这样量大管饱的机会?

热腾腾的肉骨头被捞到大盆里,众人围坐过来,也顾不上烫,直接上手拿起就啃。

一时间,没人说话,只剩下满足的咀嚼声,连油汁顺着嘴角流下来,也顾不上去擦,用手背一抹便继续埋头苦干。

待啃完三根肋条,陈俊杰终于暂时停了手。

他环视了下众人,随后眼睛放光地看向李向阳:“哥,咋能这么香?你说,要是往后天天能吃牛肉……啧啧,算了,想都不敢想啊!”

李向阳笑了笑,转头看向了屋外的远山,像是说给众人,又像是自言自语,“咱们要相信国家,不出三十年……天天吃牛肉,也不是不可能的!”

吃饱喝足,将剩下的熟肉用土布包起来,修好篱笆,锁好小木屋,一行人终于踏上了下山的路。

回程虽然是下坡,但毕竟三十多公里远,又背着三百多斤的肉和杂碎,还带着刚出月子的产妇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并不轻松。

招娣妈是个要强的女人,一开始坚持自己走,咬牙紧跟着队伍。

但只走了不到三公里,她的额头上已经满是虚汗,呼吸也粗重起来。

李向阳使了个眼色,黑蛋会意,连忙把怀里的小姨子递了出去,让招娣妈坐到背篓里将就一下。

招娣妈推辞了几句,但看着蜿蜒向下的山路,又怕自己拖累了大家的时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裹了个薄棉被,有些不好意思地钻进了大背篓里。

不到百斤的体重,加上又有未来丈母娘身份的加持,余下的路程,黑蛋成了整个队伍里劲头最足的一个。

途中休息了五六次,带着的肉骨头和热水消耗殆尽,总算在天色擦黑时分,一行人踏上了老晒场的院坝。

家里正好有给帮忙抓鱼人准备的浆水面,张天会连忙下了一大锅,给每人盛了一海碗。

吃完饭,黑蛋提着分给他的十来斤牛肉,带着曲木匠一家去住处安顿。

李向阳则和王成文、陈俊杰一起,开始处理带回来的大堆牛肉和牛杂。

母亲一边帮着收拾,一边跟他念叨今天抓鱼的收获:

“中午你大哥开拖拉机回来送过一次鱼了,杂鱼有两百多斤,下午找人帮着都清洗干净,送进烘房了。鲫鱼有三百多斤,全养在池子里。其他大鱼……说是还有差不多五百斤的样子……”

正说着,院坝外传来了拖拉机的“突突”声,车头大灯的光柱由远及近——去光荣村大堰塘抓鱼扎鳖的队伍也回来了。

车斗里水淋淋的,满是腥气,但众人脸上却带着收获的喜悦。

左德顺看到李向阳回来了,立刻跳下车,快步走了过来:

“向阳啊!到底是十几亩的大塘子,光鳖就抓了八十八个,吉利的很呐!加起来不下两百斤!黄鳝和藏在泥里的鲶鱼和鲤鱼又逮了不少!”

看着满车的收获,李向阳脸上露出了笑容,掏出烟来给忙碌了一天的众人挨个递上:“辛苦了,大家都辛苦了!赶紧的,洗手吃饭!”

见众人进了屋,李向阳打着手电看了看今天的收获,又在心中默默算了个账:

两百多斤鳖,约八九十斤黄鳝,这下来就是九百块钱!

不算杂鱼和家鱼苗子,三百多斤鲫鱼,六百多斤可卖的大鱼,这又是五六百……

还没开始养鱼养黄鳝,已经躺着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