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84章 一门三杰,皆成朝廷支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4章 一门三杰,皆成朝廷支柱

年关的宫宴,比往年更加热闹煊赫。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皇帝高踞御座,满面红光,显然心情极佳。他的目光,不时掠过席间几个格外引人注目的年轻身影。

战王府一家,自然在受邀之列,且位置颇为靠前。

墨骁珩穿着一品亲王朝服,身姿笔挺,昔日的瘫痪阴郁早已不见踪影,眉宇间尽是沙场淬炼出的威严与如今生活顺遂的舒朗。虞怀瑾身着王妃礼服,端庄娴雅,陪在他身侧,气度沉静,与周遭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自成一格。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边的三个孩子。

长子墨云辰,如今已是户部侍郎,官袍在身,更衬得他面容清俊,气质沉稳。他正与身旁的一位阁老低声交谈着什么,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轻点,仿佛在核算数据,那位以严谨着称的老臣竟频频点头,面露赞许。

次子墨云锋,虽也穿着合乎规制的礼服,但那眉宇间的勃勃英气,挺直如松的脊背,以及偶尔扫视四周时那锐利如鹰隼的眼神,都透着一股掩盖不住的军营气息。他与几位同样年轻的武将坐在一起,言谈间手势干脆利落,声音洪亮,引得附近几位文官家的小姐忍不住偷偷侧目。

幺女墨云柔,安安静静地坐在母亲身边,穿着一身并不过分张扬却用料极尽考究的衣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简单的珠花。她微微垂着眼,似乎在研究面前食案上精致的糕点纹路,又似乎在心中默算着什么。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最不起眼的小姑娘,如今手中经过的钱银,却能抵得上小半个国库的岁入。

这一家子坐在那里,本身就是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皇帝显然饮得不少,兴致更高,他举起金樽,朗声笑道:“今日佳节,君臣同乐。朕心甚慰!尤其是看到我大晟英才辈出,后继有人,更是欣慰不已!”

群臣纷纷举杯附和。

皇帝目光含笑,精准地落在了战王府的坐席方向,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墨爱卿,你生了好儿女啊!”

一句话,将所有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墨骁珩连忙带着家人起身,躬身道:“陛下谬赞,臣惶恐。皆是陛下教化之恩,朝廷栽培之功。”

皇帝摆摆手,显然不打算听这些客套话。他指着墨云辰,对众臣道:“诸位爱卿都知晓,墨侍郎前番于漕运改道之事,数据翔实,思路清奇,为朝廷省下巨万钱粮,功不可没!此乃安邦之策!”

他又指向墨云锋:“还有墨小将军,不拘泥古法,锐意革新,所练新军,虎狼之气扑面而来!假以时日,必是我朝定国之锐刃!”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墨云柔身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与惊叹:“更难得的是墨家这位小姐,年纪虽小,却有经天纬地之经济才!‘皇家钱庄’一举,盘活民间死水,惠及万民,充盈国库!此乃利国利民之良方!”

皇帝的声音带着酒意,却愈发激昂:“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商可利民!墨爱卿,你这一门三杰,如今可都成了我大晟朝廷不可或缺的支柱了!你这‘文武传家’的匾额,朕赐得,一点不虚!”

“一门三杰!”

“朝廷支柱!”

这两个词从皇帝口中说出,其分量重逾千斤!

大殿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各种惊叹、附和、以及难以言说的复杂目光。

有真心赞叹的:

“战王府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何止是冒青烟,简直是着了!一文一武一商,还都如此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啊!”

“难怪陛下如此盛赞,实至名归!”

有暗自艳羡的:

“我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加起来都抵不上人家一个……”

“墨王爷和王妃,真是教子有方啊!”

自然,也有心中酸涩,却不得不强颜欢笑的。

墨骁珩只觉得脸上发烫,胸腔里却被一股滚烫的热流填得满满的。他再次躬身,声音洪亮,带着为人父的骄傲与激动:“陛下隆恩!臣……臣代犬子小女,谢陛下天恩!”

这一刻,什么谦逊,什么低调,都被这巨大的荣耀冲击得暂时退散。他墨骁珩的儿子女儿,就是这般出色!得到了当今天子最高的认可!

虞怀瑾亦随着丈夫盈盈拜下,垂下的眼帘掩去了眸中翻涌的情绪。欣慰,骄傲,感慨……万千心绪,最终化为唇边一丝平静而满足的弧度。她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远超预期的回报。

宫宴结束后,一家人乘坐马车回府。

车厢里,气氛却不像宫中那般热烈,反而有种激荡过后的宁静。

墨玉琳抚着胸口,小脸兴奋得通红:“我的天爷!陛下金口玉言,‘一门三杰’、‘朝廷支柱’!咱们家这下可是彻底名扬天下了!”

墨云锋嘿嘿直笑,挠了挠头:“嘿嘿,听着是挺带劲!以后在营里,看谁还敢说小爷我是靠爹的!”

墨云辰相对冷静些,但眉宇间也带着挥之不去的振奋,他轻声道:“陛下厚爱,赞誉过隆。我等更需谨言慎行,兢兢业业,方不负圣恩,不负家门。”

墨云柔则轻轻靠在虞怀瑾身上,小声道:“娘,我有点困了。”

虞怀瑾揽住小女儿,温柔地拍着她的背:“困了就睡会儿。”

墨骁珩看着身边的妻子和儿女,大手一挥,豪气道:“都很好!你们三个,都给老子长脸了!大大的长脸了!回去都有赏!”

他这话引得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马车驶过寂静的街道,车厢内暖意融融。

虞怀瑾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灯火,心中一片澄明。

曾几何时,战王府门庭冷落,内忧外患。

曾几何时,她的这几个孩子,或顽劣,或迷茫,或娇纵。

曾几何时,所有人都认为她接了个烂摊子,此生注定凄惨。

而如今,

长子墨云辰,以其超凡的记忆力与缜密的思维,献策于朝堂,掌度支,理漕运,已成为陛下倚重的经济能臣,是支撑帝国运行的“大脑”之一。

次子墨云锋,凭着一腔热血与实战中磨砺出的敏锐,练兵于沙场,革旧法,练新军,正迅速成长为扞卫帝国安全的“铁拳”。

幺女墨云柔,用其与生俱来的数字敏感与悲天悯人的胸怀,理财于天下,开钱庄,活经济,成为了滋养帝国血脉的“活水”。

他们三个,以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夺目光彩,并且如此年轻,就已经触碰到了帝国权力的核心层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朝廷支柱”。

这不仅仅是墨家的荣耀,更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她的孩子们,已然站到了这个时代浪潮的最前沿。

“文武传家”。

这块金匾,如今承载的,已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期望,更是一个王朝对新一代栋梁的认可与期许。

马车在战王府门前停下,那块御笔亲题的“文武传家”金匾在灯笼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与天上星辰遥相呼应。

一门三杰,皆成支柱。

墨家的传奇,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