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 第147章 信还没递,网先收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信还没递,网先收了

第七日黄昏,陆时砚踏入县城驿站时,天光尚存一线灰白。

青石阶前两名差役立如铁铸,目光低垂,却不曾让路。

他未语,只将腰间信碗堂特制的竹牌轻轻搁在案上——那是沈清禾以灾民互助会名义向县衙备案的通行凭证,盖着旧印,字迹斑驳,却仍具三分效力。

差役交换了一下眼神,一声不吭地收走竹牌,引他穿过回廊,关入偏院。

门落锁的刹那,陆时砚站在屋中,环视四壁。

窗棂钉死,茶具换作粗陶,连被褥都泛着潮气。

这不是待客之所,是囚笼。

但他神色不动,整了整衣袖,提笔研墨,翻出随身携带的《盐政考》,一页页默抄起来。

夜深,小厮端来药膳,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大人辛苦,这是县丞特命熬的安神汤,补心益气。”小厮低头放下碗便退,动作利落得反常。

陆时砚含笑谢过,待其转身,手中汤匙微倾,一缕褐汤悄然滑入袖袋深处——那里藏着一片薄如蝉翼的银叶纸,由沈清禾亲手所制,浸染灵泉与矿晶粉末,遇砒、汞、乌头等剧毒,即显异色。

片刻后,银叶边缘泛起一抹幽蓝,细若蛛丝,却清晰可辨。

他眸光一沉,不动声色地将纸片藏入鞋底夹层,另取炭笔,在《盐政考》页眉空白处写下六字:“鱼入浅塘,饵未吞。”笔锋含敛,看似批注,实为密语。

次日清晨,借驿卒代售旧书之机,悄然夹入其中一本残卷,随货郎车队送出城外。

三日后,信碗堂地窖。

油灯昏黄,映照墙上那幅以桑皮纸拼接而成的县城布防图——山势、街巷、水源、兵岗,皆由陆时砚凭记忆绘就,精细至每一座哨塔的位置。

沈清禾立于图前,指尖缓缓划过三条红线:城门稽查由盐纲会私兵把持,昼夜轮守;驿站地下有前朝遗留兵道,直通县衙后库;而黑判官惯用“温火煮蛙”之策,先断外援,再施软压,最后以疯癫定罪,不留活口。

“他想慢慢熬垮阿砚。”她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刀,“可我们,从不等人来救。”

柳先生抚须沉吟:“讲学传农法,倒是个由头。如今邻村春播受阻,若说开班授技,无人会疑。”

老铁匠则冷哼一声,拍案而起:“石匠队明日便可动身。采石车底下加层铁板,短刃、绳钩全藏进去。真要硬闯,也未必输!”

沈清禾点头,目光扫过二人,终落在桌上一只铜铃上——铃身缠绕细丝,埋入地下,直通十里外的水渠震线。

她取出空间中仅存的一小撮灰烬,色泽暗金,触之微温,正是焚烧病稻后留存的“活种”残渣,蕴含一丝灵泉余韵,能短暂激发土壤生机,更可作为感应媒介。

“把灰混进泥浆,涂在每人鞋底。”她下令,“一旦踩踏地面,追兵所经之处,银膜感应即刻传讯回铃。他们以为我们赤手空拳进县城?不,我们的根早就在地下连成网了。”

当夜,二十名精壮农户悄然集结,皆为信碗堂核心成员,有的曾饿极欲投河,有的全家蒙她救济活命。

他们不带刀枪,却人人胸中有火。

行至城郊废弃砖窑,沈清禾立于断墙之上,风撩起她半旧的布裙,发丝飞舞如旗。

“记住,我们不是去劫狱。”她声音不高,却穿透夜雾,“我们是去告诉所有人——信碗堂的人,走得进来,也带人出得去。这座城的眼睛盯着驿站,但它的血脉,早已被我们种进了泥土里。”

