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执政官 > 第259章 穗城铁腕破坚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广州城的冬日,没有北地的凛冽,却自有一种湿冷的寒意,钻入骨髓。

然而,比天气更冷的,是市舶司衙门内外弥漫的肃杀之气,以及潜藏在这座繁华巨城表象下的汹涌暗流。

王良端坐后堂,面前摊开的已不再是单纯的账册抄录,而是按察使司移交过来的、厚厚的审讯卷宗,以及来自不同渠道的密报。

潘家及其关联势力在遭遇初期的雷霆打击后,并未坐以待毙,反而如同受伤的困兽,展开了更加疯狂的反扑。

罢市的商铺虽在官府强力干预下陆续开门,但市面依旧萧条,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蔓延,声称王良此举乃“与民争利”、“欲尽夺粤商之产以奉上意”。

更有甚者,城中几个与潘家关系密切的帮会头目,开始暗中纠集人手,散布消息,扬言若官府不给活路,他们便要“自行讨个公道”,隐隐有煽动民变的迹象。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向市舶司。

连按察使司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当“适可而止”,以免引发地方动荡,难以收拾。

“叔父,潘家派人递来口信,”王瑾面色凝重地走进来,低声道,“说愿献上白银三十万两,充作军需,只求…只求叔父高抬贵手,放过潘家这一次。他们还暗示…若逼得太紧,只怕这广州城的生意,就要彻底瘫痪了,届时朝廷的市舶税收,恐成泡影。”

“三十万两?好大的手笔!”

王良抬起眼皮,目光冷澈如冰。

“他们这是想用钱买命,还是想用广州的商路来威胁朝廷?”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珠江上往来的船只似乎都少了许多,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全城。

看来,这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对方已然图穷匕见,若此时退让一步,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朝廷威严扫地,市舶新法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可若强硬到底,万一真引发民乱,这责任……

他脑海中浮现出离京前陛下的嘱托,想起北疆将士正在浴血,想起陛下力排众议推行新政的决心。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犹豫。

“告诉潘家的人。”

王良转身,声音不大,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他们的银子,留着去按察使司的大牢里打点吧!至于广州城的生意……没了张屠户,难道就要吃带毛猪?朝廷开海,是为万民谋利,非为几家豪绅所独享!谁敢瘫痪商路,谁就是与朝廷为敌,与天下百姓为敌!”

王瑾精神一振,立刻应下。

安排好王瑾,王良立刻行动起来。

他必须打破目前的僵局,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光有隆昌牙行和钱仓大使的口供还不够,必须拿到潘家直接参与、甚至是主导走私、贪腐、乃至通夷的铁证!

他想起了顾云卿密信中提及的,关于潘家与缅甸东吁王朝暗中往来的线索。

这条线,一直因证据不足而难以深入。

“备轿!”

王良沉声道,“去督标衙门!”

他决定不再完全依靠按察使司,而是要动用皇帝授予他的“临机专断”之权,调动可靠的军事力量,进行一次精准的突击行动。

与此同时,潘家那座深宅大院内,气氛同样紧张。

家主潘允明,一位年约五旬、保养得宜的富绅,此刻脸上再无平日的从容,只剩下焦躁与阴鸷。

“王良这阉竖,竟如此不识抬举!”

他狠狠地将手中的茶盏掼在地上,粉碎声在寂静的花厅里格外刺耳。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们心狠手手辣了!”

“父亲,按察使司那边…似乎也有些动摇,我们是否再使把力?”一旁的长子低声道。

“不够!”

潘允明眼神凶狠。

“光靠施压和流言还不够!必须让朝廷,让皇帝小儿知道,动了我们潘家,这广州城就得乱!去,告诉‘漕帮’的李龙头,让他的人动起来!先在码头上给我闹出点动静,烧他几条船,看那王良还敢不敢硬气!”

他这是要铤而走险,以制造混乱来逼迫朝廷妥协。

然而,潘允明并不知道,他这狗急跳墙的命令,恰恰给了王良等待已久的机会。

是夜,珠江码头一带突然火起,数艘货船被焚,浓烟滚滚。

早已接到王良密令、在暗中监视潘家及关联帮会的督标官兵迅速出动,并非仅仅救火,而是直扑纵火现场以及几个预定的帮会头目聚集点。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

当场抓获多名纵火歹徒,以及正在密议下一步行动的“漕帮”李龙头及数名核心骨干。

更关键的是,在搜查李龙头隐秘的住处时,督标官兵发现了其与潘家往来的一些密信,其中赫然提到了“疏通关节”、“打点缅甸来人”等语,虽未明指,却已是重大突破!

人赃并获!

王良接到消息,立刻亲自赶往按察使司,出示证据,要求即刻签发对潘允明及其核心子弟的逮捕令。

铁证如山,按察使司再无推诿理由。

当督标官兵如同神兵天降,冲破潘家大门,将惊骇欲绝的潘允明锁拿而出时,整个广州城都为之震动!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暗中与潘家勾连的士绅商户,瞬间噤若寒蝉。

王良站在市舶司衙门的台阶上,看着被押解走过的潘允明,夜色中,他的身影挺拔如松。

广州这块坚冰,终于被他以铁腕砸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

他知道,后续的清算、抄家、审讯将更加繁琐,但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

大明的南大门,在经历这番刮骨疗毒后,必将迎来新的生机。