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9章 活字印刷?知识的革命前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章 活字印刷?知识的革命前夜

一日,马骥在帮一家书坊搬运刻版时,无意中听到几个工匠在闲聊。

“你们听说了吗?杭州有个叫毕昇的工匠,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方法。”一个工匠说,“他用胶泥做成活字,排版印刷,比我们这雕版方便多了!”

“活字印刷?”另一个工匠不屑地说,“我才不信呢!胶泥做的字,能耐用吗?排版的时候肯定很麻烦,还容易出错。我们这雕版印刷虽然慢,但印出来的书清晰耐用,还是老方法靠谱!”

“就是,毕昇那方法,估计就是个噱头,成不了气候。”

马骥听到“活字印刷”四个字,如同被电流击中,瞬间激动得跳了起来!他虽然历史不好,但也知道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可是知识传播的革命,是教育平权的曙光啊!

他扔下手里的刻版,抓住那个谈论毕昇的工匠的胳膊,声音都在颤抖:“毕昇?活字印刷?你说的是真的吗?他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那工匠被他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莫名其妙地说:“你激动什么?毕昇好像是在杭州一带,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书坊主要还是用雕版印刷,那活字玩意儿,没几个人用。”

马骥的心情瞬间低落下来,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围着书坊的雕版印刷工序转悠,看着工匠们一刀一刀地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效率低下,一套版只能印一种内容。如果要印另一本书,就得重新雕刻一套版,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

“太浪费了!”马骥忍不住说,“你们看,这雕版印刷多麻烦啊!要是用活字印刷,只需要把活字排版就行了,一套活字能印很多本书,多方便啊!”

书坊掌柜正好路过,听到了他的话,忍不住嗤笑道:“小郎君,你懂什么?雕版印刷虽然慢,但印出来的书质量好,字迹清晰。那活字印刷,排版的时候很容易出错,而且胶泥活字容易损坏,印出来的书墨色不均,怎么比得上我们这祖传的雕版手艺?”

“可是活字印刷的潜力很大啊!”马骥急得直跺脚,“你们知道吗?一旦活字印刷技术成熟,书籍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普通人也能读得起书了!知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这是信息革命,是教育平权的伟大一步啊!”

他开始给工匠们和掌柜讲解活字印刷的优势,比如“节省材料”“提高效率”“便于存储和修改”。他还试图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使用更耐用的金属材料制作活字,优化排版工具,提高印刷质量。

可他的想法过于超前,工匠们和掌柜根本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雕版印刷已经用了几百年,技术成熟,质量可靠,根本没有必要冒险尝试新的方法。

“小郎君,你还是别再说了。”掌柜不耐烦地说,“我们还要干活呢,没时间听你说这些梦话。你要是没事,就赶紧离开,别耽误我们工作。”

马骥看着工匠们继续埋头雕刻木板,心里既无奈又焦急。他知道活字印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现在却没人能理解它的价值。他幻想着自己如果能找到毕昇,和他一起改进活字印刷技术,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岂不是能名留青史,顺便发大财?

他走出书坊,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毕昇,看看他的活字印刷到底是怎么回事。哪怕不能推动技术普及,能亲眼见识一下这项伟大的发明,也算是不虚此行。

他在汴京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心里充满了遗憾。他想起了现代的印刷技术,从活字印刷到激光打印,从电子书到互联网,知识的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而在宋朝,人们还在使用落后的雕版印刷,知识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传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悸动,光芒闪烁不定。马骥能感觉到,挂坠对这“技术革新”的萌芽有着强烈的感应——它能感受到活字印刷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未来的可能性,这种对“变革”的期待,让挂坠的光芒都变得活跃起来。

“毕昇,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啊!”马骥在心里默念,“你的发明,一定会改变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