众人肃然应诺。

远处,县城灯火寥落,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静候猎物深入腹地。

而在驿站最深处,一道铁门缓缓开启。

幽暗阶梯尽头,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陈年霉味。

脚步声响起,一名黑袍男子缓步而下,面具覆面,唯有一双眼睛冷如寒潭。

他停在牢门前,凝视着烛光下执卷静坐的陆时砚,良久,忽然笑了。

“你以为献个假图就能脱身?”火光撕裂夜幕的瞬间,黑判官瞳孔骤缩。

他未曾料到,这看似孤立无援的牢笼,竟会成为风暴的中心。

陆时砚依旧端坐如松,手中那枚仿制玉圭在烛火下泛着温润青光,仿佛真能召来天命之威。

可就在“那你看看这个——是不是该跪?”一句出口之际,窗外轰然爆响,西墙方向腾起冲天烈焰,砖石崩裂之声如雷贯耳。

“什么人!”地牢守卫惊怒交加,拔刀欲上,却被黑判官抬手制止。

他死死盯着陆时砚,声音压得极低:“你早有预谋?”

“不是预谋。”陆时砚缓缓起身,指尖轻抚玉圭纹路,唇角微扬,“是你们,从未明白——她从不救人于危局,她只造势,让危局为她所用。”

话音未落,又是一声巨震,角楼轰然坍塌,火星四溅,如陨星坠地。

浓烟顺着通风口灌入地牢,呛得守卫连连后退。

混乱中,上方传来兵刃交击与惨叫,脚步声杂乱逼近——是信碗堂的人已突入驿站内院!

黑判官脸色铁青,猛然从袖中掷出一块残缺玉片,直取陆时砚面门。

那碎片边缘锋利如刃,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

陆时砚侧身闪避不及,左手本能格挡,掌心被划开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喷涌而出,滴落在潮湿的地砖之上。

就在血珠触地的一瞬——

寂静。

连远处的喊杀声都仿佛远去了一瞬。

风,自地底幽幽吹起,带着腐土与铁锈的气息,却夹杂着一丝奇异的清甜。

陆时砚心头剧震,耳边忽然响起稚嫩童谣,缥缈如幻:

“谷母睁眼,恶鬼不见……

五谷归仓,山河重安……”

他的指尖一颤。

这不是记忆中的歌谣,而是幼年母后曾在宫苑深处低吟的禁语——唯有皇族血脉才能引动的“稷魂召”。

而此刻,百里之外,信碗堂老井深处,尘封多年的青铜印突然震颤,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纹般的金纹,如同苏醒的脉络。

一股难以察觉的地气自井底升腾,顺着隐秘地脉,悄然北行。

地牢中,陆时砚低头看着自己滴血的手掌,脑中闪过无数碎片:母亲沉湖前塞入他怀中的半块玉圭、幼时宫中禁地那尊被封印的“谷母”石像、还有沈清禾曾无意提起的“空间源头,像是某种古老祭坛残留”。

原来……一切并非巧合。

黑判官也察觉了异样,猛地后退一步,眼中首现惊惧:“不可能……‘稷印’早已毁尽,血脉断绝……你怎么可能——”

他话未说完,头顶传来剧烈震动,整座地牢开始摇晃。

上方传来老铁匠嘶哑的大吼:“沈姑娘!通道开了——快走!”

是炸药引爆了旧兵道的支撑柱,一条隐蔽地道已被炸通。

火光映照下,沈清禾的身影出现在阶梯尽头,布衣染尘,发辫散乱,手中握着一柄从守卫腰间夺来的短刀。

她目光如炬,扫过满地狼藉,最终落在陆时砚身上。

“我们走。”她只说三个字。

陆时砚点头,强忍伤痛拾起掉落的狱卒佩刀,反手劈开最后一道铁栅。

两人正欲撤离,黑判官忽然冷笑一声,从怀中抽出一卷黄绢,高举过头:

“你以为今上不知你在野?此诏即日生效——‘逆党余孽陆某,勾结农匪,蛊惑民心,着即就地诛杀,传首九县!’”

那是伪造的圣旨,却盖着足以乱真的玉玺拓印。

沈清禾脚步未停,只冷冷回头一瞥:“假诏?那你可知——真正的圣意,从来不是写在纸上,而是种在土里的。”

她抬手一扬,一撮暗金色灰烬随风洒落,飘入地缝之中。

下一刻,整片大地,仿佛轻轻颤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