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开局东京维修工,邻居太太爆奖励 > 第127章 从喧嚣到沉静,精度是唯一的语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从喧嚣到沉静,精度是唯一的语言

翌日清晨,宿醉的余威,如同幽灵般笼罩着堀川制作所的技术部。

资深工程师松本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端着一杯浓得发苦的黑咖啡,走进精密加工车间。昨夜居酒屋里的喧嚣与豪情还言犹在耳,此刻车间里冰冷的空气和熟悉的机油味,让他感觉有些恍如隔世。

技术部的其他几个工程师也陆陆续续地到了,一个个都顶着淡淡的黑眼圈,脸上带着几分酒后的疲惫,互相打着哈欠,小声调侃着昨晚谁喝断了片。

然而,当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号生产线的核心区域时,所有人的睡意和闲散,都在瞬间被一扫而空。

只见陈风早已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深蓝色工装,正站在那台被修复的巨大铸件前。他身姿挺拔如松,神情专注而沉静,仿佛昨夜的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的脚边,各种经过精密校准的测量工具——激光跟踪仪、水平仪、千分表——已经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那块巨大的白板也被移到了现场,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清晰地绘制出了今天回装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关键节点的公差要求、以及人员的分工,其详尽和严谨程度,堪比一份航天工程的作业指导书。

中村健正站在白板前,一脸严肃地对照着图纸,检查着刚刚运抵的一批高强度精密螺栓的规格和扭矩系数,他的眼神专注,动作一丝不苟,早已没有了最初的青涩和紧张,俨然一副得力项目主管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松本等人脸上那最后一丝宿醉的慵懒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一丝惭愧。

“各位,早。”陈风听到了脚步声,转过身,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他的眼神清澈明亮,看不出丝毫熬夜或饮酒的痕迹,“昨晚休息得还好吗?”

“哈……哈哈,还好,还好。”技术部长干笑两声,老脸微微一红,“陈社长真是好精神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

“我们开始吧。”陈风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他指着白板,直接切入了正题,声音清晰而有力,瞬间将所有人拉回到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昨天的‘外科手术’很成功,但今天的工作,才是决定‘康复’效果的关键——精密回装。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把拆开的零件装回去,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消除设备在过去十年中累积的安装应力和微观形变,让每一个部件,都回到它最初、最完美的设计位置上。”

他的话,让在场的堀川工程师们心中一凛。

他们意识到,这又将是一场对技术、耐心和细节把控能力的极限考验。

“松本先生,”陈风看向松本,“您最熟悉这台设备的结构,主轴箱的回装,需要您和您的团队负责吊装和初步定位。所有的起吊和移动,都必须极其缓慢平稳,我会用激光跟踪仪全程监控位姿,有任何偏差,我会立刻通知。”

“明白!”松本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郑重。

“中村,”陈风转向中村健,“你负责所有关键连接螺栓的扭矩管理。每一颗螺栓的预紧、交叉锁紧顺序、最终扭矩值,都必须严格按照我给出的数据表执行,并做好记录。这是保证连接刚性和避免安装应力的核心,不能有丝毫差错。”

“是!社长!”中村健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激动和责任感。

“至于我,”陈风拿起一台手持式的精密水平仪,“我负责最终的平面度和水平度校准。记住,我们今天所有的工作,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误差’。我们的语言,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数据’。”

随着陈风一声令下,这场与微米为敌的精密战争,正式打响。

车间里的气氛,从最初的轻松,迅速转为一种极致的、近乎凝滞的专注。

巨大的行车吊钩缓缓下降,稳稳地钩住那个重达数吨的主轴箱。

松本亲自操作着遥控器,他的手指在按钮上极其轻柔地按动着,神情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心脏移植手术。

主轴箱以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被缓缓吊起,然后平移到机床立柱的连接面上方。

“向左,平移5毫米……慢……再慢一点……”

陈风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他正站在不远处的激光跟踪仪旁,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实时三维坐标数据。

“好,停!垂直下降,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毫米以内!”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那个庞然大物,如同羽毛般,轻柔而精准地,落向它的“王座”。

当主轴箱的定位销与连接面上的销孔完美对齐,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哒”声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心脏也跟着这声轻响,稳稳地落回了胸腔。

