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舆情依旧发酵,但西明市委市政府按兵不动、只做事实澄清的姿态,让幕后推手有些摸不着头脑,水军的攻击也显得越发急躁和重复。
就在此时,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王猛拿着一份初步调查报告,来到了林万骁的办公室。王猛是个技术出身的老公安,作风扎实,话不多。
“林书记,根据我们对近期活跃水军账号的追踪和溯源分析,有了些眉目。”王猛将报告递给林万骁,“这些账号虽然Ip分散,使用了多层跳板,但我们通过资金流向和几个关键节点的关联分析,最终锁定了三家位于外省的网络公关公司。他们承接了这次针对西明教育投入决策的负面信息发布和推广业务。”
林万骁仔细看着报告,上面罗列着三家公司的名称、注册地以及部分交易记录截图。“能查到是谁雇佣的他们吗?”
“这类业务通常很隐蔽,资金通过多个空壳公司或个人账户流转,很难直接追溯到最终雇主。”王猛语气沉稳,“但是,我们换了个思路。我们分析了这些水军帖文的核心攻击点和行文风格,发现他们对西明内部情况,特别是关于高架路项目前期推进的细节、以及部分对决策持不同看法的内部声音,掌握得非常准确。这不像是一般外部势力能了解到的。”
林万骁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有内鬼提供弹药?”
“可能性极大。”王猛点头,“我们内部排查了可能接触这些信息的部门和人员范围。同时,我们对那三家公关公司的核心人员背景进行了交叉比对,发现其中一家名为‘鼎尚传媒’的公司,其实际控制人赵某,与我市前任市长郑国涛的妻弟王海山,是大学同窗,私交甚密。郑国涛在任时,这个赵某的公司就曾多次承接西明市的宣传推广项目。”
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已经倒台的郑国涛残余势力。但这似乎又太明显了,像是故意抛出来的烟雾弹。
“郑国涛已经倒了,树倒猢狲散,他那些旧部还有这么大能量和胆量?”林万骁沉吟道。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王猛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我们秘密调查了王海山以及几个与郑国涛关系密切、目前处境不太如意的官员近期通讯和资金往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舆情爆发前一周,王海山的一个隐秘账户,收到了一笔来自省城云州市的五十万元汇款,汇款方是一个建材贸易公司。而这家建材公司的法人,经查,是省交通厅一位副厅长的小舅子。”
省交通厅?林万骁眼中寒光一闪。西明市的高架路项目,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资金审批,都与省交通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项目暂缓,无疑触动了省厅某些人以及与他们关联的承建商、供应商的利益。
“而且,”王猛补充了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我们监控到,在舆情发酵最猛烈的时期,有一个未经登记的加密通讯号码,非常活跃地与那三家公关公司的负责人以及王海山进行联系。我们虽然无法破译内容,但通过基站定位,发现这个号码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云州市的某个特定区域,与省交通厅宿舍大院以及几家与交通建设相关的企业所在地高度重合。”
所有的线索,被这一条线串了起来。
幕后黑手的画像逐渐清晰:这很可能是一次由省里某些与高架路项目利益攸关的势力(可能包括个别官员、相关企业),勾结西明本地对林万骁不满的郑国涛残余势力(提供内部信息、充当马前卒),共同策划的舆论攻击。目的是通过抹黑林万骁“不分轻重”、“搞形象工程”,向他和西明市委施加压力,迫使西明改变决策,重新启动高架路项目,或者至少,严重打击林万骁的个人威信,让他今后的改革举措步履维艰。
“证据链足够清晰吗?能直接指向具体个人吗?”林万骁问。
“目前的证据,指向性很明确,但作为司法证据,还稍显薄弱,尤其是省城那边的直接关联。”王猛如实回答,“那个加密号码的使用者身份,还需要进一步核实。直接动手抓人,恐怕会打草惊蛇,也容易让对方反咬一口,说我们打击报复。”
林万骁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他明白,现在还不是图穷匕见的时候。对手藏在暗处,且能量不小,贸然亮出底牌,未必能一击致命。
他停下脚步,对王猛吩咐道:“这件事,到此为止,所有调查转入绝对保密状态。网安支队继续对外表现出努力追查但受阻于技术难题的假象。那份报告,留在我这里。”
“是,林书记!”王猛心领神会,知道书记这是要放长线,或者有更深的考量。
王猛离开后,林万骁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揪出了幕后黑手,他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省厅层面的阻力,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阴险。这不仅仅是一次舆论攻击,更是一次来自上层的、赤裸裸的警告和挑衅。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秦致远:“致远,以市委办的名义,给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写一份报告,客观陈述近期我市因教育投入决策引发的网络舆情,以及我们坚持原则、澄清事实、欢迎监督的态度。同时,附上市教育局整理的偏远儿童上学难问题解决方案及预期成效的详细材料。注意,只陈述事实,不提及任何调查和猜测。”
他要敲山震虎。让那些躲在幕后的人知道,西明市委洞若观火,而且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任何调查。同时,也要让省委主要领导了解到西明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他林万骁承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