“定位完成,初步精度在允许范围内。”陈风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肯定。

接下来,轮到中村健的表演时刻。

他推着一辆装满了各种规格高精度扭矩扳手和螺栓的小车,来到了设备旁。

“第一组,m24螺栓,四颗,交叉预紧,扭矩400牛米。”陈风下达指令。

中村健深吸一口气,从工具车上取下对应规格的、经过严格校准的数显扭矩扳手。

他先用手将四颗螺栓轻轻拧入,然后按照陈风在白板上画出的对角线顺序,开始施加预紧力。

他的动作不再像最初那样生涩,而是带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稳定和韵律感。

当扳手发出“咔哒”的、达到预设扭矩的提示音时,那声音清脆而悦耳,如同乐章中一个精准的音符。

“第一组预紧完成!”他大声报告,然后在记录表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第二组,m20螺栓,八颗,星形顺序,终紧扭矩280牛米。”

一项项指令被下达,一个个数据被执行,一次次确认被记录。

整个安装过程,繁琐、枯燥,却又充满了技术的美感。

堀川制作所的那些年轻工程师们,刚开始还只是站在外围看热闹,但很快,他们就被这种极致严谨的工序所吸引。

他们看到,陈风不仅仅是在指挥,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现场教学。

“注意看,”在一次紧固间隙,陈风拿起一颗螺栓,对围拢过来的年轻人说道,“高强度螺栓在达到规定扭矩后,还会有一个‘转角’的要求。这能更精确地控制螺栓的拉伸应力,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这是很多维修手册上不会写,但顶级装配工艺里必须遵守的细节。”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演示,如何在达到扭矩后,用记号笔在螺栓和连接面上画线,然后再用角度尺精确地转动特定的角度。

那份从容不迫的专业,和毫不藏私的分享,让这些年轻工程师看得如痴如醉,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的,不仅仅是一次维修,更是一次宝贵的技术洗礼。

时间在专注中飞逝。

当最后一颗螺栓按照规定力矩和角度紧固到位时,已是黄昏。

“所有机械连接部分,回装完毕。中村,复核所有记录数据。”陈风直起身,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是!社长!”中村健激动地拿着记录表,又仔仔细细地核对了一遍,“报告社长,所有数据均符合要求,无一错漏!”

“好。”陈风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走到设备前,将那台小巧的精密水平仪,轻轻地放在了刚刚装好的主轴箱基准面上。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紧张地看着仪器屏幕上那跳动的数字。

经过几秒钟的稳定,最终的读数,清晰地显示了出来。

“水平度误差,x轴方向,0.002毫米每米。Y轴方向,0.003毫米每米。”松本工程师几乎是把脸贴在了屏幕上,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这……这个精度,已经……已经超过了设备出厂时的指标了!”技术部长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

陈风看着这个结果,心中也松了口气。

这不仅仅是修复,更是通过消除累积误差,实现了一次性能上的“超越”。

他收起仪器,看着眼前这台重新焕发出精密气息的钢铁巨兽,又看了看身边虽然疲惫、但眼中都闪烁着光芒的团队成员,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各位,今天干得不错。”他笑着对众人说,“机械的部分,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明天,我们将进入下一个,也是更具挑战性的战场——电气系统恢复与全功能精度联调。”

众人闻言,非但没有畏惧,反而爆发出了一阵充满信心的欢呼。

就在这气氛轻松的时刻,陈风口袋里的手机,不合时宜地轻轻震动了一下。

他走到一旁,拿出来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发来的短信。

【短信内容:陈社长,久仰大名。我是‘东洋精密机工’的采购部长,山田。听闻您在堀川制作所力挽狂澜,技艺超凡。我司近期也有一批德国设备面临类似的精度衰退难题,不知您何时有空,能否拨冗一见?】

陈风看着这条短信,眉头微微一挑。

东洋精密机工,是另一家规模不逊于堀川制作所的大厂,而且,是田中一郎的大和精密工程一直想要啃下来、却始终没能成功的硬骨头。

看来,口碑的发酵速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他没有立刻回复,只是将手机默默地收回口袋。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工业区的轮廓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他知道,随着堀川项目的成功,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正在为他和他的“风行维修”,缓缓打开。

而那些曾经的、潜在的麻烦和对手,在这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似乎也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未来的路,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